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维 《快乐阅读》2012,(34):121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这两句话是说文章以"情"为中心,为主宰,为灵魂。可以说,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列宁曾经说道:"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实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是文章的核心、主宰和灵魂。第一,发挥语文教师情感的"中介"作用。从文章作者的情感,到学生体验到情感,其间不可缺少的"中介"是语文教师情感的"投入"和"外射"。教师币讲课,必须在课堂中融入情感,进  相似文献   

3.
刘开生 《教学随笔》2014,(10):20192+192
情,能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净化心灵,像一泓泉水流进心田,像一曲牧歌回荡耳边。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的话精当地阐明了创作和阅读的过程与原理,其中心是一个"情"字。为发掘文中蕴含的情,必须从"披文"出发,剖析语言文字。而阅读是一个双向活动,在把握了作者的情感脉络后,还必须进一步体会作者为情造文的匠心独运,真正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观文"必须"入情",进入特定的情境才能准确把握文章要旨.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那些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而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人格,而且也展示了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1创设佳境,情动辞发,愉快地迈进作文门槛文章是有情之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朱自清也说:"古人作一篇文章,他是有了浓厚的感情,发自他的胸腹,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这正如刘勰所言"辞以情发"。而人的情感来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的驱动力.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用自己浓烈的情感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以获取教学的最佳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的情."由此可见,不论是听和说,还是读和写,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相似文献   

9.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阅读实践,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验,任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师生的情感作用。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情感贯穿始终,让阅读教学因情感而有效、因情感而美丽。一、营造亲情氛围,以爱引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营造亲情氛围,以爱引情。首先是真正实现师生平等。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10.
黄艳红 《教育》2011,(30):54-54
<正>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看来,无论是读还是写,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能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净化心灵,像一掬泉水进入心田,像一曲牧歌回荡耳边。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大凡出自肺腑的情感流露和体验,一定会深深地刻在人的心灵中。  相似文献   

11.
正"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其实刘勰就是要告诉我们让"人——本"对话真正地互动起来的支点应该是"情",而这种文本与读者之间产生的交流、碰撞、共鸣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活动中所提倡的情感熏陶。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语道破了文章是情感的载体的奥秘.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去拨动、震撼学生心灵的"情"弦.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作者、人物同悲欢、共爱恨、以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正>有真实情感的好文章读来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读来则味同嚼蜡。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学生缺乏阅历,但不缺乏真情,真实情感来源于现实,现实生活培育真实情感,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动人感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孔婧 《中国教师》2014,(16):22-23
<正>《文心雕龙》中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小学美术教学其实也和作家著文一样,蕴涵着强烈的情感。《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情感的渗透和熏陶在美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真切的教学情境,以情激情,以言动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奏出动人的乐章。一、角色互换策略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阅读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学习的主体学生、阅读的客体教材均与“情”紧密相关。教材的作者是“缀文者情动而辞发”,阅读者学生是“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而教师则要使学生“缘情而悟理”,此构成阅读教学的三要素都离不开情感。如何在阅读理解训练...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还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都表明了作者的情感观念。古人从写作实践中悟出的这样一些真谛,也给了我们后人深刻的启迪:有"情",是写"文"的基础;写作者首先要是"情动者"。选材、构思、表达,是学生写作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三个环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就是说作者先有了情思再发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才了解情思。由此可见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使  相似文献   

18.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与理智是人类精神世界杠杆的两端,没有了情感,人的精神世界终将枯萎;没有了理智,人将迷失生活的方向,茫然无措。而只有理智与情感的和谐,人才能过一种完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一篇缺少情感的文章,无论有多么华丽的辞藻,巧妙的结构,都不能称之为是一篇好文章。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体察真情,在作文中袒露升华真情,显得尤为重要。一、以作文命题之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只有从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文章,都饱含作者的情感。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作者创作情感、教师教学情感、学生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汇的过程。“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如果移情入文,以情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