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唱音乐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宋代得到了速度发展。说唱开始有了固定的演艺场所,并且这种娱乐活动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影响下,宋代的说唱音乐也参与商品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去,具有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鹏  鲁姝谨 《兰台世界》2015,(6):120-121
清代时,大量的元、明时期的说唱音乐被诸多艺人传承下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清代是中国古代说唱艺术发展的高峰阶段。本文则就清代时期说唱音乐的艺术形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时间为基本线索,简要探讨我国古代说唱音乐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及流变。如唐代之前的《成相篇》和《乐府》以及宋元时期的诸宫调等等曲种。力求简单中国古代说唱音乐的简要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4.
嘻哈音乐在传入中国后,一直属于地下小众文化,2017年夏天一档现象级的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让说唱艺术进入大众视野,甚至带热了一个行业的发展,节目在打造中国嘻哈说唱音乐时,注重歌词、歌手、语言和价值观念的本土化塑造,对于嘻哈音乐文化这个舶来品如何进行本土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时间为基本线索,简要探讨我国古代说唱音乐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及流变。如唐代之前的《成相篇》和《乐府》以及宋元时期的诸宫调等等曲种。力求简单中国古代说唱音乐的简要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6.
吴钧 《声屏世界》2021,(1):24-25
21世纪以来,青年亚文化随着媒介平台的发展进行着广泛传播.作为主要流行于"90后"青年中的说唱文化,近年来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主流大众视野.特别是在2020年夏,哔哩哔哩推出的说唱音乐类节目《说唱新世代》以音乐创作和竞演表现,吸引了广泛关注.该节目创造性地将说唱歌手之间的对抗性转化为选手对自身的挑战性,抓住传统说唱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宋朝市民音乐的繁盛成为该时期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曲子词空前繁荣,具有多样性特征的说唱音乐繁荣发展,民俗性歌舞快速发展,新颖多样的民俗器乐大量产生,新兴的市民戏曲音乐逐步取代了歌舞大曲在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高瑞 《今传媒》2020,(2):56-58
本文以"天府事变"组合的嘻哈说唱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社区——百度贴吧、网易云音乐、微博等进行网络民族志观察,基于文化研究、亚文化和后亚文化等相关理论,重新审视青年亚文化的嘻哈说唱,对其进行符号再现与解读,探求"天府事变"说唱文本中的话语秩序,并对嘻哈说唱风格背后的意义进行解读。同时,通过嘻哈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探讨嘻哈亚文化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代市民音乐称得上是活跃度最高的一项艺术形式,它以通俗易懂的歌声、欢快的舞曲、各种形式说唱艺术还有戏曲和器乐的表演形式,为当时的社会大众带来了各种艺术视觉上的表演。  相似文献   

10.
王狄 《兰台世界》2014,(7):33-34
宋代市民音乐称得上是活跃度最高的一项艺术形式,它以通俗易懂的歌声、欢快的舞曲、各种形式说唱艺术还有戏曲和器乐的表演形式,为当时的社会大众带来了各种艺术视觉上的表演。  相似文献   

11.
粤剧唱腔具有综合性、多曲体结构特征,其唱腔曲牌也拥有多元化来源。不仅有传承自传统文人、民间、宗教和宫廷音乐的唱腔曲牌,而且通过对非粤地传统器乐曲的"移植";对粤地器乐曲的"变体";对外江戏音乐、粤地说唱音乐以及异质音乐(电影音乐、流行歌曲、欧美音乐、海外戏剧音乐等)的"吸收";以及对粤剧先贤音乐创作、音乐作品的"坚守"等方式发展了粤剧唱腔的曲牌结构和数量,并形成了源头多元、风格各异、情绪多样、兼容并蓄的曲牌组合。  相似文献   

