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天生就要捕鼠吗?动物学家研究证实:一种叫牛黄酸的物质,可以提高夜间视觉能力,而猫却不能在体内合成牛黄酸,长此下去,猫就会失去夜间的视觉能力,无法在夜间活动。老鼠却能在体内合成牛黄酸,所以猫要大量捕食老鼠.用来补充体内的牛黄酸,以便维持和提高自己夜间...  相似文献   

2.
猫爱吃老鼠,是人们熟知的一种现象,但其中的生理原因却很少有人知道。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猫的体内缺乏一种名为牛黄酸的物质,而牛黄酸正是提高哺乳动物夜间视觉能力的化学物质。猫本身不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 ,猫吃老鼠是天经地义的事 ,谁也没觉得这里有什么奥秘。但是动物生理学界的科学家却发现 ,猫一旦不吃老鼠后 ,它们的夜视能力就会逐渐下降 ,甚至完全丧失。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 ,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穆勒博士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 ,一种叫“牛黄酸”的物质能提高哺乳动物的夜间视觉能力。猫的体内不能自行合成牛黄酸 ,而如果长期缺乏牛黄酸 ,猫就会渐渐丧失夜视能力。但是在其貌不扬的老鼠体内却有一种特殊的物质 ,能自行合成牛黄酸。猫只有不断捕食老鼠 ,才能弥补体内牛黄酸的不足 ,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夜视能力…  相似文献   

4.
猫为什么特别爱吃鱼和老鼠猫是在夜间活动的,它们体内必须具备牛黄酸这种能提高夜间视力的物质。如果猫长期得不到这种物质的补充,夜间视力将会降低,就没有办法在夜间活动了。而鱼和老鼠体内,含有大量的牛黄酸,猫就必须从中获取牛黄酸来补充营养。所以猫爱吃鱼和老鼠。  相似文献   

5.
猫是捉鼠能手早已家喻户晓,猫爱吃鱼也可谓众所周知。但猫为什么要捕捉老鼠,要吃鱼,这个秘密就不能说人人皆知了。老鼠这种动物,体内含有能提高夜间视力的一种叫牛黄酸的物质,而一向善于在黑夜活动的猫却没有这种物质,如果猫的体内长期得不到牛黄酸的补充,那么,这只猫就会丧失夜间视觉的能力。猫为了补充“营养”,摄取牛黄酸,保留它夜间活动的习惯,就必须大量捕捉老鼠。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分析,发现鱼肉中也含有大量的牛黄酸,这也是猫爱吃鱼的原因所在。猫捉老鼠和爱吃鱼的秘密@东东  相似文献   

6.
猫为什么嗜食鼠和鱼 小语第八册(五年制)有一篇课文《猫》,其中讲到猫的性格。这里介绍一点关于猫嗜食鼠、鱼和舐毛的知识。 猫是鼠的克星,而又特别喜欢吃鱼。为什么猫有这样的天性?科学家发现,鼠体含有合成牛黄酸的能力,而牛黄酸能提高动物夜间的视力。惯于夜间活动的猫偏偏没有自身合成牛黄酸的能力。显然,如果猫长期补充不到牛黄酸,势必得“夜盲”症,所以猫为了摄取牛黄酸,提高夜视力,就一定要捕食老鼠。同样,鱼肉中也含有大量牛黄酸,所以猫也爱吃鱼。  相似文献   

7.
猫为什么爱吃鱼和鼠呢?因为猫是在夜间活动的,其体内就必须具备牛黄酸这种能提高夜间视力的物质。如果猫长期得不到这种物质的补充,夜视能力将会下降,无法尽其职。而鱼和老鼠体内含有大量  相似文献   

8.
老鼠吃猫非洲坦桑尼亚有一种老鼠,它们体内能分泌一种叫“麻磷气”的毒气,猫一闻到这种气味,便会被麻醉,瘫软无力。这时老鼠倾巢出动,分享美食。蚂蚁吃蛇有一种专门吃蛇的蚂蚁。它们一旦遇上蛇,就会有千万只蚂蚁将蛇包围起来,然后分泌出一种毒汁,使蛇皮肉溃烂,然后大家慢慢食用。  相似文献   

