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学刊》2012,(6):4
为探索体育发展,倡导学术争鸣,体育学刊编辑部近期邀约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胡小明教授的科研团队,在体育在线学术论坛(www.tiyuol.com)开设了"胡说体育"板块。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8,(2):1-6
2018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及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话语体系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于2月8日在南京举办了以"新时代?新探索:十九大精神与中国特色体育"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对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的现实逻辑且符合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范畴体系进行学术对话,推动十九大精神的落地生根。经专家讨论认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新时代,孕育了体育强国的新思想,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改革新目标,开启了体育主导生活的新征程,铸就了中国特色体育创造性转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3.
网络出版为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难得的机遇,通过分析体育学刊三大网络出版平台--门户网站、"体育在线"网络学术论坛、<体育网刊>的构建过程、功能体系、服务内容和相关数据等方面的信息,探索体育学刊网络出版在发展理念、多媒介互动、人才培养、财务保障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发展模式,改进不足,发挥优势,坚持为受众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把握信息时代体育期刊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科学》2021,(1):1-5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新征程,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于2020年12月17日邀请体育史学界三位学者共聚"建党百年来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历程"学术工作坊。他们以"体育强国"何以可能为切入点,先后对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成文背景与价值意义、不同历史时期国家领导人的体育观与体验史、大球项目的集体认同与国家期待、体育外交的内在机理与外在价值、体育精神的明星效应与社会差异、体育生活化的观念悖论与本体回归等学术问题进行分析,期许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共同为完善国家治理改革,推动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格局贡献体育人的学术思想与智慧。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的经验表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是国情使然,民心所系.在当前我国体育改革的深化阶段,要高度警惕悄然出现的"特色异化"现象对体育改革的干扰和阻碍.认识体育发展"中国特色"的四个理论要点在于:遵循体育发展规律,凝聚体育普世价值,倡导改革兴体为民,彰显体育创新要义.相应的,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完善制度法规体系以及加强舆论监督是新时期实施中国特色体育构建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代体育的"原典"价值与青少年生存智慧的哲学诉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逻辑起点,并为每个生命的全面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以哲学的视角审视现代体育的"原典"价值与青少年生存智慧的内在关联,并梳理出现代体育"原典"价值"以生为本"的哲学诉求,以及青少年生存发展的价值延伸,为其创设完美的成人、成功、成才的智慧空间.  相似文献   

7.
网络出版为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难得的机遇,<体育学刊>杂志社通过搭建"体育在线"网络论坛1年多来吸引了数百万的访问量.为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基于对学术期刊网络研讨的探索与思考,组织网友参与"体育在线"网络论坛的"每周在线聚焦"活动,对如何构建长久、健康、有序的网络研讨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认为体育学术期刊组织网络研讨要做好前期宣传,选择合适的研讨主题和恰当的研讨形式,吸引更多人才的支持和加盟.  相似文献   

8.
"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及人类学角度对"民族"、"中华民族"、"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进行厘析,提出"大民族"与"小民族"的概念及其指代对象;根据体育与民俗活动的根本目的、本质属性、价值内涵及社会表征的差异,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及范畴确认;在此基础上,对被称为"民俗体育"的部分民俗活动的体育身份以及传统武术的"民族传统体育"身份进行质疑,并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何以艰难以及"武术缘何进不了奥运".本研究旨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范畴进行重新认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最近体育在线学术论坛的专家版块一片火热,主要原因归于几位体育界知名学者如熊斗寅、卢元镇等的拳与.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体育人类学在中国蓬勃发展,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基础问题的探讨,以及以人类学的理论思辨或经验个案展开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通过将中西体育人类学各自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中国体育人类学在学术队伍与学科对话,前沿理论、方法的借鉴与生发,以及研究领域的定位三方面仍可进一步强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宜在既有基础与特色之上,从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加大对都市体育现象的关注、提升研究的应用价值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字典、词典都未将"孃"字单独列出,而是将"孃"、"娘"二字并提解释,不加区分地把"孃"当作"娘"的异体字或繁体字,忽视了二者的使用范围,抹杀了二者的区别.文章对<敦煌变文集>中的"孃"和"娘"二字进行了语义分析,并且在词语组合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牛"来"牛"往     
牛本是一种勤勤恳恳、毫不张扬的动物,却偏偏被人用来形容高傲自大的神气样,"牛气"一词是也.引申开来,那种不含自大成分的值得骄傲的也成了"牛".  相似文献   

13.
"武"释"道"论     
武术理论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而凝练了的武术理论同时也在诠释着道家哲学思想内核.文章从武术的拳理、技击战略、价值伦理、修炼理论以及意境理论分别对道家的哲学思想、辩证观、天人论、性命观及美学思想作了全面而完备地阐释.  相似文献   

14.
原色 《当代体育》2009,(1):30-31
所有的球迷应该都有这样一种共性,想了解一位自己喜爱的明星都是先从名字开始,而大家是否发现这些球星名字中所蕴涵的所属国家的语言特点。例如俄罗斯人的名字普遍包含"斯基"、"夫"、"娃";意大利人的名字通常以元音结尾,比如托蒂、皮耶罗、曾加。而亚平宁足坛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是前南斯拉夫人的后裔,他们的名字都以"奇"(-ic)结尾。例如已经退役的名宿萨维切维奇、米哈伊洛维奇、博克西奇、尤戈维奇,还有现役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斯坦科维奇、西米奇,以及萨利哈米季奇等。这些"奇"人构成了亚平宁足坛的别样风景。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些"奇"人是如今还活跃在意甲赛场上的或身经百战,或年轻有为的球员。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吴荣清 《收藏》2013,(3):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  相似文献   

19.
“射手座”     
这里说的射手座,当然不是星座的概念,而是我对射手的座次的简称。虽此非彼,但射手们的成就不能不归宿于星运。我是说,他们各在怎样风格的联赛中,会决定他们取得的入球数。谈射手,应该首先谈他们面对的防守。毫无疑问,意甲是防守最好的联赛,它的优势在于  相似文献   

20.
"撑船"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能力.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