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在信封的落款处写上“某某缄”的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 “缄”,原是捆箱子的绳子,《说文》中记载:“缄,束箧也。”“箧”就是箱子之类的东西。《汉书》中也记载:解箧缄,就是解开捆箱子的绳子。《孔子家语》曾记载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一册《原君》一课中有“摄缄滕,固(?)鐍”之句。其中“缄”字教材注释为:“缄,封固。”笔者以为欠妥。 (一)此注与《辞源》、《辞海》的注释相抵牾。查《辞源》246页,“缄”的第一个义项即“用以结束器物的绳”,举例是《庄子·胠箧》中”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再查同页“缄滕”,其第一义项为“绳索”,举例句出自唐人柳宗元《柳先生集》中《牛赋》:“皮角见用,肩尻英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相似文献   

3.
耿莹 《语文知识》2005,(8):25-25
我们今天写信,习惯在信封的落款处写上“××缄”,这是沿袭了古代的用法。“缄”,原意是指捆箱子的绳子。《说文》:“缄,束箧也。”箧,箱子之类的东西。“解箧缄”就是解开捆箱子的绳子。《家语》中记载孔丘在周朝看见一个铜人,“三缄其口而铭其背”。“三缄其口”的意思是嘴上加了三道封条,现在用来形容人说话极为谨慎。  相似文献   

4.
黔贷·撇嵘黔偿彝八蕴到丫KW八捻|O黔C从救捻V尹护场昌黔狄徽A救睽AJ丫·袋热p锹熟腻O八时今黔O黔缄·缄瞬护络动A曝乳拟躁只黔必臀捻缄·舒鳞从暴续萨黔敷赫︾尹麟其暴渤然代八豁肌救黔念丫八翼撇W丫巍蒸赫豁拳A翼W躁|︾救A瞬拼丫鬃会翼曝户黔翼缄A兹缄躁撇只|K骥夕缄从曝|OJ毓Z捻器瞬·笋笋朴肌缄A救黔袋。、六扩O瘤夕V·N尹O外尹巍认你睿黔A爹缘翼貉W丫八徽黔捻从W豁黔救丫撇感缄|从护?圣诞节到了,小虎和聪明兔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快来找找看!frozentofu冻豆腐c砍已蛋糕~拓力f娜Afi红}can即〔城叫一小饼糖果s协g扛红{扣别…  相似文献   

5.
《今日中学生》2010,(6):39-40
“缄”,原意指捆箱子的绳子。《说文》中解释:“缄,束箧也。”这里的“箧”,就是指箱子类的东西。生活中形容人不发言,叫“缄口不言”“缄口如瓶”等。便由此意引申而来。“缄”用于公文书信上,又由“捆”引申为“封”。东汉前,公文书信多写在木板和竹简上,并用绳子捆上,称为“扎”;  相似文献   

6.
九赠     
谁曾为我束起许多花枝灿烂过又憔悴了的花枝谁曾为我串起许多泪珠又倾落到梦里去的泪珠我认识你充满怨恨的眼我知道你愿意缄在幽暗中的话你引我到了另一个梦中我却又在另一个梦中忘了你我的梦如我的遗忘的人哦,受过我暗自祝福的人终日有意地灌溉着蔷薇我却无心地让寂寞的兰花愁  相似文献   

7.
胠箧     
原文欣赏将为胠箧①、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②;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之不固也。然则乡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原君》中对“摄缄(jiàn)縢(téng)固扃(jiōng)鐍(jué)”的解释是:“语见《庄子·胠箧》。紧紧地这样捆好,牢牢地锁好。摄,收紧。缄,封固。縢,绳扃,关钮。鐍,锁  相似文献   

9.
-哪卧…瞬辜缄。第2届上海新春动漫贺岁展首届全国COSPLAY大赛  相似文献   

10.
古代时,信是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上面要用木板覆盖,再用绳子扎好。扎信的绳子叫"缄"(jiān),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中的"缄",就是封的意思。后来,人们又用泥土把绳子打结的地方封住,再盖上印章,以防别人拆动。这种做法叫封,所谓一"封"信就是从这里来的。  相似文献   

