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和践行。在学科课程中渗透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聋生语文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提升聋生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充分挖掘语文素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渗透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等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聋生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学科,对于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邓小平曾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除了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对生命有正确的认识,在认识生命的同时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不再是德育课的专项,作为基础课的语文课在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责无旁贷地重视生命教育的内容,重视对生命本身的关怀。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生命意识呢?以下是本人有关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一、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意识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否则会失去语文的本位。毕竟语文课还是要保留语文的味道的,如过分强调对生命价值、生命意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上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的我,深知生命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渗透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探究的课题。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语文学科中,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讲究语文课的特点,又要把握好尺度渗透生命教育,抓住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在课堂教育中学会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如何在语文阅读中进行渗  相似文献   

5.
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教育是现代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高中地理,是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为一体的学科,更要在教学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关注生命,尊重自然,珍惜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本文旨在从生命教育的视角透视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以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内涵极其丰富,但其核心是德育.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是“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我力求在语文课堂上,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落实德育的实效性.主要途径则是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结合语文教学的其他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和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诗意渗透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语文课堂上,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从中让他们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应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教书是一门艺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个性,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在语文课堂上,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从中让他们在体味  相似文献   

8.
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已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在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以期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没有渗透情感教育的语文课,是枯燥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者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适时适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尽心尽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情感渗透,就有可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上海一直在以各种形式强调两个《纲要》,一个是《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一个是《中小学生命教育纲要》。在《纲要》里关于民族精神有明确规定,有三方面的内容: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什么是生命教育?即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显然这两个纲要就是语文教育中一直在渗透的人文精神的内容。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我想这不仅仅是上海的教育应该思索的问题,也不仅是语文课应该思索的问题,它更应该是所有具有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邵巧敏 《小学生》2013,(2):13-13
加强对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很多,除思想品德课这一主渠道,学科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初中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更为有效。那么,语文教学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什么关系?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语文不是政治课,它是以使初中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根本宗旨的。另一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课中寻找契合点,渗透危机教育,关爱学生的生命,不仅是语文课程自身内涵的诉求,也是教育价值的体现。本文用文本重组、找准切入点、课程延伸这三种方式来诠释危机教育在语文课程中渗透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而挫折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挫折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把挫折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职业教育新形势,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品德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借助语文课的学习,使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最终为培养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人才而服务。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组合而成的,生命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人生的质量。生命是教育的根本,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的培养极其重要,一些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态度值得教师深思。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期,语文学科作为重要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至关重要。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全方位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陈丽娟 《教师》2022,(8):72-74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理念,利用这种理念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文章剖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理性地审视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困境,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以...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审美教育形象化、愉悦性的特点又弥补了语文课作为工具学科枯燥性的一面,化抽象枯燥为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提高学生生命意识,激发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有效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并且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生命教育渗透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是教育的家。生物学是一门具有灵性的科学、人文的科学,我们在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渗透一种人文素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是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要求,是科学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宝贵的。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生命又是脆弱的、短暂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好生命教育素材。让学生用心感受“……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位学生正在声情并茂地朗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