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孙丽华 《上海教育》2014,(16):84-85
小学低年级作为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的习惯、兴趣、思维等数学品质都在逐步形成,是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的关键期。为了能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我认为可以尝试把数学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数学游戏具有趣味性、竞争性、挑战性,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直观的、趣味的游戏之中,让低年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学习方式多样化能够帮助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多年,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激发他们求知欲,诱发他们去思维,使他们想学、乐学,进行了多种尝试。一、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切入点生活是数学的源泉。起始阶段的数学学习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生活,更是寸步难行。刚入学儿童的生活是彩色的,游戏、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太小,他们的注意力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而且极不稳定,持续的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形式吸引儿童的无意注意,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低年级培智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且对高度抽象、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概念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低年级培智学生与普通小学生同样爱玩、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巧妙地把游戏引进课堂,不仅能吸引低年级培智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润梅 《甘肃教育》2014,(24):104-104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乐在其中"。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学充满趣味性,进而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呢?一、鼓励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充分运用直观手段,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  相似文献   

6.
田英 《考试周刊》2014,(46):84-84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认知规律,辅以故事、游戏、竞赛、儿歌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彭郁文 《考试周刊》2013,(85):72-73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关键.激发兴趣有多种方法,作者在数学教学中的做法是:让学生有游戏中学习,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流畅的、独特的、灵活的、周密的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作为教师应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低年级学生依靠感知来认识事物和各种概念,他们许多知识都源于自己各种器官的亲身体验。因此动手操作是学习各种知识和发展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一、动手操作能引起学生对内容的关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首先要引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生好动,他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一、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游戏活动当中,既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数  相似文献   

10.
正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数学中单调的符号以及抽象的原理难以理解,采取游戏的方式,能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得到乐趣,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游戏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1.
董建红 《学子》2014,(11):50-51
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是简单的、肤浅的、直观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一、积累形象思维素材1.直观演示,丰富表象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好奇,而这会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各种图片、模型、教具或多媒体等手段,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让学生充分感知材料,同时,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变静为动,化远为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进行思维。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提供充分且准确的感性材料。数学游戏是指利用游戏将感性材料组织成任务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促进他们在活动中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审视当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的游戏,在设计上存在单调空洞、脱离学生认知等问题,从而导致课上场面热热闹闹、课下学生迷迷糊糊的问题。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课堂上让他们适度地“动”起来,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拼音教学中采用游戏的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年级儿童以无意注意为主,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调动,教学重点难于突破,课堂组织难以实施。如果让现代教育技术之花绽放于低年级语文课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体验美感。  相似文献   

15.
<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如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要让低年级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兴趣是关键。那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趣"学语文呢?一、"趣"导新课"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呢?巧设悬疑的设问方式是导入新课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在  相似文献   

16.
游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能让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也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要从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出发,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充分利用这些游戏,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7.
唐雪琴 《考试周刊》2014,(86):73-73
<正>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低年级儿童好玩、好动,天真活泼,游戏式教学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此外,有趣的数学情景,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材中拟人化的动物插图、竞赛性的练习等,也能很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我采取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培养师生的感情入手,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李玉华 《家长》2023,(11):74-76
<正>随着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游戏教学逐步被引入,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高效掌握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行了浅要的分析,然后分析论证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误区,最后对如何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了研究与分析。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小学低年级的部分学生在思维特征和认识要求方面,仍处于直观化的认识层面。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学生对一切新的事物都会关注,但是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只有对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才能集中注意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喜欢课堂,就需要教师费尽心思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只有用兴趣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其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形成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通过合理的组织来帮助儿童实现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对于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怎样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如何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引导一年级新生教学入门的办法有:讲故事,想问题;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通过数学游戏来培养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善于表扬与奖励,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