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讨论了地球自转及太阳、月球的引力对物体重力的影响 .物体的重力主要由地球的引力所致 ,其他因素对重力的影响非常小 ,一般不易被察觉 ,当地球、月球、太阳处在一条直线上时 ,物体的重力变化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太阳的颜色     
施金  伊洛 《阅读》2015,(13):26-29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小兔子(rabbit)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太阳,很好奇。太阳究竟是什么颜色的?小兔子询问了小鸟(bird)、小蜜蜂(bee)、小青蛙(frog)。小兔子找到答案了吗?让我们快来阅读吧。What color is the sun?太阳是什么颜色的?The sun is green.太阳是绿色的。Look!The tree is green.瞧!树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地球仪是将地球仪分成南、北半球仪,南半球仪赤道平面设有颜色用于形象地表示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采用半轴传动;赤道平面上交叉分布着五个半圆表示经线面;经线面之间,垂直于地心设有三块锐角球面板表示纬线面;在地球仪外部装备有湛蓝色的夜半球仪;在夜半球仪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出晨线、昏线、子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度量仪(午线),形成一个主要用于地理教学的多功能地球仪,可以直观地观察和观测地球内部构造、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细心观察初升的旭日和将落的夕阳,会看到它的形状是椭圆形而非圆形的。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阳光从真空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产生折射引起的。 根据旭日和夕阳的照片进行分析,当太阳离地平线的高度为其本身的直径时,椭圆形的竖直直径要比水平直径小11%。 在实验室中,要直接以真空和空气来模拟椭圆  相似文献   

5.
运用熵增原理探讨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熵增原理分析环境污染的熵污染实质,阐述从太阳经地球到外层空间的稳定能流是地球上生物圈存在的基础,它决定了环境的容量和自净能力,并提出理智地利用能源,避免干扰太阳稳定能流对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颜色呈现的方式,测试了46名硕士研究生对颜色刺激的温度感和联想到的词汇的反应,运用编码系统对词汇进行编码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暖色的温度感是45.68°,冷色是29.44°,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2)暖色的三种颜色的温度感分别为红色58.63°,橙色40.72°,黄色38.2°,其中红色温度感显著高于其它两种颜色;3)冷色的三种颜色的温度感分别是蓝色27.95°,紫色28.86°,绿色31.5°,蓝色温度感显著低于绿色;4)在对运动员进行情绪调节时,使用颜色调节应小心慎重.既要考虑颜色的温度感,又要考虑颜色的情绪极性.可能红色比橙色和黄色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情绪兴奋性;而蓝色和绿色对运动员兴奋性的降低可能优于紫色.  相似文献   

7.
月(节选)     
沈书枝 《阅读》2023,(67):4-6
<正>在乡下,月亮是不可忽视的。李白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从幼儿时期便有的印象,如今的人若想拥有古人这份纯真浪漫的体验,恐怕只有在乡下才能实现。月亮固然大而常见,不像星星那样光芒细弱,轻易被大气层中的灰尘和光污染遮蔽,但城市的夜晚到底有太多光亮的东西了。中天一弯清冷的半月,带给一个小孩的感受,有时恐不超过路边一盏路灯,或是对面楼房里明明灭灭的灯火。而乡下则不同,在夜晚广袤无垠的黑暗中,在绵延起伏的田地、水塘与山坡上,月亮的存在直入人心。无遮无挡、出门即天地的环境,使得无论黄昏或暗夜,只要在外面,就很难不注意到天空中那唯一显著的明亮光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地球辐射带的膨胀和收缩的范围:当地球从近日点运动到远日点时,地球辐射带向外膨胀;当地球从远日点运动到近日点时,地球辐射带向内收缩。其膨胀或收缩范围是:第一层辐射带大约为30m,第二层辐射带大约为80m。  相似文献   

