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清代历任直隶总督对保定莲池书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历任直隶总督与莲池书院的院长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莲池书院的发展过程中,图书建设、学院经费、课程管理、考课、讲学等多方面,直隶总督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在任职期内对书院在嬗变中所做的调整及改革的努力尤为突出。政府与社会的合力是莲池书院兴盛与转型结局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后,重视地方教育,他为莲池书院购置书籍,设学古堂,订立《学古堂章程》。李鸿章先后聘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主讲莲池书院,为他们提供了宽松的教学环境,书院自由讲学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促进了直隶乃至全国的教育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吴汝纶与莲池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讲莲池书院是吴汝纶一生从事的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吴汝纶主动辞官从教,在任书院最后一任山长的十余年间,致力于培养人才,并对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革新,推动了书院的近代化进程。一批文坛精英和政坛要人都曾就读莲池书院,从师吴汝纶。在吴汝纶的经略之下,莲池书院成为北方文教的中心,带动了直隶学风的转变。执教莲池也奠定了吴汝纶作为一代教育家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办学经费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书院的办学活动起着直接的制衡作用。莲池书院的经费来源广泛,并相对充足,为书院教育活动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近代教育家吴汝纶在主持莲池书院期间特别重视办学经费,曾为书院别筹经费,对书院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效果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莲池书院办学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池书院作为清朝中后期直隶最高学府,历经了170余年的历史,名师荟萃,培养出大量俊异人才,充分发挥了在省内外的文化表率作用,不但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书院发展史上也写下浓重的一笔。就莲池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探析,以期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代教育家吴汝纶不仅是桐城派大师,更是莲池书院院长、名师。他主持莲池书院期间,批判科举考试制度,高度重视西学的价值,开办新式学堂,筹集书院经费,聘请外国教习,支持书院的近代改制。所有这些,都顺应了近代新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急剧的社会动荡中,吴汝纶卸任莲池书院院长,继续进行新教育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为适应科举考试需要而形成的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保定莲池书院是第四任直隶总督李卫所创办的官立书院,其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科举考试服务,从而造就了众多封建官僚,培养出一大批文人学者。但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书院制度推陈出新,提倡自由讲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术交流与争鸣,为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资源。这些因素或成分不仅有教育历史价值,更有其超越时空限制在现代教育语境下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亦可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代教育家吴汝纶的生命世界与莲池书院维系在一起,他倡设莲池讲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加强莲池书院的教育管理;面对新教育改革中的两难困境,主张废除科举,改革书院,引进西学,建立学堂。清末书院改制时,他卸任书院院长,带着在莲池书院中遇到的问题踏上了考察日本教育之途。  相似文献   

9.
莲池书院是清代在保定设置的直隶省最高层次书院。在莲池书院的教学活动中,名师讲学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环境优美,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其供祀活动具备多种教育价值与作用。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莲池书院作为清代地方官方书院新旧交替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由黎仁凯、衡志义和傅德元等三人合作撰述的《清代直隶总督与总督署》一书,最近已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18万字,12章,49节,分两大部分.一部分讲直隶总督建制设立及直隶总来督署的情况,另一部分介绍清代历届直隶总督人选情况,其中特别着重介绍了李鸿章、袁世凯督直的情况.书后附有《直隶总督年表》、《新建保定总督公署碑记》和《直隶总督平面图》.直隶总督在清代各省区总督中居道席地位,特别是李鸿章、袁世凯督直,使之在清廷内政、外交、洋务和推行新政中占重要地位.更值得注意的是,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直隶总督衙署,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  相似文献   

11.
李墨  王丹阳  郭佳 《文教资料》2008,(3):108-109
本文通过对清末莲池书院刻印图书的源流探索,并综合地方志、书目、史料等各方面的文献信息,分析阐述了莲池书院与莲池书局的关系,同时列出了一份比较完整的"莲池"书目.  相似文献   

12.
莲池书院在桐城派后期的发展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张裕钊在主持莲池书院的六年时间里,培养了数百名学生,与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通过张佩纶事件及学生贺张裕钊七十大寿等相关诗文,可以一窥当时书院教育的风貌,了解张裕钊在莲池书院师生中的影响及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张裕钊在莲池书院期间,全面、切实地课授实学,拓展莲池书院的教学内容及其视野,引导学生重新关注现实,培养出大批人才。给暮霭沉沉的晚清书院教育带来一股清风。  相似文献   

14.
书院作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机构,在清代中期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在管理和经费等方面的干预,书院教育僵化、陈腐,严重缺乏生气。近代以后,清政府兴办洋务,传统的书院教育难以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书院改制势在必行。当时天津、保定等地的著名书院都相应地做出举措来应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变革,为近代直隶教育的纵深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清代学者黄彭年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是莲池书院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担任院长的人。黄彭年在第二次担任莲池书院院长时,改革了教学方法,增舍古学,提出了"化乡酬世"的教育理念,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自此莲池书院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6.
莲池书院是清代在保定设置直隶省最高层次书院,其课程内容起初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所开课程多种多样。自从近代西学被引入了书院,莲池书院的教育内容呈现出中西交融的态势。名师讲学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课艺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师生关系的融洽,考课制度化建设,共同构成了书院的教学景象。  相似文献   

17.
吴汝纶是清末著名学者,他在任冀州知州期间,筹经费、聘名师、重实学,大力发展地方文教事业。吴汝纶以经史有用之学进行讲授,超出了应试的范围,使冀州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有所转变。其后任莲池书院院长,创办西文学堂,招收的学生也以冀州人为多。吴汝纶的兴学重教,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冀州的早期近代化。  相似文献   

18.
保定莲池书院是清代直隶省最高层次的书院,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举考试设计。自从近代西学课程被引入书院,莲池书院的教育内容呈现出中西交融的态势。吴汝纶任院长后推行的书院课程西学化改革,虽然为书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力量,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书院课程变革却因为主体自身的失落而未能逃脱终结的命运,当然这也为清末"新学制"的制定提供了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19.
保定莲池书院是清代著名的省级书院,一度成为北方学术中心之一以及南方桐城派学术传播重镇。由于清政府的特别关注以及近代教育家吴汝纶为代表的一批名师主讲书院,莲池书院在义理词章的旧学教育、实学实用的教育调整中独领风骚,人才辈出;而且在新旧博弈,西学导入,新式教育代替传统教育的冲突、转型与改革、突变中也翘楚同类书院,引领晚清官立书院之潮流。但是,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形势以及桐城派思想未能有效突破传统学术结构框架而实现现代转换,致使莲池书院走向衰废,无力在改书院为学堂的进程中实现现代性再生,成为晚清书院近代转型中飘摇零落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20.
吴汝纶是清末名学,他在任冀州知州期间,筹经费、聘名师、重实学,大力发展地方教事业。吴汝纶以经史有用之学进行讲授,超出了应试的范围,使冀州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有所转变。其后任莲池书院院长,创办西学堂,招收的学生也以冀州人为多。吴汝纶的兴学重教,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冀州的早期近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