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粉红黏帚霉W-21菌株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采用PDA平板和水琼脂对峙培养法测定粉红黏帚霉W-21菌株的抑菌作用,采用扣皿法测定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测定了孢子悬浮液对灰葡萄孢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落扩展受到明显抑制,W-21菌株寄生病菌菌丝,导致菌丝细胞原生质体颗粒化、溃解;孢子悬浮液对菌核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浸泡24 h,菌核萌发率为2.2%;JM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第9天的抑菌活性最好,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0%;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番茄灰霉病菌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在5-30℃均能生长,孢子在5-30℃均可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2℃,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喜偏酸的环境,最适pH值分别为5和6,孢子萌发需较高的湿度(RH≥81%),在不同的培养基里菌丝生长以PDA最佳,对碳源的利用以果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以门冬酰胺最佳,葡萄糖对产孢最有利,谷氨酸、葡萄糖、果糖显著促进孢子萌发,淀粉、蔗糖、精氨酸显著抑制孢子葫发,病菌侵染果实最佳温度为16℃,孢子浓度在1×102-1×106个/ml范围内都能侵染番茄果实发病,浓度在1×105个/ml以上病斑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3.
对忍冬上一种新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系统描述了其症状表现.并对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范围为25~30℃.病菌在pH值2~12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以pH6~9生长较好;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为5~10,以pH9为最适.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产孢影响较大.而紫外线对孢子有明显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中草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白藓皮对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菌、小麦黑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的菌丝生长,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0.2 g/mL白藓皮对番茄早疫病、番茄灰霉病、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6.3%、82.3%和75.1%;胡椒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黑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山芋黑疤病菌的菌丝生长,对番茄早疫病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0.2 g/mL胡椒对番茄早疫病防效为74.5%;甘草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强抑制作用,0.2 g/mL甘草对番茄早疫病防效为70.9%.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百棉1号高产、稳产的生物学基础,以DP 99B、鲁棉研21、冀棉958、石抗126为材料作为对照,动态调查、对比分析了上述5个品种的熟性特征.结果表明:成铃初期百棉1号小铃出现率大于0.7的区域明显大于其他几个品种;成铃后期百棉1号在第13果枝上仍有生殖器官,其他品种均未出现生殖器官.结合干物质分配、三桃比例、棉柴比等指标,可知百棉1号相对于其他棉花品种属于高产稳产早熟不早衰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蓖麻、狗尾草、花椒和茴香提取物对玉米黑粉病菌Ustilago magdis、棉花红粉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和棉花红腐病菌Fusarium spp.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狗尾草、花椒、茴香和蓖麻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菌孢子的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增加.4种植物提取物浓度为200 mg/mL时,对棉花红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达到91.7%、91.8%、93.7%和89.7%;浓度为100 mg/mL时,抑制率均超过65.0%;浓度为50 mg/mL时抑制作用相对较弱,但仍和对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9种化学药剂在田间常规浓度下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与球孢自僵菌的相容性好于杀菌剂.杀虫剂除尽、康夫、甲维盐、铁沙掌对白僵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小,混用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小于43%,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9%、11.11%、17.73%、26.57%,且产孢量均高于对照,因此与白僵菌相容性较好.杀菌剂美生、甲霜灵、新霜疫克、百菌清及杀虫剂强棒对白僵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产孢量低,因此与白僵菌相容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粉红粘帚霉对玉米茎基腐病的抑菌防病作用,采用PDA平板和水琼脂对峙培养法测定粉红粘帚霉的抑菌作用,采用扣皿法测定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测定孢子液对玉米种子的促生作用,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粉红粘帚霉的苗期防病效果.结果表明:粉红粘帚霉对玉米茎基腐病具有生防潜力.病菌菌落扩展受到明显抑制,粉红粘帚霉菌丝重寄生病菌菌丝,导致菌丝细胞原生质颗粒化、溃解;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JM发酵滤液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第9天的抑菌活性最好,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0%;孢子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单株鲜质量;粉红粘帚霉对苗期玉米茎基腐病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防治脐橙炭疽病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市售杀菌剂对脐橙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咪鲜胺(25%)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值最小,抑制效果是最好的.科打(40%)福美胂、嘧菌酯(250克/升)能显著抑制菌丝生长,苯醚·甲环唑(10%)能显著抑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浓度的镰刀菌粗毒素和水杨酸溶液处理供试大豆,观察粗毒素和水杨酸溶液对大豆种子萌发、生长情况及对大豆根腐病的诱导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经镰刀菌毒素处理的大豆,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萌发率下降了10%.将镰刀菌毒素和水杨酸溶液接种于大豆植株进行盆栽试验,诱导其对大豆根腐病菌的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经镰刀菌毒素处理的大豆植株,对根腐病菌的抗性比对照提高了10%,而经水杨酸溶液处理的大豆植株,对根腐病菌的抗性比对照提高了5%左右.