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丹 《文化遗产》2014,(3):73-82
凉山彝族漆器工艺是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等地彝族群众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改革开放后受民族文化复兴热潮和不断兴盛的旅游业的影响,这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也走出大山,迅速成为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本和旅游市场中的热门商品。面对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行情,凉山彝族漆器工艺不仅在制作工艺、技术设备和从业者的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化生产的特征日益突出,而且传承人的培养、传承方式也都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因市场的转型、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这门传统工艺既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危机,也因国家文化政策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而使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对目前凉山彝族漆器传承和发展的基本状态、面临的挑战、危机及其所获得的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四川凉山147名彝族青少年学生进行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旨在了解彝族青少年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分析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和方式,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凉山彝族毕摩中的孜毕类为考察对象,对其概念内涵、传承方式及其社会角色进行探讨和阐释,这是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一种新的尝试,想必将对彝族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伟 《大观周刊》2011,(51):26-27
在凉山彝族社会,尤其是在旧凉山彝族社会,家支既是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又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在化解家支内部矛盾以及解决与外族之间的矛盾时,家支这种社会组织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中,内外力的有机合作是保护非遗的重要途径。凉山彝族服饰随着日常生活的变迁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传统彝族服饰不仅拓展了功能,还促进了彝族服饰消费市场的细分和活跃。一方面,采用创新设计和新面料的机制服饰逐渐成为彝族群众日常穿着的服装;另一方面,传统彝族服饰被赋予了更多的民族文化象征意义,从日常生活中的常服转变为重要场合上的礼服。凉山彝族服饰成功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同时走出了一条传承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万桢桢 《大观周刊》2012,(37):26-26
中华民族服饰经过几千年的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以及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互相融合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凉山昭觉彝族,长期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20世纪中叶前尚停留在奴隶制社会,在长迭千年之久、封闭而传统的社会中,形成了古朴而独特的服饰风貌,成为彝族物质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凉山昭觉彝族服饰的图案、纹饰上蕴含的历史、宗教、民俗印迹等丰富文化内涵,反映了其多种崇拜和万物有灵等观念。本文从材料,内涵,造型,色彩上分析了凉山昭觉彝族服饰纹饰。  相似文献   

7.
江凌  严雯嘉 《传媒》2020,(1):55-58
本文基于对四川凉山“悬崖村”彝族青年手机直播及短视频发布的田野调查,探讨了技术赋权下彝族青年群体通过手机新媒体进行的文化实践:手机直播和短视频成为他们文化实践的新样式,文化展演以多元立体的符号化展演、场景化展演和风格化展演,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悬崖村”风光及彝族文化。这种文化展演促进了彝族青年自我认知,触发了彝族青年文化实践,形成了囊括独特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凉山彝族毕摩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镶嵌在彝族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文章调查研究了现存毕摩文献的种类、分布及其文化价值,就如何对其加以抢救、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报刊画友     
作为一名成熟的中国人物画家,刘永杰在工笔与写意两个领域都有优秀的作品问世。刘永杰的工笔透射出一种难得的清秀高古之韵,《凉山秋》即是这样的佳作。这是画家深入云贵高原彝族村寨采风归来后的精心之作,画面表现的是彝族妇女在秋天收获季节那种淳厚朴实的美态。与传统的工笔重彩所不同,画家对生活中的彝族妇女形象进行了艺术上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毕摩文献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188.25万,占全州总人口的44.4%。自治州内彝族文化历史悠久,民族风情古朴动人。大小凉山地区因地理环境的封闭,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故而保留了大量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彝族原始风貌的毕摩文献,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1.
四川凉山彝族甲骨简牍皮书古籍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有关部门近年在境内发现一批传世彝族甲骨、简牍、皮书等古籍文献和其他文物的事实,结合国内彝民族的历史文化概览和凉山解放前夕特殊的奴隶制社会形态,对这批古籍文献进行了粗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2.
《妮日尔果》是凉山彝族毕摩仪式“妮日比”中使用的一本专用经书,主要讲述的是毕摩将作祟于人的“妮日”召回,经过劝导,教育,引诱后把她嫁给杉树林,从人的身上把“鬼妮日”赶走的过程。这本经书体现了凉山彝族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妇女地住极其低下,她们在政治上没有发言权,经济上没有支配权,没有财产继承全,她们没有任何追求幸福婚姻的权利.他们只能听从于父母做主的包办婚姻,命运任人摆布的实情。  相似文献   

