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08,(9):76-77
综合2008年2月1日东方网消息以及2008年2月2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31日文章内容,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卡里姆·纳耶尼亚教授及其同事,在成功利用成年男姓骨髓干细胞以及女姓胚胎干细胞制造出了原始精子细胞的基础上,正在申请利用他们创造的技术利用女姓的骨髓细胞培育人造精子。如果这一尝试成功,将会比采用胚胎细胞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2.
据2011年报12月8日《科技日报》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6日报道,英国两个科研团队同时首次培育出了"临床级"(高纯度)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其质量超出以前的胚胎干细胞,可用于人体,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家为退行性疾病研制出新疗法。  相似文献   

3.
克隆技术     
英国诞生人牛混合胚胎综合2008年4月3日《参考消息》及《环球时报》消息,英国纽卡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2008年4月1日宣布,他已经通过在去除细胞核的母牛卵子中植入人类皮肤细胞核,成功培育出了人兽(牛)混合胚胎。这种混合胚胎是一种胞质杂合体,只存活了三天,其中最大的一个含  相似文献   

4.
据2012年1月25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同月23日报道,两名失明女性经过数周胚胎干细胞治疗后视力得到了改善。这一突破性成果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亦称老年性黄斑变性)带来希望。相关研究报告刊载在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据报道,研究人员只对每位患者的一只眼睛注射了从胚胎干细胞中提取的5万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以便可以对两只眼睛的视力进行比较。两位患者中有一位已经70岁,她  相似文献   

5.
1.据英国《泰晤士报》2005年9月9日报道,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制造了同时具有两位母亲和一位父亲的遗传物质的人类胚胎。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11,(8):80-80
据2011年1月8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卫报》2011年1月6日文章,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农业、食品和农村发展学院的埃德·奥凯洛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于2011年1月6日在《植物医学》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经常饮用绿茶可以保护大脑,防止罹患某些痴呆症,包括早老性痴呆症,对预防癌症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2009,34(1):74-74
据东方网2008年7月2日援引《每日电讯报》7月1日消息,英国人类生殖与胚胎协会(HFEA)已经颁发许可,同意沃里克大学的科研人员制造人猪混合胚胎,以便用来进行心脏病起因及治疗研究,许可的有效期一年。这是该协会第三次颁发人兽杂交胚胎实验许可。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10,(10):79-79
据2010年5月15日《科技日报》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14日报道以及2010年5月15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华盛顿5月13日电,一美国研究团队在美国《细胞》月刊上发表报告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大岛和雄(音)博士与同事,利用胚胎干细胞和另一种类似的诱导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8,(5):77-77
据2007年11月13日上海《新闻晨报》援引英国《独立报》报道,克隆技术有了新的突破——美国俄勒冈州比弗顿的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科学家沙鸟科莱特·米塔利波夫领衔的研究小组,成功克隆出猴子胚胎。这一突破将使人体克隆的可能性增大,而有关克隆人的伦理学问题的争论也将会进一步升级。此前科学界认为,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在技术上存在不可能逾越的障碍。美科学家的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11月末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据2012年1月12日《科技日报》援引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1月10日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对斑马雀进行的研究发现:个体端粒越长,其预期寿命也越长。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教学》2008,(9):77-77
综合2008年1月19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东方网2008年1月19日消息,以及2008年1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华盛顿1月17日电,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生物技术企业斯特马金(Stemagen)公司称,他们使用克隆技术制造出了5个人类胚胎。这一成果如果属实,将有助于为病人生产相匹配的干细胞,用于治疗早老性痴呆症等疾病。该公司在《干细胞》杂志网络版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2005,30(1):67-67
综合2004年5月21日《环球时报》和同日《参考消息》报道,5月19日,世界首家胚胎干细胞库在英国建立。该库的目标是为科研工作贮存和提供干细胞系,并最终为实现对糖尿病、癌症、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疗性干细胞。由英国科学家培育的两个干细胞系将成为该干细胞库的首批干细胞。所建立的胚胎干细胞库将存放从胎儿或成年人的身体组织中分离到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08,(7):75-76
据2008年1月8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巴黎2008年1月6日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拉姆·萨西塞哈兰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这一机理,他们的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2008,(12):74-74
据2008年5月14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纽约5月12日电称,有关科学家在2007年秋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会议上首次报告培育出了基因改性人类胚胎,尽管研究的重点是干细胞。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周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报道,并说英国当局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突出强调了这项研究。这些新闻引起了一些社会团体的批评,批评者称此举是迈向“培育设计婴儿”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衡水师专学报》2010,(1):125-125
一只名为“小小”的小老鼠诞生引起了大大的震动.因为它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克隆出的活体实验鼠,从而证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这项研究的完成,避免了使用胚胎干细胞引发的伦理争议,在器官移植、基因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外媒称这“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全新道路”.7月23日,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分别在其网站公布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2013,(12):70-70
据2013年7月23日《科技日报》援引报道,英国科学家使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在人造视网膜帮助下,培育出眼部的感光细胞,而且将其移植进失明老鼠的眼部后让老鼠“重见光明”,标志着人们向使用干细胞治疗失明又近了一步。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08,(9):76-76
据2008年1月25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独立报》网站1月23日文章内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卷》月刊上发表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在研究中,科学家去掉了普通酵母染色体中的两个基因RAS2和SCH9,它们会造成酵母老化,使人类罹患癌症。同时,研究人员还设法减少酵母摄入的热量。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教学》2013,(2):77-78
综合2012年9月14日《参考消息》和光明网2012年9月16日报道,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人类胚胎干细胞移植到沙鼠耳内,使后天耳聋的沙鼠恢复了听觉能力。该研究为干细胞能在内耳和大脑之间重建连接提供了首个证据。此前也有研究使干细胞分化成了听觉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9.
英国《观察家报》1月27日报道,英国数百所乡村学校正面临关闭,数万名学生就学将面临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08,(9):76-76
综合2008年1月11日及12日《参考消息》分别援引法新社美国芝加哥1月10日电及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月10日文章内容,10日出版的《细胞·干细胞》杂志刊登了有关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设在马萨诸塞州)的罗伯特·兰扎首创的一项新技术的研究报告,该项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让美国政府在伦理道德上能够接受的干细胞新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