筛选出广谱、高效、无毒的诱导抗病剂,并应用于大豆根腐病的防治将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菌剂对玉米苗枯病菌毒力测定及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7种杀菌剂对玉米苗枯病菌(Fusanummoniliforme)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盆栽防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适乐时、烯唑醇、立克秀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4、0.12和0.19μg/g。多菌灵、福美双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17和1.77μg/g。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适乐时、福美双拌种对玉米苗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达到54.8%和52.3%。生产上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蒸馏水、甲醇、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襄麦冬活性物质,并分别测定提取物对以下5种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尖镰孢菌黄瓜转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ber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襄麦冬的三种溶剂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终极腐霉、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上述相同浓度的提取物对齐整小核菌、尖镰孢菌黄瓜转化型的生长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同时,三种溶剂提取物对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菌、齐整小核菌、终极腐霉、尖镰孢菌黄瓜转化型的孢子萌发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襄麦冬乙酸乙酯提取物较蒸馏水和甲醇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的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明显.乙酸乙酯提取物相对于蒸馏水、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襄麦冬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终极腐霉、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和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菌、齐整小核菌、终极腐霉、尖镰孢菌黄瓜转化型的孢子萌发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番茄褐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9~38℃,适宜温度为27~30℃;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温度范围分别为25~35℃和10~40℃,适宜温度分别为30℃和27~30℃;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1℃和55℃.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分别为3~10和4~10,适宜pH值均为6~7.分生孢子产生及萌发均要求95%以上的相对湿度.紫外光对分生孢子有很强的杀伤作用,病菌可以在大棚内外越冬.退菌特、代森锰锌、扑海因、速克灵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金银花叶乙醇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高粱紫斑病菌、玉米青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奇亚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叶乙醇提取物对除了奇亚枯萎病菌以外的4种病原真菌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菌均高于80%,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抑菌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0.04 g/m L条件下,培养第7天的最大抑制率达到87%.提取物对这4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对不同病菌发挥最大抑制作用的质量浓度和培养时间均不同.  相似文献   

15.
棉花不同品种对棉苗根病的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不同棉花品种对棉苗根病的抗性试验结果。棉花不同品种间对棉苗根病的抗性存在着质的差异,生产上利用经过病圃鉴定筛选出来的抗病品种控制棉苗根病,是更经济、有效,环保效益更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利用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374r、WCS417r、Q2-87、2-79和CHAOr,恶臭假单胞杆菌(P.putida)WCS358r菌株及其转基因菌株WCS358::phl和WCS358::Phz,以及绿脓假单胞杆菌(P.aeruginosa)7NSK2及其相应的嗜铁素突变体,采用预先接种和混合接种两种方法开展了板粟疫病的生物防治试验.在对板栗疫病菌的拮抗活性测定中,所用生防菌对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能产生嗜铁素的WCS358r等菌株,优于其嗜铁素缺失突变体,说明嗜铁素是抑制板栗疫病菌孢子萌发的有效因子.在生物防治试验中,WCS358r对板栗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嗜铁素缺失突变体JM218却没有效果,其转基因菌株WCS358::phl的发病率与WCS358r接近,说明细菌产生的嗜铁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细菌产生的抗生素DAPG没有防治效果.混合接种比预先接种防治效果提高了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对串珠镰刀菌病原菌抗性,选取7个玉米品种,用串珠镰刀菌病原菌供试验品种接种,以测定发芽、幼苗生长试验和抗性情况.采用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测定玉米幼苗根系长度、次生根长度、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等形态指标.结果表明:病原菌接种后玉米根总长、次生根长度等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随着发病时间增加,病情也会增加.病菌侵染后的病情发病率由大到小排序结果为:泽玉8911迪卡653新单61登海662郑单958先玉335新单65.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发酵液抑菌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嗜铁真菌Z-7对禾谷镰孢菌等7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Z-7对7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Z-7发酵液对禾谷镰孢菌、小麦根部病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对禾谷镰孢菌的最高抑制率达98.8%;对玉米小斑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细极链格孢是引起铁皮石斛黑斑病的病原菌。文章观察病原菌的生长发育及其侵染铁皮石斛叶片过程。结果表明:细极链格孢发育速度较快,通过伤口侵染寄主植物,并能在叶片上萌发、生长和定殖,从而引起病害。分生孢子于12h时萌发,24h形成菌丝,第3-4d产生孢子梗,并在其上着生链状分生孢子,第5-6d时产生大量菌丝和分生孢子,并布满了整个伤口组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诱导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ium f.sp.cucumarinum Owen.]产生厚垣孢子的多种条件.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菌在营养成分较多的PD、PS、Richards培养液中不能产生厚垣孢子,而在营养成分较少的马铃薯培养液P1、P2、P3、P4、P5中均能够产生厚垣孢子.马铃薯培养液pH值6、温度30℃、光暗交替、连续振荡培养有利于厚垣孢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