11.
棋理     
<正>"车马炮,相将士",几番鏖战,车马纵横充斥心胸,挥拂不去。闲暇超然局外,发现尺方局阵竟深蕴哲理。四字以蔽之,即"缄"、"退"、"快"、"和"。缄,缄口,谓观棋不语真君子。观者缄口,一可不影响奕者运思,二可面观全局,观棋路之变,悟机巧之理。身在局外,而深有体味。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对南充市建设成为川东北中心缄市进行了SWOT分析。然后,提出了南充建设成为川东北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贺的诗集,曾名为《李贺集》、《李贺歌诗集》、《李长吉歌诗》、《李长吉文集》、《昌谷集》、《李贺诗集》等,皆四卷,或多“外集”一卷。据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日:‘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日:‘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  相似文献   

14.
经典碎片     
《大中专文苑》2008,(5):80-80
当我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它来到了我们身边。当我们懂得了要去珍惜的时候,它却已经被风吹得好远。湖北黄冈市团风中学杜畅《青春》海与潮以亘古永恒的姿态,冷眼向阳,在缄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9,(9):44-52
刑法中占有的内涵源于民法,但由于民刑之间立法目的、调整手段迥异,其内涵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法。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是刑法的基础性原则,对于刑法中占有的认定也需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封缄物、货币等特殊物品的占有状态问题仅是刑法中占有内涵在特殊情况下的理解与应用,并未超出刑法占有的基本内涵。封缄物整体及其内容物占有状态的界定,应从刑法中占有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物理占有与观念占有来界定,不可一概而论。货币在民事领域"所有与占有的一致原则",在刑事领域并非天然得以适用,仍须从刑法占有的基本内涵出发,对货币的"所有与占有的一致原则"适用情形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16.
习惯那画,那曲,那咖啡。缄默里的残缺昏晨。是梦。我时常梦见那个少女。一阵冷冷的风,吹起了巨大的如火焰般蔓延开来的麦浪,有清脆的笑声从膨胀着孟春仲夏的谷粒间隐隐传来。放眼望去,便望见了那一片金黄里一袭白纱连衣  相似文献   

17.
棋理     
<正>"车马炮,相将士",几番鏖战,车马纵横充斥心胸,挥拂不去。闲暇超然局外,发现尺方局阵竟深蕴哲理。四字以蔽之,即"缄"、"退"、"快"、"和"。  相似文献   

18.
棋理     
<正>"车马炮,相将士",几番鏖战,车马纵横充斥心胸,挥拂不去。闲暇超然局外,发现尺方局阵竟深蕴哲理。四字以蔽之,即"缄"、"退"、"快"、"和"。缄,缄口,谓观棋不语真君子。观者缄口,一可不影响奕者运思,二可面观全局,观棋路之变,悟机巧之理。身在局外,而深有体味。清代钱大昕有文《弈喻》,言一人观人对弈,指手画脚,俨然聪明。后弈者邀其对弈,不料三招两式即落下风。汗颜之余,顿然有悟。局外人毕竟是局外人,深有体味毕竟不同于身在其中。"下海"弄潮,同样是"两腿泥"。  相似文献   

19.
柳絮     
轻轻洒, 柳 树 发练芽,春风轻轻吹, 柳树飞起白 花 花。是 棉 花,一 怎么没缄丝?是 雪 花, 怎么它不化? 哈哈哈,原霏久孟漏叼典一矿一敬郭黔鳞罐熟邵柑︸翼柳絮@望安 @何振京  相似文献   

20.
清代诗人张问陶有一首《得内子病中札》诗:“同检红梅玉镜前,如何小别便经年?飞鸿呼偶音常苦,栖凤将雏瘦可怜。梦远枕偏云叶髻,寄愁买贵雁头笺。开缄泪浣销魂句,药饵香浓手自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