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清华大学冒出了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她是马冬晗。网上,流传着她申请清华特等奖学金时的答辩视频,视频展示了马冬晗的大学事迹和成绩。从学习到活动,从活动到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她都异常出色。其中,有两个画面尤其引人注目。一个是马冬晗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表。一张A4的表格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她的计划,表格的空白处写满了她的"人生规划",表格内,周一至周日的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六时起床,四十分钟后开始  相似文献   

2.
"连呼吸都在浪费时间"近日,一段清华学生的演讲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的主角叫马冬晗,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博士一年级学生,"清华最高荣誉"学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答辩中,她亮出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3.
张丽 《教育》2012,(32):5
最近,"清华学霸"成了一个话题。被称为"学霸"的是一个叫马冬晗的清华女生。据介绍,她就读于精仪系博士一年级,是清华特奖答辩全票通过者,大学三年学分第一;她还是学生会主席、辅导员。马同学被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她那张"周计划表",这张周计划学习表上,写满了各种学习任务。每天除了午饭和晚饭时间,几乎全与学习相关。除了周末,她每天只睡5个小时。(10月20日《京华时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的公益性大学,开设网络视频公开课是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本文从服务社会、服务师生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出发,阐述开放大学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要求,提出开放大学网络视频公开课创新建设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视频资源已经成为翻转课堂、MOOC教学等在线学习活动的重要支撑。然而,在视频资源支持下的在线学习活动真的发生了吗?本文首先通过调查问卷调研了学习者使用各种类型视频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之后的个人体验;其次借助从北师大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平台收集的第一手客观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视频资源对具体学习内容的适应性;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对视频资源建设和资源组织策略等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华东地区几所大学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借鉴,从建构主义及学习共同体理论出发,在汉语实验教学中心开展基于视频创作的现代媒体拓展技能实践活动,创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环境,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策划、写作、拍摄、剪辑、展示以及演绎等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活动,充分体现学习者的技能和积极性,实现对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与以往四级考试重阅读能力有很大不同的是,机考注重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注重考生听说能力的考核。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必然会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针对这一趋势,从分析机考题型入手,结合语言学习的理论知识,初步探讨如何利用英文原版电影、新闻视频等视频教学手段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以促进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马楠于2009年考入辽宁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她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一职,在班级任学委一职,她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老师交代下来的任务,多次组织策划院系里的活动,工作中一丝不苟,在学习中,她也是名列前茅。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她获得过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毕业生、校一等奖学金,并且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标兵等称号。  相似文献   

9.
张璐鸥 《大学生》2014,(17):74-74
正时间不是被管理,而是自管理;学习不是被学习,而是自学习。我与许多学生交流过,也见证了他们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型,学会时间自管理和学习自学习是他们进入大学时要面临的最大转折。有一个学生,喜欢人文艺术,她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因为校园国际氛围强。但是,她不喜欢人力资源专业,认为它与自己的生活完全不接轨。在高中,虽说她也喜欢人文艺术,但是每天的时间都被老师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9,(12):28-34
视频学习资源是在线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其表征形式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理解效果,建构促进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表征策略是资源设计者需要直面的新问题。文章从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出发,分析符号的"三元结构"和"三分法",探寻促进理解的表征设计原理,并以此指导视频学习资源的表征设计,形成从结构到方法、从在线到临场、从感知到认知、从表达到解释等促进理解的资源表征策略,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     
国家开放大学启动微课程学习近日,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课程网"正式启用,3600多个"5分钟课程"同时上线。网络核心课程、微课程以及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学习方式方兴未艾,学习也进入微时代。"5分钟课程"是时长为5至10分钟的微型课程,以视频为主。学校计划到2013年底,通过现有资源改造、自建、合作等方式建  相似文献   

12.
先兴奋起来     
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专职辅导员,这是几年间,刁婷婷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身份转换。她当过学生会副主席,组织策划了多场迎新、元旦晚会、毕业赠别等活动,对进入设计学院的年轻人她有着满满的热情和随时给予帮助的大力支持,因此她成为2011~2012年度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在跟新生们做伴,亦师亦友地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时间里,刁婷婷观察到了90后  相似文献   

13.
事实上,大学教育始终由学习、教学与研究三种基本活动构成.所以从文化形态学看来,大学研究性学习作为有效学与教方式,实质上是大学教学与研究之间特殊关系的形态表征;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根本上就是大学教学与研究关系形态的历时态演进过程.文化进化论的考察表明,大学研究性学习在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大学教学与研究关系形态从融合到漂移再到整合的演进轨迹,生成了"质量型""效率型"与"整合型"三种相继而共存的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4.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近年来,微课凭借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使用方便、互动性强、应用面广等特点席卷全国,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各个学科都陆陆续续尝试将微课引入到学科教学中.从2011年国内第一篇关于微课的学术论文发表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有关微课的论文已达到了4313篇(CNKI数据,截至2016年6月),而从土豆、优酷等网络播放器中,搜索到的微课视频也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5.
张芳 《海外英语》2014,(10):72-73,84
微信的出现给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网络环境下崭新的学习平台。该文从微信的及时通信,支持多人语音对讲、发送视频、图片与文字等功能出发,分析了微信平台下的教育功能,并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学习,构建了微信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利用微信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视频公开课受到广大学习者尤其是高校学生的青睐,对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进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在梳理了中国网络视频公开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网络视频公开课与大学课堂教学整合学习模式具有的特点,并对构建网络视频公开课与大学课堂教学整合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以期对进一步研究做导引。  相似文献   

17.
刘伟 《考试周刊》2013,(79):66-67
本文是"基于学生充分预习和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之一。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况视频系列中一次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描述了该项目的创新之处,以及此次课堂活动的准备和开展情况,分析了此案例中课堂教学的特色,以及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情感及态度。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可以说是伴随着数字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一生被计算机视频游戏、eBay、智能手机、iPods、掌上电脑、互联网与无线网络、MP3/4等数字时代的工具所包围.这些数字公民不仅将这些技术视为学习、生活与工作的新工具,而且看作是个体与他人及世界之间的中介,这些数字技术构成了他们学习与工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量力性原则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原则。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学习时期具有不同的“实际”,教学应视学生的成熟度采取不同的方式;大学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活动,大学的教学与改革,必须遵循量力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英语视频学习资源应用趋势的分析,提出微课资源整合从设计到定制应关注其可改编、可定制、能自适应等特性。微课资源定制与英语翻转学习应用研究可将英语学习的目标文本进行分解和文本再构,将可延伸性的教学资源采用混合技术与微课视频资源进行搭建,促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互动应用技术,进行英语翻转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知识自动习得的活动,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可视化的反思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