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由点、线、图形的运动形成的“动态”数学问题 ,在解题时 ,要抓住动中有静 ,动时有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静时有两个变量的等量关系 ,一般要用到相似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圆中的有关定理、面积关系等知识 ;解题过程中蕴含着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 ,这类问题备受师生关注 .1 点在多边形上运动动点在已知静态多边形上运动 ,动点与静点所组成的相关图形形状的变化是研究的对象 ;其解题策略是先固定动点 ,找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组 ) ,有时要根据条件分类讨论才能得出结论 .例 1  (上海市 2 0 0 2…  相似文献   

2.
几何动点问题含有丰富的数形结合、函数、方程、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它要求同学们能用动态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动中含静的解题思想,动时则存在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静时则存在两个量间的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几何动点问题含有丰富的数形结合、函数、方程、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它要求同学们能用动态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动中含静的解题思想,动时则存在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静时则存在两个量间的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次函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函数,它是最基础的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又是一个难点。在解决动点问题时,首先必须要把握好"动中有静"的解题思想,通过动中有静,确定问题中的不变关系,动静互化,把握运动中的特殊信息,以动制动,建立图形中变量的函数关系,进而探索出问题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5.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动中含静的解题要点.动时则存在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静时则存在两个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这类题中含有丰富的数形结合、函数、方程、分类、转化等思想方法,要求能用动态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探索图形的运动变化问题,首先要有对几何元素的运动过程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不管它是点动、线动还是面动;其次,要善于借助动态思维的观点来分析,不被"动"所迷惑,从特殊情形入手,在变中求不变,动中取静,抓住静的瞬间,以静制动,把动态的问题转化为静态的问题来解决.具体来说,就是抓住"动"与"静"之间的联系,理清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数量关系、函数关系、位置关系等,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找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辩证关系来解答数学问题。审题时要注意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从变量中抓不变量。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分析问题实质,准确把握问题的特征,从而找到最佳解题思路。如有这样一道题,在一次春游活动中,四(1)班开始缺席人数是出席人数的七  相似文献   

8.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最重要概念之一,是高中数学的一个具有统帅性作用的内容,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的始终.运用函数思想解题,重在对问题的变量的动态研究,从变量的运动变化、联系和发展的角度打开思路;而方程思想则是动中求静,研究运动中的等量关系.1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简介1.1函数思想就是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函数的形式,把这种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研究,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函数思想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认识,在解题中,要善于利用函数知识或函数观点分析、观察、处理问题.1.2方程思想方程思想与函…  相似文献   

9.
"动点"问题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特点是图形中的某 个点,按某种规律在运动.由于点的运动往往使题目中的几何 图形随之不断变化,使同学们解决这类问题颇感棘手.同学们在解题时,不 要被"动"所迷惑,要在动中求静,不妨把动点移动到特殊位置进行分析,也 就是先研究几种特殊情况(特例),对你解决一些探求结论型的动点问题会很 有帮助,减少了解题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0.
有不少数学问题,都可归结为探求某种运动变换状态下的不变量(数量成位置关系)来解决.而研究运动变换状态下的有关问题,又常常利用"特殊化"的思想方法,"退"到属于它的特殊状态,实现"动"与"静"的转化与结合,"进"与"退"的互换与统一,快速、简捷解题.  相似文献   

11.
函数与方程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数学概念,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高中数学角度分析,不等式、数列、几何等题型中都涉及函数或方程内容,因而函数与方程思想在解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是引入新的变量,来构建函数与方程,并应用其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推导能力与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肖剑 《考试》2009,(11)
1.动中窥静,多方联想某些涉及运动(平移、旋转)的数学问题,其图形往往是一类图形的集合,动态洋溢,非一个简单的静态图形所能传神,因此在解题时要学会"动中窥静、静图观动",即注重对图形演变过程的分析,保证心智活动畅  相似文献   

13.
函数思想是指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对应思想,它能够有效地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反映事物间的联系,方程思想则是从量与量互相制约的条件中动中求静,从而将未知化归为已知.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相辅相成.它们既是认识问题时在观念上的指导,又是处理问题时在策略上的选择.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近来,组织初二学生学习"变量与函数",不少学生表示函数太难学了,不懂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函数,复杂情境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也难寻找.个别访谈中,发现这些学生没有理解函数的本质,特别是对复杂情境问题中的函数关系搞不清楚;还有学生对函数中的常量、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等名词理解困难,因此在具体的数学解题时辨识不清.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函数教学实践,深入思考了函数起始阶段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函数教学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要学好数学,学会解题是关键。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必要的训练,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与技巧。深入研究数学,其中蕴含着很多思想与方法。一、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量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对问题本身的数量特征和制约关系的一种刻画。变量是函数的基础,对应是函数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渗透在数学的各部分内容中,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内容.函数的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思想方法在于揭示问题的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重在对问题的变量的动态研究,从变量的运动变化、联系和发展角度拓宽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肖智胜 《广东教育》2009,(10):19-22
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中学数学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函数与方程思想既是两种思想本身的体现,也是两种思想综合运用的体现,二者密不可分.函数与方程思想也体现了动与静、常量与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研究变量与函数、相等与不等过程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函数与方程思想运用几乎在高中各章节知识中都有体现,本文就这种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作用作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函数关系 ,即当一个量在变化时 ,另一个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那么 ,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函数关系 .列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是函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 线段的方法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常量可以用几何线段表示 ,由几何量间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的解析式 .一般地采取了动中有静 ,即将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在某一时刻看作两个常量 ,以寻找其等量关系 .例 1 汽车由天津驶往相距 1 2 0千米的北京 ,它的平均速度是 30千米 /时 .求汽车距北京的路程s(千米 )与行驶…  相似文献   

19.
姚恒 《中学教研》2009,(6):15-17
函数思想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认识,在解题时要善于利用函数知识或函数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动中求静,是研究运动中的等量关系,在解题时要善于利用方程或方程组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函数与方程是2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需要互相转化,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动点问题集代数、几何知识于一体,有较强的综合性,题型灵活多变,解题方法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本文以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为例,谈谈此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供读者参考.策略一动中寻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获得图形在运动过程中具有的某种性质,从而抓住变化中的不变因素.例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P、BP的中点,当点P在线段CD上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