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会享受     
一个时代的逝去,是另一个时代的诞生。我们祖辈、父辈生活过的那个年代在渐渐老去,随之老去的还有那个时代的荣耀———艰苦朴素。我们再也听不到“我要与贫穷为友,与朴素为伴”的声音,那个声音已经属于逝去的时光,它成为了一种美好的回忆。回忆是美丽的。无数青年曾经为了“艰苦朴素”而热血沸腾,那个时代,“上山下乡”与“艰苦朴素”是等同的,也许,如果生活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我们同样会义无反顾地追求“艰苦朴素”。然而,创新和竞争的时代是无法用“艰苦朴素”去诠释的,我们需要勤劳,更需要聪慧,我们需要朴素,却更需要及时地享受美好的青…  相似文献   

2.
<正>敬爱的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共“一大”的代表。几十年来,他老人家对“一大”的情况进行了多次回忆,这些回忆,是研究“一大”和党的历史至为珍贵的材料。董老的回忆,在某些问题上前后有些不同,其原因何在?我们在下面作些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是对 2 0世纪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他关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不能以此作为历史记载的根据。以张学良自述为基础写成的《张学良世纪传奇》一书由于在史料选择上过分偏重张学良本人的回忆 ,因而在“九·一八”不抵抗、“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记述上和大量第一手资料显示的历史真相存在距离。这提醒我们 ,历史回忆不等于历史真实 ,对任何人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武松歪传     
有时我们“篡改”一下历史也未尝不可,有时我们“戏弄”一下名著小说中的人物也无伤大雅,拂去调侃的浮尘你会发现:它的内核原来是我们都曾有的思虑已久的一个心愿或怀揣良久的一个不安……  相似文献   

5.
在作品中回忆往事,这是文艺创作的一大“惯例”。借助回忆,作者或是感怀自己非同寻常的身世、刻骨铭心的经历,念念不忘,不吐不快,遂“编述一集,以告天下”,如《红楼梦》等;或是反思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揭示某些“病症”,“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如《故乡》《祝福》等;或是借古讽今、知往鉴来,在历史故事中寄寓着作者的批评与理想。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相似文献   

6.
年轮·1999     
《小学生时代》2009,(9):10-13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伴随着姜昆的“世纪颂歌”,我认识到了我们国家从1899年到1999年间的百年的历史。这是中央电视台迄今为止,仍经常在播放的一个经典相声——1999年春节晚会上的《回眸望九》。它的形式和《小学生时代》的栏目“曾经同龄·年轮”差不多,从“9”出发,让我们在爽朗的笔声中,回忆了每十年间我们祖国的世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教室里贴着一张条幅:“人,不应该总活在回忆里。——[德]席勒”,每当看到它,我就告诫自己:重要的是要掌握现在、创造未来。人,不应该总活在回忆里。不错,人是不能总靠回忆活着。回忆毕竟是过去,它并不代表现在,更不代表未来。以前,我们或许成功过,或许失败过,或许辉煌过,或许颓丧过……今天,某些失败者不愿面对失败的残酷,总回忆着以前成功的时候,找着以前成功的感觉,自我麻醉,自我堕落,这难道不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影子吗?而另一些失败者,不愿麻醉自己,他们另起炉灶,继续奋斗,或许明天就会成功。  相似文献   

8.
肖川 《青年教师》2010,(5):15-16
何谓“真理”?这是每一个时代第一流的头脑都必然会回答的问题,因为这个概念集中表现着一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和世界在他们眼中的图景。作为区别于“谬误”的“真理”,是一个学术界与大众都广泛使用的概念。对此我倾向于作这样的理解:在汉语中,“真理”是合成词,即为“真相”和“道理”。“真相”相对于“假相”,“道理”的内核即“逻辑”——我们对于万事万物的因果关联的推理的有效法则。  相似文献   

9.
我行我不素     
一我常常想起一些事情或者想一些事情,前者叫“回忆”,后者叫“思考”。在回忆中思考,在思考中回忆。其实,这不一定使我思想成熟,相反我是个糊涂的人。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有一个稍微像样的理想就是能上南大,其余的理想皆平凡渺小得有些可笑:比如我现在就希望我喜欢的咖啡色学生西装裙明天打五折,然后希望自己百分之三的体重消失掉,因为那种式样没有大号。我自认为是个发散性思维很强的孩子,看历史的时候对着某一页书冥想,做数学的时候会想到高斯令人惋惜的成年时代,念英语的时候会遐想英伦风情,上地理课的时候又梦见自己去了加勒比海上的“巨…  相似文献   

10.
中国     
《家教世界》2013,(10):48-48
今天的中国人,在解释“中国”时都会简洁而正确地回答:“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当我们进一步了解时发现,“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周代文献中。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它的含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