9.
艾青象山泉,来自大山的深处,满怀着诚挚的情意,一直在潺潺地流着。虽然有时被乱石所阻,它仍然倔强地流着。那流淌的是深情、是热血; 艾青象星星,嵌在漆黑的夜幕上,它忠于自己的信念,它没有太阳炽热的光焰,没有月亮柔和的清辉,但它怀着对太阳的笃深的恋情,一直发着光,虽然有时被乌云遮住,但它仍然在闪烁着光眼,那闪动着的是爱,是心。 整整半个世纪,艾青都在歌唱。用他满腔火热的深情,用他那颗跳动着的赤诚的心,他用那神奇的彩笔,饱蘸着滚烫的热血,从《大堰河——我的保姆》到《光的赞  相似文献   

10.
木槿  安培 《阅读》2007,(10):34-36
阅读提示:房子看到别人都有家,而自己的家又不知在何处,于是它到处为自己找家。其实呀,天空就是它的屋顶,大地就是它的房间。在这个家里,它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美好的一切:太阳、  相似文献   

11.
晚霞     
徐安琪 《阅读》2011,(12):25-26
夏天的傍晚,我总爱打开窗户,欣赏如同仙境般的晚霞,它的美丽让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云,还悠悠地漂浮在湛蓝的天空,洁白无瑕。不一会儿,西边的天空红了!啊,是晚霞来了!过了一会儿,天空的颜色开始变深,像是被涂过胭脂似的。慢慢的,颜色越来  相似文献   

12.
谁的本领大     
陈淑一 《阅读》2008,(10):29-29
一天.太阳碰上了月亮,他们都说自己的本领大,要比试比试。星星刚巧路过,太阳和月亮就找星星评判。  相似文献   

13.
初中地理新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水资源一课中,当介绍到地球表面淡水资源的分布时是这样叙述的:“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反之,淡水资源则很贫乏。”笔者认为此处说法不够恰当,因为从教材第53页《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可知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这样的“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则按教材叙述也即是:“赤道附近地带淡水资源丰富,两极地区淡水资源贫乏。”但是在教材同一页的前一段中又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它们分布在地球上的南北两极含有大量冰川,且是淡水资源中储存水量最多的水体。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月亮”,是处于小说文本中心位置的主导意象,对全篇具有统摄作用。月亮意象象征寓意的透射,在围绕自身生发衍变的同时,又与“太阳”意象相辉映与逆变,构成小说的整体意象模式,展开多方面的意义延伸。月亮意象在小说里出现20处,太阳意象出现13处,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多重所指。它们的逆变和辉映,透射出七巧、芝寿、长安三个女性人物复杂的心理蕴涵,从历史维度揭示出在父权统治男性中心社会里女性扭曲、畸形而惨痛的真实心态。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自然课中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目前市场上已有“太阳能电池演示器”出售,它是由一块20mm×20mm的硅太阳能电池和一只微安表组放的串连电路(见图1)当太阳光照射到硅太阳能电池片上时,硅太阳能电池就产生电流,这时微安表表针发生偏转。光照强度越大,表针偏转角就越大。  相似文献   

16.
地球每年从太阳获得大量的能量,但地球表面的不同地方在不同时间获得的太阳能显然不是平均分配的。那么到底是如何分配的?有什么规律?由于太阳能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认识它对地球提供能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阅读》2023,(18):4-6
<正>小溪流有一支歌,是永远唱不完的。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总是不断响着他歌唱的回声。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他不断向他所遇到的东西打招呼,对他们说:“你好,你好!”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相似文献   

18.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阅读》2023,(18):4-6
<正>小溪流有一支歌,是永远唱不完的。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总是不断响着他歌唱的回声。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他不断向他所遇到的东西打招呼,对他们说:“你好,你好!”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第五册“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课,按教科书做实验“在桌上立一根点燃的蜡烛当作太阳,调整地球仪的高度,使蜡烛光平射在地球仪上……用手推动地球仪绕蜡烛转圈,观察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四个不同位置时,标杆在正午时的影长有什么变化。”这一实验小学  相似文献   

20.
奔跑     
陈书凯 《阅读》2008,(5):13-13
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当黎明的晨光刚划破夜空时,一只羚羊从梦中猛然惊醒,“赶快跑!”他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于是,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