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密植对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设计6个密植条件,以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5 500株/667 m~2条件下的单株产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玉393在不同密植条件下的单株产量与穗长、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粗与穗长、行粒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穗长和行粒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显著,秃尖长、穗粗和穗行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m~2的穗长与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长有显著差异,5000、5500株/667 m~2的穗长与6000、6500株/667m~2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穗长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m~2下的穗粗与6500株/667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粗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5 500、6 000、6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4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6 000、6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行粒数均无显著差异;各密植条件下的秃尖长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种植密度对百玉9337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设五个种植密度,对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百玉9337在不同密度下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而穗行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方差分析表明,穗长、秃尖长和穗粗在各密度间的差异显著,穗行数和行粒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种植密度在4 000株/667 m~2下的穗长与5 000、6 000株/667 m~2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在4 500株/667 m~2下的穗长与5 000株/667 m~2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穗长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6 000株/667 m~2下的秃尖长与其它密度下的秃尖长均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秃尖长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 000株/667 m~2下的穗粗与4 500、5 000、6 000株/667 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在5 500株/667 m~2下的穗粗与4 500、6 000株/667 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在4 500株/667 m~2下的穗粗与5 000、6 000株/667 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穗粗均无显著差异;5个种植密度下的穗行数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500株/667 m~2下的行粒数与6 0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行粒数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Ar+注入小麦花培5号的干种子。结果表明,M1代的生育期和农艺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M2代出现株高、穗长变异,变异率为0.2%,10个变异株经SSR鉴定,90对引物中有6对能扩增出特异带,突变点分别发生在2A、2D、3B、5A染色体上。10个变异株的M3代均发生严重的正向或负向分离,有利于筛选到特殊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分析了滇池两种水葫芦的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结果表明,紫根水葫芦和普通水葫芦在根长、叶柄长、叶片长和叶片宽以及根冠比等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紫根水葫芦的各个部分的干重都比普通水葫芦低,其中全株、叶柄、叶片干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的干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紫根水葫芦和普通水葫芦在生物量分配上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水葫芦叶柄/全株和叶/全株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全株、叶柄/根、叶/根、叶柄/叶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表明诱变育种措施显著地改变了水葫芦的生物量分配,较大的根系生物量分配应该是紫根水葫芦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对8个玉米自交系的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及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粗、穗行数、千粒重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超过了80%,可以在早代选择,而单株产量、行粒数、穗长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受环境影响大,不利于早代选择;对亲本间的GCA效应和杂交组合间的SCA效应分析表明,自交系L103在降低株高、穗位高,提高结实性,增加穗行数、提高出籽率等性状上优于吉853,自交系L102-2在降低株高、穗位高,提高结实性,增加穗长、穗行数、行粒数,提高产量和出籽率性状上优于4F1,是综合性状相对较好的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6.
对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在0.0,3.0,5.0g/L NaCl胁迫下的抽穗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成穗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均达到极显著;在0.0,3.0g/L NaCl胁迫下,只有千粒重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3.0,5.0g/L NaCl胁迫下,只有实粒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实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而千粒重的直接效应则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烤烟巨型变异株系YK01农艺性状的影响,借助L16(4^5)正交设计表安排正交试验,于栽后70d测量未打顶的主要农艺性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表明:1)施氮量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子,而叶数、茎围、最大腰叶的长和宽4项指标则主要受种植密度影响,且最大腰叶长受两个因子的影响均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其余指标的主要因子影响均达到0.08及以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株高、最大腰叶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数、最大腰叶长、宽和茎围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节距与施氮量或种植密度之间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营养液总氮量为6.0mmol.L-1)和处理3(营养液总氮量为9.0mmol.L-1)的地上部、地下部和总生物量三者的干重与其它处理相比相对较高,与其他处理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处理3(营养液总氮量为9.0mmol.L-1)下,芥菜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41mg.g-1Fw、1.64mg.g-1Fw和25.99mg.100g-1Fw,它们与其他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与处理4(营养液总氮量为12.0mmol.L-1)的差异只达到显著外;SOD的活性最高,达到8.95U.mg-1.pro.min-1,与其他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营养液总氮量为9.0mmol.L-1(处理3)芥菜若干生理代谢较好。建议本水培试验施纯氮9.0mmol.L-1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合适的饲用大豆品系。方法:以五河野生大豆天然变异株系的F3代变异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变异品系野生大豆的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变异品系的主茎高、主茎粗、主茎节数、一次分枝数、分支荚果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未达到显著水平,二次分枝数、主茎荚果数、蛋白质含量等性状达到显著水平。复叶叶面积、最长分枝长、百粒重等性状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野生大豆变异4号的复叶叶面积、主茎高、主茎粗、主茎节数、最长分枝长以及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等性状表现最好,营养成分丰富,全株饲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对已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的24个春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取值介于5.01%~28.95%之间,多样性指数集中在0.80以上;与产量构成因素有关的某些穗部性状(主穗粒数、主穗粒重、株粒重)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株高同这些穗部性状间的正相关性也分别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42种阔叶树材木纤维长度和宽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种阔叶树材木纤维的长度和宽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纤维最短的是芒果(842μm),最长的为木棉(2258μm);宽度最小的是相思树(15μm),最大是拟赤杨(44μm);纤维长宽比值,最低是泡桐仅为31,最高是木棉83。天然野生的酸枣和杜英与人工栽培的对比,二者的纤维长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酸枣纤维宽度差异不显著,杜英差异显著。盆架木的纤维长度和宽度,集美产的和龙岩产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银桦和芒果纤维长度和宽度不同产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足部真菌的带菌状况,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病原学研究及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62名自愿受检大学生用棉签对其足部进行涂擦,然后将标本直接镜检,同进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262份标本中,共分离出397株真菌,阳性率为74.04%,其中男生为71.8%,女生为77.4%,男、女生真菌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分到的菌株中,皮肤癣菌113株,占28.4%(113/397);酵母属114株,占28.7%(114/397);其他未能分类多细胞真菌23株,占5.8%(23/397)。多细胞真菌在男、女生中的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酵母菌在男、女生中的携带率分别为35.2%、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0.6904,P〈0.01)。大学生群体中,足部真菌病的发病率为11.1%。结论:大学生足部真菌的携带率较高,男、女生差异不明显,但总体发病率相对较低。多细胞真菌、酵母菌的携带率在人群中的整体分布无明显差异,但酵母菌在女生中的携带率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3.
