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叶集》是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其中有1420余首吟咏植物的和歌,而在中国颇受欢迎的春之代表桃李之歌却少之又少。本文就大伴家持以桃李为主题所作的两首和歌,从创作背景、中国式意境、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在鉴赏桃李歌优美意境的同时,分析中国诗歌对于日本和歌创作及审美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梁晓声新作《中文桃李》以一对中文系情侣为主角,讲述他们从大学到工作、结婚的一系列故事,情节里蕴含作者对中文系、80后群体以及当下时代的思考。基于代际视角和创作心态,梁晓声的这一“回望当下”之作,贯之以温情的现实格调和过事人的宽容态度,给文坛带来清新之风。《中文桃李》以文学之殇透视当代青年的理想与现实,满怀一个时代的社会忧患和教育隐痛。  相似文献   

3.
冈鹿门是明治年间访华热潮中的一名知识分子,他所留下的《观光纪游》描画了与清朝文人志士交往的历史画面,成为后人考察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另一方面,《观光纪游》里又如实地再现了近代日本知识分子远渡中国,亲眼目睹中国社会后所发出的慨叹以及对中国的再度认识。从这一意义上,《观光纪游》又是探讨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观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4.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以及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激起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健身热潮。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知识分子体育热做一解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约知识分子体育热持续发展的矛盾,进而提出知识分子体育热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对知识分子体育科学发展的关注,真实的体现了生命关怀这一命题,亦符合关注民生的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知识分子的讨论渐热,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的《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另辟蹊径,从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背景入手,告诉人们知识分子是理念的守门人,是意识形态的启蒙者。  相似文献   

6.
《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围城》尤以对知识分子有着浓墨重彩的描写。在小说所描绘的金戈铁马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时代先锋的知识分子本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然而,以李梅亭、高松年为代表的一系列官僚知识分子却漠视了这一时代使命,在官僚体系的影响下,醉心于权力与政治的博弈之中,最终忽视了其对于时代的价值。而在这样的人生轨迹上,知识分子也同样找寻不到精神的归宿,进而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沉沦,演绎着各自的灰澜人生,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7.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了他前前后后在不同时期所写的八部作品.通过对《采薇》和《出关》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分析,旧式封建知识分子的言行乖离、道德观念和学说的矛盾悖论以及话语权和生存空间的缺失都得以展现,并反映出当代知识分子的话语环境与之存在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索尔.贝娄发表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赫索格》,从小说所描述的现代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当时的犹太知识分子在动乱的60年代的精神生活出发,论述了《赫索格》所体现的犹太意识。  相似文献   

9.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单位》都是以青年知识分子对理想之思考为主要内容的文本,在不同时代背景的观照下,呈现出不同的文本特征。通过对两部作品的互文性阅读,可以看到不同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理想时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0.
在消费社会中,知识分子群体进一步分化,面对汹涌而来的大众消费文化热,知识分子在自身的文化实践中,面临着采取何样的方式、姿态和立场来适应消费社会的文化特征。贾平凹的《废都》在90年代初出现,表明了知识分子开始逐渐放弃了精英意识立场,率先适应消费文化社会的一种投机和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在《围城·序》中曾这样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毋庸置疑,钱钟书在《围城》中所写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指的是中国40年代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大家所习惯称谓的"新儒林"。钱钟书用幽默讽刺的笔端,嬉笑怒骂,为我们塑造了一批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透视了人性的弱点,以深厚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12.
契诃夫短篇小说《文学教师》中的尼基丁是一个从追求爱情、享受安逸生活的普通教师,蜕变为一个具有怀疑和反抗意识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庸俗生活与知识分子个性碰撞过程中,体现出一个兼具典型和非典型知识分子特征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对尼基丁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充分展现了他的知识分子个性由潜伏状态向觉醒状态的演变,并预见俄罗斯知识分子曲折前进的未来,表明契诃夫对此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河南作家墨白历时十九年完成长篇小说《欲望》,在其黄卷《欲望与恐惧》中塑造了两个与男主人公吴西玉关系最为密切,但是性格极端对立的女性角色,一是其妻子牛文藻,一是其情人尹琳。文本以欲望为切入点,以吴西玉的精神困境为中心建构了底层知识分子在精神折磨和欲海挣扎的双重助力之下最终走向崩溃的图景,并通过对其精神痛苦的探索表现了墨白对一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绿化树》中的章永璘是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在苦难的环境中,在马缨花的帮助下走完救赎之路,虽然身陷囹圄,精神却获得解放。对他思想历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今天的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从而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精神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这使得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的作家,他们开始关注现实中的人和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刘震云的写实小说《一地鸡毛》,它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并揭示了知识分子在这种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价值取向失控,这本小说着重展示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废都》、《白夜》、《土门》和《高兴》中的四个进城者:庄之蝶、夜郎、成义(特殊的进城者)和刘高兴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托弗洛伊德的"创作动力说",进入作家精神世界,对作家创作心理进行探析。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发现贾平凹90年代的创作心理表现出持久的苦闷、失落和漂泊。贾平凹塑造的一系列"进城者"形象正是作者在作品中的精神替代。四个人物形象的发展脉络,也体现了作家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入城市的知识分子在思想和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7.
妇女解放在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话题,从20世纪30年代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直到现在,也有近百年的历程了。从《琵琶记》中女主人公赵贞女悲苦的命运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中的女主人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妇女还是解放任重而道远的。  相似文献   

18.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从中古时期走向近现代的启蒙书,它和《红楼梦》先后出现于18世纪中期,即封建社会最后“盛世”——乾隆年间。在作者吴敬梓笔下,中国文学中第一次出现了一组组生活在科举社会里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和社会下层的平民百姓写实人物形象。作者以其独特的人生体验、敏锐的洞察力、恰当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小说中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对自己的群体进行了提示和预警,探索了知识分子在举业至上主义和八股制艺的牢笼下如何冲决精神罗网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知古》主题是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被肆意作践的屈辱现实,亦即小说所谓“嗟乎王生,生世不谐”。其思想价值:一是揭示出知识分子地位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反映了轻贱知识分子必将导致国家衰亡,社会没落的严重后果;二是生动描绘了落第儒生的生存状态,深刻反映出晚唐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因生活所迫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悲惨境遇;三是丰富了唐人小说中已有的“生世不谐”之人生命题的内涵,把知识分子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引向对国家命运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195 4年到 195 5年 ,毛泽东同志直接介入并强力干预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纵观这场远远超出学术讨论和批评范围的政治批判运动 ,不难看出 :他对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所取得的成果估计不足 ,对知识分子尤其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