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热播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除了提到了各种真假混杂的中医药学知识,更是谈及不少明代医药机构设置的信息。要知道,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不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也是我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顶峰时代之一。太医院——明代"卫计委"尽管太医院在明朝以前就出现了,但明朝的太医院与以往的大为不同。明朝的中国是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宫廷医事上也以太医院为中心,设置了非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医人医事高振达《红楼梦》素有小百科全书之称。红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显学,我们对其中的一点一滴,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红楼梦》中有许多关于医人医事的描述,既成为塑造人物的有机部分,也体现了作者渊博的医学知识。但是,不少外行读了它...  相似文献   

3.
作为元代“一代之学”光辉代表的元杂剧何以在金元之交迅速崛起并在很短时间内进入繁盛时期,始终是20世纪学术史上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研究较多地注意元代经济,政治和民族政策等外部原因对元杂剧兴盛所产生的影响之同时,逐渐把讨论的重点转移到元代人与元杂剧兴盛的相互关系上来,并在长期的论争过程中形成一些共识,愈来愈明晰地体认到由沉沦市井间的书会才人组成的作家群体及由这些群体和杂剧艺人结成的巩固同盟,才是元杂剧走向兴盛的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是传统医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中华文化核心地带的三晋地区是医疗实践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当时的三大名医医和、医缓与扁鹊均曾在此行医,并留下了影响深远的医学思想.因此,通过大量的医事活动,较为全面地了解巫风与医学并行、以医言政、医学知识非常普及等三晋地区的医学文化特征,对于晋文化的丰富内涵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王者之政”、“霸者之政”是《说苑》中的管理思想。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它们之间存在德治与法治、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差异。从对差异的分析可以推出它们在管理上协同和互补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王者之政”与“霸者之政”对现代管理的指导价值不仅在于分清各自优劣和适用范围,也在于二者的互为补充和取长补短。“王者之政”设教劝善,效迟功远,用于治本;“霸者之政”立规矩,明赏罚,功在治标。两者的合理结合,以求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6.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较,才最具合理性。王国雏、胡适以从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改造“唐诗宋词”说,使此说上升为现代主流学术观念,胡适更“误读”为“唐诗宋词”胜过同时代其他文体。事实上,“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是元代以后“追认”的,远离文学史原生态。“唐诗宋词”并提,但不“等值”,唐诗比宋词更有资格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对唐宋文学研究格局和撰写模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特定的角度看,此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应当作“定论”接受。  相似文献   

7.
柯九思作为元代复古书派的代表,其书法深受赵盂颞的影响,定格于晋唐古法,并在对“二王”及历代诸家的取法中显示了自己中和的艺术个性。柯九思书法艺术体现了元代书法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私营企业主的有序政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经济的发展造就并壮大了私营企业主这个利益群体,而且这个群体也在不断地垂直和水平分化。他们有着迫切的政治参与愿望和要求,而作为社会中介组织的民间商会则是适应这个群体变化并使之政治参与有序化的重要机制与渠道。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角度来研究“代表人民利益”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关系,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新课题。这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并使之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加协调地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离退休职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意味着经验与智慧,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保证他们同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政治上关心,使之老有所为;生活上照顾,使之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开展多种活动,使之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是管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7,(5)
历代统治阶级都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如《礼记·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董仲舒则明确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将教育视为  相似文献   

11.
史官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明一代的史官制度沿汉、唐之旧,并在元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明代无专门的修史机构,而是以翰林院兼修史之职。翰林院下设史官负责具体的修史工作。明代重视史官的建置,早在开国前已有了史官的设置,为选拔史官还建立了相关的选举制度,其中以科举最盛。明代史官职责广泛,除了负责修史之外,往往还协助处理其他政务,无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13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元帝国的版图,元朝中央对西藏地方实施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在中央设置了宣政院,并以帝师兼领院事,宣政院在西藏地方上设置了宣慰司,同时,乌思藏本钦作为教主份地的首席官员,也成为元朝政府承认的正式地方官员,而且有时还可兼任宣慰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和灵活的多元化的治藏体制,为明清等朝对西藏的统治和管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明朝中期以后,国子监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监生群体——援例监生,他们的出现是明政府财政危急的显现,也导致了国子监的衰落、吏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批政府高级官员因工作不力或在重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中负有责任而被罢官去职。在对行政首长的问责实践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行政首长的职权配置和行使规则问题;行政首长个人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和范围问题等的法律规定不明确、不具体。这导致在实践中,对行政首长的问责出现权利与责任不相适应的问题,行政首长对什么事负责,在什么情况下对行政首长问责等。另外,目前行政首长问责主体的单一化也不利于行政首长问责的有效实施;与行政首长承担的责任相对应,惩治措施不到位。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首长问责制,对切实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的责任政府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崂山太清宫元代石刻“圣旨”具有口语化、将注释夹述于正文中且字体与行款不变的特点。我国古代公文的抬头制度分三类九等,相比而言,该“圣旨”在抬头文字具体处理上颇有不规范之处。元代三“旨”并行,“圣旨”遂成为法定君命公文文种的特定称谓。  相似文献   

16.
元代庆元路是书院教育发达的地区,有书院十二所,分布于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慈湖书院以外,庆元路绝大部分书院传授程朱理学,反映了元代理学逐步一统天下的情况。从书院建筑布局和书院管理来看,元代书院出现了明显的官学化倾向,反映了元朝国家对书院管理和控制的加强。  相似文献   

17.
陈东是宋代丹阳籍爱国太学生,他的《上钦、高宗八书》是对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时政、军事问题全面、精辟、系统的分析总结,所论皆有的放矢、高屋建瓴,显示了陈东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忠义恺切的文风,也体现了陈东“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诸多柳永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关汉卿的杂剧《谢天香》独出心裁。落魄一生的北宋词人柳永在关汉卿的笔下居然成了春风得意的新科状元,这一有意为之的艺术处理,实际上折射出包括关汉卿在内的元代失意文人的一个普遍心态——对科举取士制度的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19.
胡瑷是宋初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在他主持下,湖州州学办得有声有色,不仅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且成为太学办学的榜样。他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对当时学校教育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宋代以后的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元初大理地区权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史学家对元王朝统一西南边疆这一事件非常重视,他们强调中央王朝"元跨革囊"的巨大影响。但这种视角无法告诉我们元王朝对云南各地区的影响究竟处于何种程度。同时,元初云南各地社会文化状况体现出多元特点,不同地区面对元中央势力的进入显然也存在着不同的应对方式。我们选择大理地区探讨元初大理国精英深厚影响力。蒙元依靠军事力量击败大理国,但兵力消耗巨大,加之主力很快北返,因而元初大理国贵族故旧仍然是大理地区的主导力量。掀起浩大声势的起义军领导者舍利畏,以及这场起义的平定者段实都体现了这一点。研究表明,元初大理国王室段氏仍然在这一地区拥有至高无上的影响力,甚至等同于"国主";而姚州白长善的例子向我们证明,即便中央王朝已经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但大理各地区的控制权依然掌握在大理国贵族故旧手中。这说明大理社会权力结构并不随着元王朝的进入而发生根本变化,这也是我们理解元代大理地区土官问题、民族政策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