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几千年来的语文学习一直与“苦读”紧密相连着,有道是“十年寒窗苦”。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也的确如此。为什么就不能让语文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享受呢?诚然,这不是要否定刻苦学习,而是希望大家能树立起“快乐语文”新理念,从“享受语文”的角度来进行“快乐学习”。一、“快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参与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充满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美。所以,从教十多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满载收获,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享受阅读,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充满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美。所以,从教十多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快乐。  相似文献   

5.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轻松快乐的,学语文应该是一种享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长期以来,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并不多见;相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却普遍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其实,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轻松快乐的。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钟志军 《成才之路》2013,(32):80-80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既然语文课本中充满了知识和趣味,我们不妨向学生传递一种“快乐语文”的理念,传统的以分数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淡不上兴趣和动力。在当今教改的浪潮中,值得我们对于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探讨,让语文学习在快乐中进行,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即把生活引入语文课堂,变语文课堂为生活的“天堂”,让学生在生活的海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这里“生活语文”中的“生活”二字,就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怎样让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8.
张兰 《教师》2010,(27):36-36
湖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谭青峰老师在他的《享受语文》一书中指出:语文是美的,因而,语文学习是愉悦快乐的,而且应该是一种享受。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享受语文”?我觉得应该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李玉兰 《甘肃教育》2005,(11):46-46
“快乐教学”通过师生情感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精心设置课堂结构,注重教学情趣化,给学生以愉快的情绪体验,促进学生向着目标不断进取。“快乐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交流。建立情感。“快乐教学”对学生而言,有两层意思:一是感官上的“快乐”,即通过教学手段的更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达到感知一理解一体验一共鸣一吸收的课堂教学目的;另一层意思是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去享受苦尽甘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工作以来,笔者一直尝试在课堂上渗透“快乐教学”的理念,努力把语文学习变成一种轻松的享受,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许秀梅 《学苑教育》2012,(23):91-92
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教材,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重度智障学生也能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语文本应是最有灵性、最具活力、最具趣味的学科,但事实恰恰相反,学生把学习语文看作是最痛苦的事。怎样从高耗低效、机械训练的语文教学中走出来?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快乐地学习语文,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我进行了“快乐语文”的尝试。“快乐语文”包含三个层面:第一,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愉悦;第二,让学生喜欢阅读和写作,能够感受到读写的快乐,能够欣赏语言文字中内涵的哲理美、诗意美;第三,能够积极参与创造性的语文活动,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快乐语文”应包含三个层面:第一,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愉悦;第二,让学生喜欢阅读和写作,能够感受到读写的快乐,能够欣赏语言文字中内涵的哲理美、诗意美;第三,能够积极参与创造性的语文活动,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科。那么,语文教师理所当然要成为一名最富有激情、最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快乐语文课堂”。“快乐语文课堂”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是件很容易而快乐的事,是一种乐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怀着愉快的心情,更自觉、更积极、更努力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快乐学习进行过描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近些年来,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快乐教学法则是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了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对于职业教育学校等学校来说,快乐教学法更为重要。这些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文学的兴趣不高,只有把快乐引进课堂,有意识地创造快乐的教学气氛,才能让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本文讨论了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快乐教学法和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荣 《考试周刊》2013,(88):52-5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难以详尽,关键在于一个“乐”字,只要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发出极高的学习热情,让学习在快乐中进行,让快乐在学习中延续。  相似文献   

17.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而本论题的宗旨正是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锻炼其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其探究知识的习惯,让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张扬,在作文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灵动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幸福所在。语文学习中,利用"读""说""演"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情趣、学有乐趣、学有动力,使课堂灵动起来,就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快乐、收获喜悦,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在教育新理念引导下,上海市不少中小学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注入“快乐”元素。比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讲故事、做游戏,用多媒体动画等。然而,记者近日却听到教育专家的另一种观点:快乐学习不能流于唱唱、跳跳、玩玩,快乐学习莫入误区。  相似文献   

20.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快乐作文"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模式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学生从被动接受写作训练,转变为主动把自身思想感情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快乐作文"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使学生享受到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使他们更加热爱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