实验以4个地区的8个栝楼品系为材料,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栝楼品种开花期间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产区的栝楼品种的雌株在开花期间其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大值为4.602 mg/g(XY),最小值为2.482 mg/g(DZ),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1.854倍;而对应的雄株其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对变化较之更大,其中最大值为5.580 mg/g(XH),最小值为1.986 mg/g(XY),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达2.810倍.同一产区栝楼品种间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地区栝楼品系的纯度有关.因此,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尚不能作为区别栝楼雌、雄植株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利用YMA培养基,从新鲜花生根瘤中分离得到黄冈土著花生根瘤菌6株,分别编号为HG-1、HG-2、HG-3、HG-4、HG-5、HG-6。选取黄冈地区广泛使用的3个花生品种(红花1号、红花2号、中花1号)对6个菌株进行盆栽回接实验,结果显示:接种根瘤菌的花生植株都有结瘤,所有菌株均为花生根瘤菌。通过比较根瘤数量和质量,初步筛选出与花生品种红花1号、红花2号、中花1号具有最佳共生固氮匹配关系的根瘤菌菌株分别是HG-5、HG-3、HG-2。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彩石鮒的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眼径、眼间距、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各形态特征变量与体长之间的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系数在0.65~0.95之间,所有P<0.000 1.截距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在不同变量存在差异,其中头高、吻长、体高、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的截距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与零假设(a=0)差异显著(所有P<0.018),占检测的变量总数的41.18%,其余变量(58.82%)的截距与零假设(a=0)差异不显著(所有P>0.061).本实验的数据说明比值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形态学数据的统计分析中的使用需要一个变量之间关系性质的条件检验.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P450 enzymes are found throughout nature and can catalyze the oxidation of various chemicals (Ortiz de Montellano, 1995). Because of their important roles in these processes, numerous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expression of P450s in vitro (Helvig and Capdevila, 2000; Nakamura et al., 2001; Deeni, 2001). But P450 enzymes fermentation levels in the microbial system are too low to catalyze the reactions for industrial prepara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  相似文献   

17.
恒河猴和食蟹猴血糖和胆固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了488例恒河猴(Macaca mulatta)和795例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的血糖和胆固醇两项指标,并比较了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以及两种猴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除个别组CHOL雌性高于雄性外(P<0.05),多数组无性别差异;两种猴GLU和CHOL的值与年龄和营养水平显著相关.两种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组为GLU幼年组和CHOL全部组.  相似文献   

18.
用恒定强度的磁场(1T)对绿豆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得出了不同磁场处理时间和培养时间对绿豆芽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恒定磁场强度下不同处理时间对绿豆的芽长和SOD活性是有影响的,磁场强度为1T时,在6个处理时间中,30 min处理组在每次测量时芽最长。对绿豆的SOD测定表明:经过磁场处理后的绿豆SOD含量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培养时间为7 h的实验组在各磁场处理时间下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在培养21 h后差异最大;磁处理具有滞后效应,磁处理短期内并不产生明显的效果;豆芽SOD含量和芽长并不成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Al and Cd on the growth, photo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of Al, Cd and plant nutrients in two soybean genotyp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hydroponic culture. There were six treatments: pH 6.5; pH 4.0; pH 6.5 1.0 μmol/L Cd; pH 4.0 1.0 μmol/L Cd; pH 4.0 150 μmol/L Al; pH 4.0 1.0 μmol/L Cd 150 μmol/L Al. The low pH (4.0) and Al treatments caused marked reduction in root length, shoot height, dry weight, chlorophyll content (SPAD value)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Al-sensitive cv. Zhechun 2 accumulated comparatively more Al and Cd in plants than Al-tolerant cv. Liao 1. Compared with pH 6.5, pH 4.0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d and Al concentration in plants.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d and Al enhanced their accu-mulation in roots, but caused a reduction in shoo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10 nutrients (P, K, Ca, Mg, Fe, Mn, Cu, Zn and B), except Mo were also increased when plants were exposed to pH lower than pH 6.5. Al addition caused a reduction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most nutrients in plant roots and shoots; but K, Mn and Zn in roots were increased. Treatments with Cd alone or together with Al reduc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the plant nutrients in plants. Al-sensitive genotype Zhechun 2 has lower nutrient concentration than Al-tolerant genotype Liao 1. The current findings imply that Al and Cd are synergistic in their effect on plant growth, physiological traits and nutrient upt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