9.
猫在白天和黑夜都能看得很清楚,但如果真的是漆黑一团,就没有动物能看见东西了。动物需要光传到眼睛后部的视网膜才看得见。视网膜将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辨别出所看到的物体。夜间活动的动物晚上出来,它们的眼睛很特别,可以利用任何一点光。它们也利用其他感觉,比如触觉,来帮助它们辨别方向。什么样的眼睛可以使开车更安全?猫的瞳(tóng)孔在明亮的日光里是两条细缝,但是随着天色变暗,就会睁得越来越大。在猫的视网膜后面有用来反射光的一层。这有利于猫在暗淡的光线下看得清楚些。如果你用手电照进去,它们的眼睛会“亮起来”。有些夜间活动的…  相似文献   

10.
狞猫我叫狞猫,是所有小型猫科动物中速度最快的一种。在非洲,我被看做是一种害兽,因为我常常偷猎家畜。我有很高超的藏身技能,所以人们在野外很少看到我。  相似文献   

11.
超级眼镜     
由德国海德堡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约瑟夫·比利发明的一种超级目视眼镜,最近获得成功。初步实验表明,这种高性能的透镜,不但可以矫正普通人的视力缺陷,使他们获得绝佳视力,而且可以成倍地提高人的夜视能力,使人们在夜间的视力超过猫和猫头鹰。  相似文献   

12.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民乐县一中赵宁普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  相似文献   

13.
①人类热情好客,一些植物也有好客的天性。到了夜晚,人们回家了,鸟儿归巢了,那些无家可归的昆虫怎么办呢?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一些植物到夜间会用自己的花朵给昆虫提供一个家,而且是一个温暖的家。②目前,已知有近千种植物具有产生热量的能力。这些植物把体内的糖类或脂肪转化为热量释放出来,使花朵能在夜间保持恒温。这些植物产生热量的原理,目前还  相似文献   

14.
猫眼看世界     
《我是猫》算得上是日本的才子书之一。作者夏目漱石以猫的视觉为座轴,写尽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社会百态,展现了一幅精神世界空虚的市井之图,同时这又是一出发人深省的社会悲剧。书中主人公是猫,一个自命不凡的神猫,它对人类不屑一顾,引经据典地嘲讽人类社会。可笑的是自己太自作聪明,竟喝醉了酒淹死在水缸里。   现在且看这只猫刚生活在人类社会里的情形。   猫的主人是个教师,家人都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读书郎,因为他常常在书房中度日,很少出门槛。猫溜进书房偷看才知道主人不过在睡觉而已,你看这个教师徒有其表,害胃病偏…  相似文献   

15.
猫头鹰是一种白天休息夜间捕食的夜行性动物。为了在夜间看清目标,猫头鹰练就了一双与之相适应的“夜视眼”。生物学家告诉我们,动物视网膜的感觉细胞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类型。猫头鹰的视网膜上主要由视杆细胞构成,在较弱的光线下就可以看清物体,因此它们能够在漆黑的夜里捕食。猫头鹰眼睛的奇特构造,使科学家深受启发。于是,他们仿造猫头鹰眼的视觉原理,研制出“夜视仪”。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     
猫是很爱干净的动物。它们总是用舌头舔自己的身体,梳理皮毛。大多数猫部怕水,特别是怕脸上沾水。所以它们都不喜欢洗澡。给有些猫——比如长毛波斯猫——洗澡还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这些猫容易得皮肤病。  相似文献   

17.
10
  猫“猫奴”都知道猫有多擅长狩猎,并且有惊人的感官能力。表面上猫几乎不能像狗一样被训练为人的助手,但那只是因为猫不按人的意愿做事,它们学习新技能的能力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8.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要素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  相似文献   

19.
动物有鼻子和眼睛,但很少有人知道植物也有鼻子和眼睛。科学家们发现:植物,不管是鲜花还是小草,都有鼻子和眼睛。植物的鼻子就是气孔,遍及全身,包括叶、茎、花、果实和根部。它由两个香蕉形的细胞组成,用细胞的收缩与膨胀来调节中间气孔的开闭。晴天早晨开放,中午略闭,傍晚完全关闭,旱天开放的时间长,用以调解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植物的眼睛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才能发现。它们的细胞中含有一种专门色素———视觉色素,就是这些带染色体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吸收光的能力。植物凭借这种眼睛,对光产生反应。像“…  相似文献   

20.
多漂亮的植物呀!可它们是“吃肉”的家伙,你可要当心哟。当然啦,它们多数“躲”存潮湿的、土壤呈酸性的荒地、沼洋、泥岸,都是我们很少去到的地方。它们吃的也不是一般动物的肉,而是一些小昆虫,所以又叫食虫植物。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的食虫植物约有400种,多数是绿色植物,既“吃”阳光,又“吃”昆虫。美丽的“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