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史书中的帝王形貌记载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代史书所记载的帝王形貌往往都表现出种种的奇异特征,这些特征随时代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梳理了历代史书中有关帝王形貌描写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结合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讨论了相人术、谶纬迷信及佛教相好观对帝王形貌描写的影响,指出史书从天命神授观出发对帝王进行神话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乾隆盛世帝王巡游的政治影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乾隆盛世帝王巡游的政治目的,最后总结了乾隆盛世帝王巡游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3.
帝王巡游作为封建时代帝王的一种外出行为。秦汉时期帝王的巡游对于以后帝王的巡游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帝王巡游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北京日报2月24日发表《评对中国帝王的隐恶溢美》一文指出,近一个时期,帝王题材的历史剧热播。其中有一个不良倾向,即对帝王隐恶溢美。这种倾向非常有害,它不仅因有违史实而误导群众,而且美化了皇权专制,宣扬了英雄史观、奴才意识、草民思想。文章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热播的  相似文献   

5.
帝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帝王的称号有天子、皇帝、君王之别。由于帝王乃“至尊之称”,因此古代对其称谓,也就特别慎重、讲究,并出现了许多代称。这些代称,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谦称,也就是帝王的自称;一类是尊称,即臣民百姓对帝王的称谓。一、谦称: (一) 予一人。《礼记·玉藻》曰:“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予一人”,即天子的谦称,意思是说我在天下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与众人没什么甚异。表示一种谦退。(二) 予小子。《礼记·曲礼下》曰:“天子未除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悠久的旅游史上,帝王巡游最为引人注目,秦始皇在位期间巡游天下五次,不仅起到了帝王巡游加强政治统治的目的,还对后代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悠久的旅游史上,帝王巡游最为引人注目,秦始皇在位期间巡游天下五次,不仅起到了帝王巡游加强政治统治的目的,还对后代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按照大众传播学的原理,媒介对于某一内容连续不断地重复传播,就会使得受众即便对谎言也难免信以为真。当前,帝王戏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频率过高,这就容易在舆论上形成一种错误导向:近年来,封建帝王们被拍过来拍过去,影视剧里的帝王被写得一个比一个好。原本作为现代戏中应该保持的批判意识.却完全被改换成了歌功颂德。  相似文献   

9.
黄本海 《兰台世界》2017,(9):104-106
唐代旅游是我国古代旅游活动的巅峰时期,唐代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本文对唐代旅游活动进行了考究,指出唐代旅游活动参与主体具有多层次性,主要有帝王娱乐巡游、文官宦游、百姓休闲游等几种类型.在唐代,帝王娱乐巡游成为定制,文官宦游成为文人恣游的高峰,百姓休闲游激发了平民阶层的旅游兴趣.唐代旅游文化具有较强的现代价值意义,帝王巡游文化促进了坊间旅游活动的积极发展,百姓旅游折射出了时代特性和坊间风俗,士子文人旅游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帝王的诏、敕、命令、赦书和文化行动对全国上下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文馆词林》中所收作年尚存有疑点的十二则两晋帝王诏令为研究对象,对之逐一进行考订,为进一步研究两晋文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小山 《兰台世界》2011,(11):54-55
帝王的诏、敕、命令、赦书和文化行动对全国上下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文馆词林》中所收作年尚存有疑点的十二则两晋帝王诏令为研究对象,对之逐一进行考订,为进一步研究两晋文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帝王以诏书形式反省自我、告谕天下始于汉文帝,西汉帝王罪己诏融入了阴阳灾异思想,但在敬畏天道中能顺应民意,改良政治,折射出一种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25):10-10
“现在的中国影视亟待扫‘皇’。” 全国政协委员魏明伦近日对影视剧的“皇帝热”和“皇帝崇拜”提出尖锐批评,他认为,帝王影视剧赞美帝王权术,强化了中国人的臣民心态。  相似文献   

14.
《报林求索》2012,(11):48-48
<正>帝王洁具的卓越品质因人们的需求而产生,闪烁着创新的光芒。从帝王第一只创新的彩色亚克力座便器的诞生,到如今极具时尚品味的各类产品,无不以人们对生活的期待为依据。帝王力求以卓越品质为人们缔造精彩卫浴空间,为生活添加时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理念的核心,也是电视历史剧中刻画帝王形象的美学指向.编导们通过对原有历史素材进行扩充、调整甚至反转,为原本雄豪、奸诈甚至阴险的帝王形象都增加了关怀苍生、以民为本的“圣王”内涵.这样的调整,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并且在其他历史题材电视剧主角形象身上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帝王最多的国家。”信然!有人统计,我国有帝王559人。《中国历代帝王大观》(陈华新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凡45万余字)一书共收帝王443人。队伍庞大,堪称“大观”! 本书所收帝王,上起传说时代的盘古氏,下至“末代皇帝”溥仪,均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一一介绍,不论全国统一政权的帝王,或  相似文献   

17.
关于帝王进行社会调查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帝王本纪>,其中有"华封三祝"的故事:尧到了华这个地方,一位名为"封"的地方小官对尧祝贺:"愿圣人多男儿、多富、多寿."尧回答说"不敢,多男儿要替他们操心,多富添麻烦事,多寿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耻辱.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8频道刚刚播完了46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亿万电视观众对这位封建帝王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有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帝王在国人中间算是文化人。不识字的帝王几乎没有。开国皇帝识字不多,但也聪明过人,能够听书。皇子皇孙们有不少才思敏捷,在诗赋联对上应对自如,诗才出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年经事纬的编年体著述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陈垣先生有《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中华书局)等,方诗铭、方小芬有《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上海辞书出版社)等,可谓成果卓著、成绩斐然。其中,把中日两国历史大事按照帝王年号顺序加以排列对照的,《中日古代帝王年号及大事对照表》当属第一本。帝王年号,在中国自汉武帝首次使用以后,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