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军 《考试周刊》2015,(20):114
<正>1.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厌恶、悲伤、忧郁等。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尤其是体育活动,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  相似文献   

2.
李银学 《宁夏教育》2013,(7):115-116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为情感支配理智。体育教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经常要手把手地教授学生动作,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巨大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相似文献   

3.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  相似文献   

4.
龚子馨 《考试周刊》2010,(28):212-212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生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用情感去支配理智.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可塑性强,单纯直率,其日常行为很多时候受情绪和情感的左右,有时表现出失去理智去支配情感。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对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维系师生关系需要情感作桥梁,协调师生双边活动需要情感为纽带,在新形势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教学可以说是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制约高效课堂的构建及素质教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郑皋鹤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与情绪密切相关;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学生往往不善于用理智支配情感,却常常以情感支配和影响理智。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对某一位老师有好感,学习劲头足,学习潜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反之,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关于情感的描述:人们的认知活动都是取决于人的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少任何一部分都是不完全的。人们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尤其是青少年的活动行为主要是由他们的感性认知和情绪所带动,一般表现出是由情感支配理智而做出的活动,而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面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就是情感,如厌恶、愤怒、悲伤、忧郁、喜欢、恐惧、爱慕等。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是散漫、压抑、冷漠、不满足,还是满意、积极、兴趣、精神振奋。因此情感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纽带和桥梁,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及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这一学科,其教学特点的不同决定教师要亲自示范动作给学生参考、学生练习时要手把手地规范学生动作,指出其错误及表扬其做得好的方面,时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的神态、表情、言行举止甚至着装等任何细微的举动或者表现都可能对学生情感产生变化,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改变教学方法,不能一个版本套下去。  相似文献   

8.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了解,就会产生对学习的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能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使师生情感共鸣,发挥教学的最高效应。一、重视情感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所致,不大善于用理智支配情感,而常常以情感支配和影响理智。喜爱教师,就喜爱教师教的这门课。倘若遇到令他讨厌的教师,则会拒绝学习这位教师教的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重视情感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众所周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然而,小学生年龄小,其认知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往往不是用理智来控制情感,而是以情感代替理智。非智力包括很多因素,但从狭义角度来说,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  相似文献   

11.
情绪和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者抑制作用。幼儿的行为目的性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很低,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支配,他们的情绪表现得更加明显,更直接影响着各种行为。  相似文献   

12.
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现。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学生的情感互动,以教材为媒介,以教学方法的运用为手段来实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带有情绪性。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以理智支配情感,却常常被情感支配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以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绪的教育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为转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迹象表明,青少年在更多时候不是用理智支配情感,而是用情感支配理智。教学过程中,情感调节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是感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抑或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由此可见,在维系和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情感起到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对教学效果有较直接的影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创了“教学是情感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论体系,曾在国际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心理学研究也早已阐明: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认识往往带有多种不同的情绪性,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支配感情,而是情感支配理智。学生喜欢A教师,对A教师所教学科也特别喜欢,并且学得生动活泼。褚绍唐、孙大文的《地理教学法》一书中也指出:教师在讲述时必须充满深厚的感情,不仅要对学生的理智发生作用,而且也要对他们的情感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往往带有情绪性,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情感,却常常以情感影响理智,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学习劲头就足,掌握知识的质量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这就说明学生的情感活动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活动呢?一、注入情感,诱发学生爱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  相似文献   

16.
完东 《课外阅读》2011,(7):37-37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思维的源泉。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认识活动,往往是靠情感支配的。一般情况下,不是理智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因此,情感也影响着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课堂教学是在繁忙、紧张、快速中进行的,教师引导着几十个学生的思维活动,运用体态语作为表达思想的载体,以此传递信息就具有特殊的意义。语言的声音是重要的信息载体,然而非语言的体态语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载体。据某些学者研究,非语言刺激在面对面的传播中至少占社会意义的65%。瞳孔的大小是一个人兴趣的标志,如果学生的眼光是暗淡、无神的,这表…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情感或者说情绪,并不是始终如一的,会因教学内容的情感变化而表现出情感节奏的变化。验证一堂语文课是否有效,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能否借助教学内容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并使其随着教学内容的情感奏出自身情感的韵律。这种体现出来的关于情感的韵律虽然是一种教学形式要素,却能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所以赫·斯宾塞说:"观点最终是由情绪,而不是由理智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舞蹈教学,孩子们不但能得到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少儿舞蹈教学应讲究科学性、系统性和艺术性,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规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个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和谐、融洽的师生交流是完成舞蹈教学任务的前提少儿的特点往往是情感支配理智,情绪容易激动。舞蹈是一种受情感支配的人体艺术,孩子们只有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密切关注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目的是促使学生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及时消除其否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化学教学中应该倡导"情感式"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