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十年寒暑话春秋。从2004年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如今覆盖五大洲123个国家和地区的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第一个十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即孔子学堂,是我国在借  相似文献   

2.
十年寒暑话春秋。从2004年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如今覆盖五大洲123个国家和地区的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第一个十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作为中方院长,在英国格拉斯哥的南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两年。两年中,自己作为一位学院的管理者和汉语教师,通过汉语教学、文化交流,以及与苏格兰当地民众的广泛接触,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孔子学院的发展也使得"孔子学院"这个在当地原本陌生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当地,"了解中国和学习汉语"一时成为民间的一种时尚。回想孔子学院两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从一系列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国际  相似文献   

4.
中国计划在未来的5年里,通过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动网络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等方式,推动全球汉语学习和汉学研究,使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1亿人。中国教育部采取主动设立孔子学院之举十分高明。之所以命名为“孔子学院”,是因为孔子能代表中国文化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也是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化》2014,(12):I0008-I0008
<正>2014年,是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从2004年11月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我国已在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人类文明图谱贡献了绚丽的华夏元素。天津外国语大学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及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依托自身的历史积淀、办学特色和语言优势,响应国家加强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和2013年的两年间,我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了两种类型的汉语课程,一类是为本科生提供的选修课,计入学分;另一个类是继续教育课程,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学习机会。同时,孔院也开设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书法与绘画""东西方影像与文化"等。每年安第斯孔院都会举办"中国文化周",包括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7.
孙越 《世界文化》2022,(3):58-60
自2006 年,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设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光阴荏苒,时间如梭.十余年后的今天,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规模已逐渐壮大,俄罗斯国内的孔子学院数量已攀升至17 所.汉语学习热潮持续高涨,离不开中俄两国双方的努力.无论是"一带一路"的政策支持,还是中俄两国睦邻友好的伙伴关系,都为汉语教学在俄罗斯的发展增添动力.伏尔...  相似文献   

8.
李莉 《世界文化》2014,(12):6-7
<正>2013年的孔子学院大会闭幕式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做了《我心中的孔夫子》的讲演,他提到了他所想象的孔子,是睿智又活泼幽默的。而作家杨绛心目中的孔子可能更贴近大众的感受——一位善于教导学生的传道授业的师者。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孔子在国人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符号。如今,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成并蓬勃发展起来,10年来数以万计的孔子"传"人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厚重,为世界各地传递着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9.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9,(5):90-96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举办;瓦伦西亚现代艺术馆藏品展于深圳;张晓刚澳大利亚展《灵魂上的影子》;黎巴嫩孔子学院举办汉语大赛;“隔岸观火”2009中韩陶艺交流展;“巴伐利亚与中国400年”展于德国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汉学家、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认为,结缘中国40年是自己一生之幸:“我们的生命十分独特,人没有权利忽略这种存在。6世纪的中国人就以《文心雕龙》带我们看待世界:那就是以谦卑之心欣赏和尊重生命。”  相似文献   

11.
《中外文化交流》2010,(6):80-81
2010年,是中国百年茶叶老号“吴裕泰”的幸运年。就在春节前夕,“吴裕泰”收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许可证,成为北京茶业惟一世博会特许生产商;接着传来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经北京世博办推荐,“吴裕泰”将入驻世博园中国元素场馆的十坊街,运营中国茶坊,推广中国传统茶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孔子学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对这一文化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尤其是研究其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跨文化交际中"第三文化"理论的研究,该理论也能反哺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将于10 月在广西南宁举办。大赛组委会近日在 京宣布,自第十届开始,该赛将携手广西 电视台开始为期五年的合作,共同打造 中国模特业的这一顶级赛事。“中国模特) 之星大赛”历时 9 年,自 1995年首届在 京举办以来,中国模特界便有了专业权 威的选拔赛。大赛的前5届主要为一年一 度的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服务;2000 年 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成立,同年“星赛” 转型,成为职业模特委员会为下属单位 选拔和输送模特人才的重要赛事。 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由中国 服装设计师协会…  相似文献   

14.
龙去雄风,江山不老;蛇来灵气,岁月常新;荷兰华人华侨在海牙市政厅举办了十年的庆祝中国春节的大型文化活动现已成为一道著名文化品牌,甚至使中国春节成为荷兰华人群体和主流社会共同的重要节日,伴随近年来中荷关系的发展及“欢乐春节”的推广,中国春节日渐成为当一个国际性的节日,荷兰很多城市自发地举办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气氛轻松融洽,令人仿佛置身于家庭聚会,  相似文献   

15.
正据海外媒体报道,近年来,中文教育热在捷克悄然兴起,开设中文教育的学校在不断增多。作为与中国发展商贸不可或缺的一大因素,捷克社会上下对中文教育的关注度日渐高涨。中国是捷克的第4大贸易伙伴,特别是机械和车辆的出口火爆。统计数据显示,上个世纪的1993年,两国间的贸易额不过100亿克朗(约合4.25亿美元),到2013年则猛增至3410亿克朗。目前,拥有孔子学院的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和布拉格经济大学等教育机构,除了开设汉语教学课程外,还开设了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是云南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如何借助云南桥头堡这一平台推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对我国面向东南亚宣传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以文化共性为导向,兼顾时代性和民族性;同时依托孔子学院,构建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平台,促进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塞关系快速发展,两国人民间的友谊越发深厚,到对方国家去看一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中塞旅游合作前景广阔,并将为促进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旅游合作和人文交流作出贡献。—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贝尔格莱德国际旅游博览会是塞尔维亚最大的旅游博览会之一,通常于每年的2月或3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持续3~4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68年,在几十年中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成为塞尔维亚和东南欧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盛会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受访者: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伟荣采访者:西安航空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姜敏浩访问时间:2018年3月28日访问地点: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一、典籍翻译研究的当代价值姜敏浩:李教授,您好!有学者说"加强中译外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1)那么,典籍翻译研究作为中译外研究的一种,在当代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李伟荣:典籍翻译作为中译外研究的一种,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推动下显得越来越  相似文献   

19.
《易经》在过去的三千年中已逐渐成为全人类的财富。作为一本玄妙的预言,它起源于中国,尔后(在汉代)又确立了经典的地位,但其影响逐渐扩散到了东南亚中国文化圈中的其他地区,特别是日本、朝鲜及越南。十七世纪时耶稣会传教士们将这部经典介绍到了西方,如今已经有包括法文、英文和德文在内的诸多欧洲语言的几十种译本。由此  相似文献   

20.
CCTV汉语之星——"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以下简称"汉语桥")是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承办的在华留学生汉语比赛。大赛已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举办"汉语桥"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在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搭建一个相互交流汉语学习经验的平台,使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发展变化中的中国。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于"汉语桥"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对其中文化内涵的专门研究更没有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