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生产新闻产品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融媒体改革过程中,新闻的生产过程要考虑生产者和使用者利益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运用产品思维生产新闻、包装新闻,从“以生产者为导向”的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向“以市场需要、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转变,与受众产生互动,建立新型供需关系,提升新闻产品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闻改革与媒体发展,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正冲蚀和考验着他们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并已经造成了少数媒体与记者的道德出轨与行为失范,以下这几种失范行为就深为社会所诟病。  相似文献   

3.
社交媒体环境中的新闻可被视为一种情感产品,其生产与消费过程因情感的重塑而走向一体化。本研究采用个案分析和扎根理论,围绕社交媒体用户在张玉环案中的情感交往行为,考察了情感产品的生成逻辑、发展条件和迭代过程。研究发现:用户在消费过程中赋予新闻特定的情感意义和情感价值,从而使新闻的情感属性凸显出来,其事实或信息属性被边缘化;媒体在新闻生产过程中会进一步固化新闻的情感偏向,使得新闻成为一种情感的表征。新闻发展为一种情感产品与冲突性媒介形象的塑造以及情感抑制的解除有关,情感产品的迭代有一定周期性,可分为分化、对峙和逆转。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从情感视角重新界定了社交媒体新闻、反思了其社会角色,进而为媒体修正职业理念和伦理规范提供了一定参照。  相似文献   

4.
黄斌 《声屏世界》2006,(2):21-23
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新闻舆论监督开始进入民主化议程设置的核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研究也从外国向核心,从浅层化向“深水区”,从随机、单一的形式向规范化和与其他形式的监督结合迈进。新闻舆论监督已不再是单一媒体行为,而正在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华心怡 《新闻传播》2014,(3):124+126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接收者,用市场经营理论来定位,受众也是新闻媒体这一商品生产者的唯一客户。受众行为对新闻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传播备受市场化冲击,探析受众行为对新闻传播的作用与影响,从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过渡,已成为当前新闻媒体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媒体时代下新闻实践的转变及新闻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星植 《东南传播》2011,(1):112-115
数字化媒体时代的新闻实践在新闻制作流程、新闻内容、新闻报道观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而促成一种"大新闻观"的转向。而当下中国新闻教育与新闻人才的培养处在整合与改革的关键期,如何使新闻教育适应数字媒体时代所带来的这种转向,必将是新闻教育界未来长期关注与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未来新闻教育应当重构通识教育体系,加强学生新闻策划、深度报道的训练以及培养学生一种"视野融合"的国际观等方法来实现新语境下创意、技术与内容的互动。这将是未来新闻思维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闻媒体发展过程中,新闻采编的业务水平是决定媒体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闻采编是对新闻信息认定、采集、加工和制作的过程[1]。当前,随着我国新闻媒体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新闻事业市场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大量的市场竞争开始出现。笔者认为,为了有效提高媒体的市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与经济、贸易有关,但根据WTO的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国际资本、国际媒介在看好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将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在不久的将来,当国际媒体进入中国时,势必会与国内媒体在新闻资源、受众群体、广告市场、人力资源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而财经报纸作为逐渐发展的一种媒介,在与业已成熟的国际财经报纸竞争的过程中,如何生存发展将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敲诈     
梁锋 《新闻前哨》2014,(10):85-85
新闻敲诈是指借用媒体能够向社会公开报道的职业特点威胁一些有负面消息的单位或个人而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新闻敲诈是一种与新闻传播行为相伴生的行为,是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异化。"新闻敲诈"现象源自于报刊的逐利动机,马克思把这它称为"非常卑鄙可耻以致不敢公开说出的隐秘动机"。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新闻报》的停刊是中国媒介改制过程中市场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国家层面的规制与行业部门的规制力量博弈与协商的结果。这一事件显示了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中央调整与规制媒体产业结构的决心,但我们也不能过分高估这种改革的示范效应。事实上正是中国媒介改革的逻辑决定了媒介改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投资是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综观我国传媒多元化投资现状,总体情况不能令人满意。要使传媒多元化投资行为趋于理性成熟,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传媒产权制度改革,同时放松传媒规制,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尝试建立有效、严格的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2.
传媒变迁与中国文学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传媒变迁为视角,探讨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日本媒体在经历了一个由摸索到取得长足发展、由追求自由到实施自律的过程之后 ,某种程度上得以自立 ,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论及战后日本媒体传播倾向的形成 ,不能不涉及战后日本由美国所实施的民主改革。本文所考察的是美国对日媒体改革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变易过程 ,同时指出作为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产物的日本媒体的传播倾向的形成过程及其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对中国是挑战又是机遇。中国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终究会面临外来媒体的冲击 ,包括商业利益和文化的冲击 ,其结果可能部分取决于中国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冲击。中国大众传媒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外来媒体的冲击进行认真接触和了解。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国经济、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大于失 ,中国文明和文化有永久的生命力 ,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肩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媒业发展所面对局面的探讨,分析了中国媒体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呼吁媒体工作者以信用作为提升媒介竞争力的关键,以各种措施杜绝不良现象,提高中国媒体在加入WTO以后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非典型肺炎事件”中 ,政府和媒体的“缺席”(媒体的“不作为”)曾一度引起某些地区流言扩散 ,造成百姓恐慌 ,这种现象也引起人们的反思。作者认为 ,这实质上是因中国媒体的“期待性沉默”造成的 ,本文详细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就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不同与差距,以及我国图书馆内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若干对矛盾,提出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要采取联合与共享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媒介影响力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媒体内在运行规律所决定的 ,是媒体本质特性的外在表现 ,是新闻传播机构存在的价值和目的。本文阐述了媒介影响力的概念和理论 ,并指出媒介经济的实质是由媒介影响力大小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媒介影响力可分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两类  相似文献   

19.
北美图书情报教育发展新动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才市场竞争加剧使图书情报教育面临挑战,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北美图书情报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涉及培养目标的提升,教育层次的多样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开展面向广泛领域的科研以促进教学发展以及重视开展实践性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目的是为我国图书情报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巴黎《救国时报》与红军长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3 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创办的中文报纸《救国时报》 ,立足巴黎 ,面向国内广大读者和世界广大侨胞 ,以“不分党派 ,不问信仰 ,团结全民 ,抗日救国”为宗旨 ,在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宣传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被读者誉为“海外权舆”、“抗日先锋”、“革命民众的喉舌”等。其报道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利用中外媒体资讯 ,传播红军长征信息 ;连载长篇通讯 ,系统报道长征 ;出版《长征记》一书 ,反映长征全过程 ;抢译斯诺陕北通讯 ,披露斯诺苏区见闻 ;刊发大量图片 ,展示红军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