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机废水的处理一直受到关注,而废水中对氯苯酚这类污染物毒性大,化学性质稳定,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将超声技术引入到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对氯苯酚中,通过实验分析影响对氯苯酚降解率的因素,如超声功率、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Fe2+添加量、H2O2添加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在100ml浓度为100mg/L的对氯苯酚模拟废水中加入0.15g的Fe2+和0.3ml H2O2,调节初始pH=3,超声输出功率为300W,反应时间为90min,此时降解效果最好,去除率为93.21%。  相似文献   

2.
利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橙黄G偶氮染料废水,借助紫外光谱分析了其降解过程,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染料初始浓度和电解质浓度可提高橙黄G的降解率.改变溶液的初始pH值,橙黄G的降解率随溶液的初始pH值升高而增加.橙黄G降解60min后,无催化剂时,降解率达到71.68%;在催化剂Fe^2+和Mn^2+存在时降解率达到92.48%和89.69%,COD去除率为95.85%和63.44%;H2O2存在时,降解率达到78.91%.  相似文献   

3.
以实验室制备的羟基氧化铁(FeOOH)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苯胺废水,对比催化臭氧氧化与单独臭氧降解苯胺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FeOOH催化臭氧氧化能加快对苯胺的降解速率,并且矿化程度高.说明FeOOH对臭氧氧化水中的苯胺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探讨了氧气的进气流量、苯胺的初始浓度、水溶液的pH、催化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催化氧化苯胺的影响.研究表明:氧气的进气流量为30L/h、初始浓度300mg/L时、pH值7.3、催化剂的投加量为2g/L、反应15min后,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8.2%,COD的去除率可达70%.在催化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后,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明显受到抑制,间接证明了FeOOH催化臭氧氧化苯胺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氧化钛光催化结合掺硼金刚石电催化来提高污染物氧化效率.以苯酚作为模型废水污染物,分别比较了采用BDD电催化和TiO2光催化以及两者结合方法的降解过程,研究了电流密度和初始浓度等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处理相比, BDD和TiO2组合处理方法拥有较优的苯酚去除效果,尤其是先电解后光催化的方式,其最优工作电流密度为25.48mA/cm2,并且随着苯酚初始浓度增加,去除率随之下降.动力学研究表明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生物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金橙Ⅱ染料废水的效果.方法:以金橙Ⅱ模拟印染废水作为实验对象,以生物炭为催化剂,对不同条件下(金橙Ⅱ初始浓度、生物炭使用量、气流量、臭氧浓度、初始pH值、臭氧氧化时间)的生物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金橙Ⅱ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相对于单独臭氧氧化降解金橙Ⅱ,生物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金橙Ⅱ的效果有显著提升.生物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金橙Ⅱ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生物炭使用量,提高臭氧浓度,增大气流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初始pH值,可以提升生物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金橙Ⅱ的去除率.羟基自由基是生物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金橙Ⅱ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结论:生物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金橙Ⅱ染料废水具有很好的效果,金橙Ⅱ初始浓度、生物炭使用量、气流量、臭氧浓度、初始pH值、臭氧氧化时间对生物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金橙Ⅱ染料废水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纳米TiO_2为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价廉、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纳米TiO_2催化剂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光催化处理,研究了光源种类、pH值、苯酚初始浓度、催化剂的用量、添加H_2O_2对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改变催化剂的投加量,调节适当的pH值,减小溶液的初始浓度,适当加入H_2O_2氧化剂等方法,可以提高含酚废水的处理效率。当苯酚溶液初始溶度为100mg/L,催化剂的用量为1.5g/L,溶液pH=4,氧化剂H_2O_2用量为2.5ml/L时,紫外光照反应4hr,苯酚降解率可达56%。苯酚浓度不高时,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TiO_2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活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持久性难降解的有机染料孔雀石绿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孔雀石绿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的用量、溶液的初始pH值以及H2O2的加入量等条件变化对孔雀石绿的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时,孔雀石绿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 mg.L-1和5 mg.L-1时其脱色率较高;最佳的催化剂用量为1 g.L-1;溶液初始pH值为8的弱碱条件下降解效果较好;氧化剂H2O2的加入量为0.1 Vt.%时光催化反应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1702年,德国化学和物理学家Georg Stahl最先发现并报道了高铁酸盐,随后对高铁酸盐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1897年在实验室中合成出高铁酸钾.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湿法在线制备高铁酸盐并应用于亚甲基蓝染料废水处理的特种废水处理课程实验。研究了废水p H、停留时间和高铁酸盐投加量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从而获取高铁酸盐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最优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最佳运行参数为:p H 2~3,停留时间30 min,高铁酸盐与亚甲基蓝总量的比例1 m L∶15 g。最佳运行条件下,高铁酸盐对浓度50 mg/L的亚甲基蓝废水的脱色率为87%。该实验对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腐殖酸类物质在污水中大量存在,在污水的生物处理过程中因难以被微生物降解而最终转移到剩余污泥之中,从而抑制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物的水解,且腐植酸还会以竞争电子的方式抑制乙酸产甲烷途径,降低甲烷产量.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既能有效降解腐殖酸,又能促进污泥厌氧消化的方法 .本实验采用过氧化钙对腐殖酸的纯水溶液进行处理,在无紫外光照、无机催化剂等任何外加催化条件下直接向腐植酸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钙粉末,探究过氧化钙对腐植酸的降解效果,确定最佳去除率下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过氧化钙对水溶液中腐殖酸的去除率可达70%,在过氧化钙经济适宜的投加浓度范围为0.080.1 g/L;反应初始pH最佳范围为4.60.1 g/L;反应初始pH最佳范围为4.67.5的反应条件下,去除率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