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伟 《知识窗》2013,(3):24-24
本文针对当前"高效课堂"存在的"对教材内容进行不合理的加工和取舍"、"教师仍然主宰课堂"、"课堂讨论形式化"、"淡化教学设计,教学过于随意"、"对学生评价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转变教学理念,追求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建设相应的学科资源库"、"准确定位现有课程资源"、"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充分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等对策,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罗静松 《内江科技》2010,31(12):8-9
张大千文化品牌的理念识别是"大千"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大千故里,文化内江"是"大千"品牌理念识别的精缩。本文对"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理念定位的深刻颇析,对品牌理念识别功能和意义的阐述,对"大千"品牌理念塑造原则的陈述,从而使"大千"品牌的理念识别得已清晰的展现。  相似文献   

3.
秦雁 《科教文汇》2012,(15):95-95,100
中等职业数学教育所需要的是必需的、够用的和有价值的数学,但是,目前因为对"够用"的理解偏差而出现了不良教学倾向。其实,"够用"不是对职高数学教学的要求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它要求学生对数学要"会学、会用"。故此,"够用"还得从"理解"做起,从加强教师对"够用"的真正理解做起,从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做起。  相似文献   

4.
浅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成玉 《今日科苑》2010,(18):200-200,202
"双师型"教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在实践过程中,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及研究者等制定或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标准。尤其是各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双师型"教师主要认识的观点进行了归总分析,并结合当前对"双师型"教师认识的理论层次,提出了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伶鑫 《知识窗》2013,(22):1-1
我们今天提到教育,往往是对"高效"的顶礼膜拜,对"模式"的孜孜以求,对"现象"的大势吹捧,更多的是想随"旋风"扶摇直上。正因为这些"浮云"渐渐多了,教育原本的面貌和立场也就渐渐地模糊了,甚至被掩盖了。有位教育局长曾在一个教育论坛上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和工厂出来的乒乓球一样,每个都一模一样!"面对他的"大面积丰收",强调"因材施教"的孔子恐怕要汗颜了,强调"多元智能"的加德纳也要面带愧色了。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打着改革的旗号,使我们的教育渐渐偏离理性和科学的轨道,还理直气壮地冠以理性和科学之名,  相似文献   

6.
于佳丽 《情报探索》2011,(6):113-115
阐述了高校构建"低碳图书馆"的必要性,并以问卷调查了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校大学生对"低碳"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创建绿色、环保、"低碳"高校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提出高校图书馆打造"低碳阅读"空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道"的范畴,与老子的"道"都是对传统天命观的批判。我们认为庄子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是理解庄子"齐物"与"无待"的钥匙,他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与他对无待的逍遥的追求在致思路径上紧密相连。我们就是围绕这一核心关系,来审视庄子对人的认知以及人生和社会是如何认识的。  相似文献   

8.
王汉宗 《科教文汇》2012,(18):23-24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他围绕着"仁"与"礼"的政治目标,向学生全面实施了包括人性、人伦在内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使"政治理想"与"道德行为"两大板块的教育达到了和谐统一。本文从"孝悌"、"财富观"、"诚信"、"知行"、"自省"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钮凤秋 《内江科技》2011,32(9):89-89
通过对江苏省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现状的调研及分析,提出体育活动对预防、减缓、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有独特功效,加强对大学生"健康观念"的灌输。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基于合法性的视角讨论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竞合战略行为,构建了一个关于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竞合战略的理论模型。研究认为:随着产业成熟度的提高,合法性所扮演的主要角色由"目标"向"工具"转变;合法性扮演"目标"角色时,竞合战略体现为基于"标准之争"的竞争和对产业合法性共同追求的合作;合法性扮演"工具"角色时,竞合战略体现为直接市场竞争和基于合法性壁垒构建合作;企业对产业合法性的认知对合法性的"目标"功能具有反向调节作用,而新进入者能力则对合法性的"工具"功能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红 《科教文汇》2010,(25):91-91,95
现在有些人对"功夫"和"工夫"的使用产生了疑惑,它们是完全通用还是各有分工?近来的报纸杂志对这两个词语似乎是不作区分,这种做法是明智的。自"功夫"和"工夫"产生以来,人们就没有对它们进行区别,这并没有干扰到文献的记载,所以现在也没有必要苛责。  相似文献   

12.
赵高扬  李波 《内江科技》2010,31(12):25-25,37
健康素质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内涵不断丰富延伸,认识不断加深。尽管如此,健康素质理论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要对"健康素质"做进一步探讨,完善健康素质理论。总结我国学者对健康素质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学者大都从"健康"的角度去认识健康素质,很大程度上认为健康素质就是健康,而忽略了对"素质"方面的研究和认识。因此,我们在"健康"角度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对"素质"的研究加以对健康素质的概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仲文 《科教文汇》2010,(33):182-183
21世纪,"早恋"现象已"军团式"地登陆中小学。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与保护下,良好自我感觉不断增强,对"早恋"的训斥早已视为过时。在此教师们对待"早恋"已不能像从前一样采取强硬阻隔或分开。本文主要通过对各个班主任如何处理"早恋"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四种处理时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宽容体谅为核心,缔造新世纪预防"早恋"良方。  相似文献   

14.
陈明海 《科教文汇》2011,(19):66-69
道问题是中国美学的基本问题。从"文质彬彬"到"文道合一",文道关系的发展演变得以显现。朱熹立足于"理本气具"、"理一分殊"的理学哲学体系,提出了"文道合一"的文道观。他对唐宋古文家"文以明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俱"以及理学前辈们"文以载道"、"作文害道"的文道观点进行了批判和发展,使文道关系的理论价值超越了先辈,从而实现了对中唐以来文道关系论争的真正总结。  相似文献   

15.
刘存生  杨庚顺 《中国科技信息》2011,(13):126-126,128
通过对"腱鞘炎"发病机理的分析,得知导致"腱鞘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手部长时间重复固定动作、腕关节用力不当导致供血不足和肌腱与腱鞘过度磨损所致;经过对乒乓球运动的运动特点分析,认为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有利于"腱鞘炎"预防的有效手段,建议"腱鞘炎"的易患人群应当经常通过乒乓球这一锻炼手段进行"腱鞘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专利法在外观设计定义条款中包含有"富有美感"的要求,但是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程序中"美感"的概念却鲜有应用。本文通过将"美感"类比发明专利的实用性,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过程中的"美感"应用提出了建议,探讨了将对产品价值无意义的外观设计排除出专利授权行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首先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战备起源和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剖析,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习琲 《科教文汇》2012,(11):71-72
本文从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中"笼子"、"时间"、"观众"诸意象构成的孤独困境,"饥饿艺术家"以"饥饿"为存在态度的反抗,以及"小豹"的生存状态和"艺术家之死"应引起的反思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由"习得—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查"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器"假设等五个方面组成,对我国多媒体外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婉平 《科教文汇》2009,(32):188-188
问题教学法已经成为每个英语教师采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但是许多英语教师对英语阅读课堂"问"的方法和原则缺乏研究与探索,使课堂的"问"仅限于形式,看似有问有答,实际上"问"却无法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升华。本文针对教师阅读教学中"问"技巧的不足,指出了什么是"问",并提出了几种"问"技巧,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问"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