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如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合作教学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须有一支专业素质能力不断发展的教师队伍。一、新课程下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需要我们对过去所认定的教师教学基本功进行重新思考,同时更需要我们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分析新时代新型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基本功。(一)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婷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2):33-36,3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追求教学质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最终价值诉求。文章通过文献分析、要素分析和逻辑思考认为,研究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质量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提高整合主体——教师的质量意识。整合要有一定的教学质量标准;整合过程要确立追求质量为目标的目的观;要建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尔如是说。教师必须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观念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从现实来看,对其含义真正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片面的做法。到底如何准确地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真正含义,如何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笔者的思考与看法,与大家交流,以期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6.
思考的芦苇     
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一根芦苇,但是,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题记叶芝说,这世上眼泪太多,你不会懂。如果只知迎难而上,那么坦途不再;如果只知坚忍,那么必然摆脱不了生活的重压。而一旦学会思考,将是柳暗花明、雨过天晴。未经思考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笔者有幸融入了物理新课程改革实验,并对信息技术与新物理课程整合做了探索。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新课程理念、对象、环境和蓟景诸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现将之整理成文供大家交流探索。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为顺利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本文关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创新设计,并对信息技术有效推进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了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整合的背景下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区从准备到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快一年了。把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作为落实课程目标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方面需要有一个畅通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另一方面要有一支具备良好信息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因此,对教师信息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提高性的整体化培训很重要。它既是新课程理念对信息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又是信息技术为课程改革服务的落脚点。若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会成为阻碍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一、在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整合的认识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