12.
路琦 《传媒》2021,(7):77-78,80
媒体深度融合时代,音乐文化传播的生态语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以青年亚文化为内核的小众化、去中心化传播成为主流,其中说唱综艺的崛起就是典型.但面对主流文化的治理吸纳、亚文化传播的自身局限,以及市场、受众、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说唱综艺面临着较大困境,如何在审思现状的基础上,找准突破点,积极寻求市场、传播、文化等层面的"出圈"之路,成为当前需要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综艺节目包括广播中所有的文艺节目形式,从大的分类如音乐、文学、戏曲、曲艺,到更为细化的分类,如音乐中的歌曲、乐曲、西洋乐、民乐,文学中的小说、故事、诗歌、戏剧小品,戏曲中的京、评、豫、越、黄梅戏,曲艺中的鼓词类、相声类、说唱类等等。综艺节目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档专注于说唱音乐的亚文化综艺节目,《说唱新世代》的爆红离不开互动仪式链的完整打造。研究发现,在线视频平台的交互功能将原本独立分散的用户聚合为整体,该类网络亚文化群体用户通过虚拟情境下的会话交替,可以建立起更高程度的情感连带,形成短暂的集体兴奋。成功的互动仪式将集体兴奋转化为情感能量,在持续的互动中个人情感能量不断积累,进而建立起高黏度的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15.
音阶和调式,是一定历史时代和民族范畴的产物,是音乐化的意识形态之一。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民族传统,有其不同的音乐审美观念和习惯性。因之在具体的音乐分析中,既需将音阶、调式看做逻辑形式的一种,又需视它为表现情感、技巧的一种因素。俯视历史,音乐有它的传承性、衍变性、地方性及习惯性等。道情花鼓等说唱音乐还具有自由、灵活、即兴、善变的特点。究竟怎样来认辨调式?  相似文献   

16.
翻开《中国音乐书谱志》细阅一通可以看出,我国的音乐典籍是极其丰富的,不但历史久远,乐论即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春秋时代公孙尼子的《乐记》,而且在音乐理论、歌曲音乐、歌舞与舞蹈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以至民族器乐(且不说宗教、典礼音乐)这几大部类都有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无愧地居于世界音乐文化的前列。建国以前国内没有专业的(非兼营的)出版音乐书谱的机构,但几家名牌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世界书局、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亚东图书馆等分别出过一些音乐图书。中  相似文献   

17.
方子民 《东南传播》2018,(7):134-136
《耳畔中国》是2017年安徽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中国风音乐竞唱节目,节目突破了以往音乐歌唱类节目千篇一律的节目模式,将音乐与传统文化创新结合,在"唱"民歌的同时又"说"民歌,"说唱结合"的创新,打破了民歌演唱纯表演式的展示,缔造了一档真正有意义的、能够代表"中国声音"的节目.文章从节目的制作主题、节目模式、内容叙事、整合传播等四个方面入手,对该节目如何将音乐与传统民族文化完美的创新结合做出探讨,以期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伯耀、黄世仲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小说家与杰出报人,在大量撰作小说和政论文章之余,尚有不少记录当时历史事件与社会现实的粤调说唱作品存世。作为代表革命派的知识阶层,黄氏昆仲充分利用报刊文艺副刊,大胆改造民间文学,尝试开展粤语白话写作,以此干预现实、启迪民智、鼓吹革命。黄氏昆仲的粤调说唱创作理念与实践,体现了近代以来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渐趋兴盛的倾向,呈现出士庶新型关系及文化互动的重要变化,推动了以歌谣说唱等民间文艺为主要形式的启蒙运动。黄伯耀、黄世仲的粤调说唱创作,是近代岭南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的重要宝库,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素材与独特视角。以黄氏昆仲为核心代表的报人群体在拓展报刊类说唱文体功能、凸显说唱讽喻谐谑特色、融汇说唱雅俗特色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四川考古发掘当中,发现了一系列的说唱俑,这种文物是对汉代俳优艺术造型的形象塑造。本文将主要对汉代说唱俑塑像的整体发掘、历史背景以及艺术形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对汉代说唱俑的艺术形式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王军校 《兰台世界》2013,(11):158-159
从四川考古发掘当中,发现了一系列的说唱俑,这种文物是对汉代俳优艺术造型的形象塑造.本文将主要对汉代说唱俑塑像的整体发掘、历史背景以及艺术形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对汉代说唱俑的艺术形式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