13.
了解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是有效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文章通过随机抽样和发放问卷的方式,辅以个别访谈的形式,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对近两百名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访问,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样本对信息的需求状态,最后归纳总结出凉山彝族地区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族地区图书馆立足于自身优势资源,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图书馆为核心,辐射带动17个县(市)图书馆支中心形成区域性图书馆服务体系。文章重点探讨了该服务体系服务于新农村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9月15日至19日,省档案局黄凤平局长带领征集整理处、接收整理处及楚雄州、元谋县档案局有关同志先后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等地就彝族档案抢救、保护、征集等工作开展学习交流。黄局长一行先后到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市档案馆、米易县档案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凉山州语委、盐源县摩梭博物馆等有关单位了解馆藏彝族古籍、珍贵彝族文献和反映彝族生产、生活的实物档案,并就少数民族档案抢救保护工  相似文献   

16.
心系凉山     
蒋书 《新闻与写作》2002,(11):25-27
1997年,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参加百名记者扶贫团,来到四川省西南部的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她从此和凉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进凉山 牵动万缕真情凉山的贫困真是超出张俊兰的想象。那里的老人都和张俊兰父母岁数相当;那儿的孩子也和张俊兰的女儿年龄相仿,可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却与张俊兰家人相距甚远。从凉山回到天津后的那段时间,是张俊兰一生中最难过的日子:她满脑子都是凉山见闻的深刻印象,如影随形,无论如何都摆脱不开,好像她的魂魄已被留在了凉山。凉山失学的孩子很多,有些孩子即使坚持到中学毕业考上中专,因没钱,只能看着开学报到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又一天天过去,录取通知书在手里攥成一张张废纸。张俊兰把内心的情感凝聚笔尖,倾注到她写的报道中。  相似文献   

17.
书架     
《出版广角》2014,(13):92-93
正文学艺术《大凉山往事》作者:北来著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定价:33.00元提要:《大凉山往事》从一个异乡人的视角仰视巍峨的大凉山,以外采汉人的眼光打量冷峻的彝族人。通过发生在大凉山的一系列神秘事件,展现旧时凉山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在惊心动魄的漫长历险中,北方来的商人与探险者冒死闯入大凉山腹地,与神异强悍的彝族人交锋融合,耳闻目睹了极其独特的凉山彝族风情。  相似文献   

18.
赵将 《声屏世界》2016,(12):62-64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由于地理位置、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原因,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引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遭遇到不少困境.本文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以民族节庆旅游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在凉山支教期间做的深度访谈和田野调查资料,论述新媒体时代民族节庆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许飞雪 《大观周刊》2012,(30):34-34
第三届民族艺术节文艺汇演上演彝族专场-《妞牛的色彩》。整个节目以妞牛的成长为主线,将彝族依诺女子的成长以服饰的更换呈现出来。在东方的审美主体来说都是追求服装要有飘逸的感觉,百褶在风中飘动起来犹如东方的折扇。又好像山里樵夫身上披的蓑衣。纹样源于自然,也为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灵感来源。披毡没有多少修饰,质朴、大方。以古老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彝族传统服饰好像是一支待放的花苞,在凉山这片土地上期待被滋养后慢慢地绽放。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 中国档案学会召开的少数民族档案史料评述学术讨论会,现在宣布开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西藏、新疆维吾尔、宁夏回族、内蒙古、广西壮族自治区,延边朝鲜族、湘西土家族、鄂西苗族、海南黎族、甘孜藏族、凉山彝族、黔东南侗族、伊克昭盟蒙族、阿勒泰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