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罗莉莉 《天津教育》2022,(8):105-107
<正>幼儿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而在幼儿的教育方式中,游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多元民族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具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幼儿强健体魄、增强幼儿爱国意识的重要性。开展多元民族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和塑造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因此幼儿园民族游戏具有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来自对生活、教育和艺术的追求,也来自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幼儿园通过对民族游戏的继承和改编,能使民族地区的游戏更迎合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幼儿可以设计游戏所需的材料和玩具,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它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另一种语言。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致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从幼儿教育开始,应该让幼儿从小接触本地区、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将乐县是一个具有丰富民间特色的地方,在幼儿园教育中,也须营造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挖掘本土资源,传承我们民族、本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民族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时,应当充分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资源,明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目的,反思民族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应用的过程和方法,认真思考,分析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价值,将民族文化引入幼儿园活动中,使民族文化资源发挥积极有益的影响,最终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土资源是幼儿园创新儿童区域活动取之不尽的素材。利用本土资源创设丰富的幼儿教育环境有利于为儿童提供更加健康的感知营养,有利于幼儿园内涵发展,提升品质,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能够最大限度地促成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魏秀红 《甘肃教育》2021,(4):120-121
将地域文化与幼儿主题活动深度融合,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需要。理念上,地域文化显本源;方式上,自主合作是正道;侧重上,人文滋养为长远。基于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把地域文化融合在幼儿园主题活动实践中,有利于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发展的内涵,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传承地域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上海将在幼儿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地方方言、标志性建筑以及民俗等乡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幼儿水墨活动对技能的要求极高,约束了幼儿的想象和表现.幼儿趣味水墨则赋予水墨活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有趣的内容和形式让幼儿接触水墨,了解水墨,并使用水墨自由地、创造性地表达,这对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万娟 《文教资料》2012,(22):105-106
剪纸活动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剪纸教学已经成为幼儿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剪纸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创新、审美等多种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的教育应该具有民族特色,而剪纸活动完全符合和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幼儿剪纸活动在人们的早期教育中弘扬了民族文化,把民间艺术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传承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丰富了幼儿素质教育的内容。本文从阐述剪纸活动对幼儿教育的意义出发,探讨剪纸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意义,给出在幼儿园有效开展剪纸教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设计意图在主题活动“中国娃”中,幼儿对祖国各地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了解各类民俗活动、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等,这大大激发了我们继续挖掘和利用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的热情。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我们收集改编了一些民歌,并让这些民歌走进幼儿的音乐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本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可以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幼儿社会能力、数理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早期艺术素养的养成.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普遍存在着教学活动内容脱离幼儿的生活世界、教学活动形式及方法单一等问题.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可以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环境设置、各领域教育、游戏等相整合,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健康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发挥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瑰宝,近年来,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逐渐提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要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农村幼儿园所处的地域农耕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利于二十四节气活动的开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合理利用节气文化元素,传递节气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文化传递主渠道的学校教育,应当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书本教材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特别是针对幼儿教育的教材应该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注重民族文化内容的编排,依托形式多样化的教材,实现素质化教育理念,提高幼儿思维能力的同时强化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需要从幼儿做起。把民间美术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幼儿进行泥塑、剪纸、编制等民间传统艺术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与风格、色彩与配搭、民间美术的表现与种类,以激发和提高幼儿对美术的感受与创造能力,也为幼儿自由创作奠定基础。将民间美术与文化镌刻在幼儿的心灵里,使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再次的唤醒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与源头,它形成于一定地域和历代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个性特征。因而,保护、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已成为当今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其纳入课程视野,有利于幼儿从小形成对自己成长环境和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  相似文献   

15.
藏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和融入民族艺术是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藏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富有民族艺术特色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以及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民族艺术资源等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幼儿文化适应能力,坚定幼儿文化自信,更好地弘扬和传承藏民族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上下传承五千年,其中蕴含的美德及丰富的文化影响,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中国成为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幼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魂和根,应该从娃娃抓起,使民族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依赖于民族群体自发的教育活动,例如民族节日、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活动等。这种原生态的、内生的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少数民族儿童适应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只依靠少数民族自发地传承活动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当前,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民族学校是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学校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杨琴 《考试周刊》2014,(41):104-104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幼儿中开展武术教学,可以使幼儿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接受武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文章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从幼儿武术教学的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以幼儿发展为目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使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重阳节作为民族节日之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王兰兰 《黑河教育》2014,(10):13-13
正俄罗斯作为文化艺术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当我们聆听欢快的俄罗斯音乐,欣赏热烈的俄罗斯舞蹈时,我们能够感受到俄罗斯人具有的良好艺术修养,这不能不说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小重视艺术教育有关。一、俄罗斯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简述1.以幼儿体验为主,以培养审美能力为目标俄罗斯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丰富,注重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修养及感受能力,不过分强调幼儿对艺术表现技巧的掌握,所以其艺术活动以幼儿自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