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四年级科学课《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教学时,我让同学们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周围的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并告诉同学们:能接亮小灯泡的物体,说明它容易导电,是导体;不能接亮小灯泡的物体,说明它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同学们通过实验,很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该节内容在向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明确指出了两点:一是“导体和绝缘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二是“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导电”。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两点知识的理解,教材特地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演示实验———玻璃在高温下也能导电。其实验演示电路如图1(甲)(乙)所示。甲: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小灯泡不亮。乙:给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玻璃变成导体,小灯泡发光。图11…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老师让找们用实验研究盐水能否导电.课堂上许多同学实验成功了,小灯泡亮了,可我们却失败了,小灯泡没有亮,每个小组的器材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的小灯泡不亮,影响盐水导电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我们决定课后对盐水导电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学生检测完准备的材料后,我要他们分组汇报检测情况,其中一个学生说:“有的塑料是导体,有的塑料是绝缘体。”怎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他说:“塑料棒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而保鲜塑料袋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亮了。”有同学不相信,就说:“那你做给我们看看?”我叫他上台来演示,只见他用一根铜线放在保鲜塑料袋的下面,另一根铜线放在塑料袋上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导体、绝缘体概念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采用电池、小灯泡电路,将被测物串联接入,看灯泡亮不亮,确定被测物是否为导体或绝缘体。此法只对金属导体灵敏,但对其他导体的测定极不明显,甚至测不出来,出现错误结果。如对普通水、人体等这样的导体测量时,小灯泡根本不亮。 二、把上述方法中的小灯泡换为演示电表,用其微安挡,可以提高灵敏度。但这样改进,效果也不理想,如对人体的测定,仍不能得出满意效果。 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均不理想,笔者采用电子门铃将实验加以改进,具体方法如下: 将上述两种方法中的小灯泡、演示电表换为一只电子门铃,门铃型号为明兴电器厂生产的LX—888Z。换用这种门铃,再用上述方法进行测量,就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种新型家用电器不断产生,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制造用电器外壳的材料无非两大类,即导体和绝缘体.人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同时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一般生活和生产中常常把导电性能好的导体和绝缘性能好的绝缘体当作常用的电工材料.好的导体有银、铜、铝等金属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和大地等,好的绝缘体有空气、玻璃、塑料、陶瓷、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用导线把一个小灯泡(最好是220V的)、开关与一个废灯泡的玻璃芯串联起来,接到220V…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自然课本第六册第三课《导体和绝缘体》中,有“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一句话,这在教学中是个难点。通过多次教学,学生都是用几节干电池,几根导线和一只小电珠来做这个实验,可小电珠不亮,看不出它们有导电的现象。这是因为上述三种物体的电阻比金属大得多,通过灯泡的电流只有几十至几百微安,所以小灯泡不亮,从而使学生错误地认为上述三种物体不是导体,是绝缘体。可书上又明明写着它们都是导体。对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制作了检测装置,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8.
我在上《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时,课文中写道:“铜丝、铁丝、铝丝、铅笔芯能使小电珠发亮,说明这些物体容易导电。”但我们通过多次实验,对“铅笔芯能使小电珠发亮,容易导电”这一结论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第50页,为说明“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转化为导体”,利用玻璃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并说明实验现象是:常温下,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表明玻璃是绝缘体;用酒精灯给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小灯泡发光,表明玻璃变成了导体。《物理教学参考》中建议,玻璃可用废灯泡灯芯代替。我和同组的物理教师们,根据教科书插图,利用废灯泡灯芯,反复实验,都未成功。是不是电源电压低了呢?于是用低压电源代替电池组,将电压提高至36V,灯泡仍不亮,实验还是不成功。是不是酒精灯火焰…  相似文献   

10.
终于把盼望已久的《科学课》杂志捧在了手中,这是我们科学教师不可或缺的好导师。 打开目录,“铅笔芯能使小电珠发光吗?”马上引起我的兴趣,本学期执教《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也曾遇到“铅笔芯”问题。于是迫不急待翻到42页,为探索铅笔芯是否导电,梅老师做了四个实验: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铅笔演示导体与绝缘体如图1所示,将电池、灯泡、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依次将电路夹夹在铅笔的外层木棒上和铅笔芯上,观察到灯泡第一次不发光,第二次发光,从而说明木棒是绝缘体而铅笔芯是导体.二、利用铅笔演示短路电流如图2所示,取一段铅笔芯,研成粉末状,在玻璃板上撒成细细一条线,用导线将电源与铅笔芯粉末相连,通电后粉末状的炭粒间立即产生跳跃的电火花,两线头越近,电火花越强.三、利用铅笔演示导体电阻与温度有关如图3所示,M、N间接入铅笔芯,用酒精灯对笔芯加热,观察笔芯加热前后电流表示数变化,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2.
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简单的电现象”第三节“导体与绝缘体”(p.126)中阐述了导体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通常情况下,是很好的绝缘体;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体。例如,如果用一根干木棒把图7—8中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会看到干木棒不导电。把这个木棒弄潮,会看到干木棒导电了。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课本“导体和绝缘体”一节的演示实验,可以用直流电来进行。将79—82年版的全日制初中物理第二册上“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的演示实验略加改进即可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右图所示,将一个小灯泡几节电池及导线都固定在一个能够竖立在桌子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四章在讲授《导体和绝缘体》一节时有这样一段叙述: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导电。随后教材举例说:玻璃是相当好的绝缘体,但如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炽状态,它就变成导体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按课本要求进行过反复试验,发现该实验并不容易成功。主要原因是:①加热装置的选用不规格,很多教师在实验时都是选一根较细的玻璃棒,然后将导线紧裹在玻璃棒两端,由于玻璃本身电阻很大,加之接触不良,实验很难成功;②尽管使小灯泡发光需要的电流…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六册《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一课,其教学目的要求是:1.指导学生认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性能和它们的用途。2.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要求,课堂教学时应结合自然学科的教学特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实验,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物体导电能力的感性认识 教学这一课时,应指导学生去亲自动手实验,从中感知导体、绝缘体的导电性能。课前让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例如:干电池,小灯泡,各种常见的导体(像小刀、钉子、  相似文献   

16.
我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了“铜丝、铝丝、碳棒等物体能导电,橡胶、塑料、玻璃棒物体不能导电”的结论,从而建立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当教师指出:描述“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时,要用“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来描述,而不能用“能导电”和“不能导电”来描述,许多  相似文献   

17.
1.导体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取“220V100W”以上功率的废灯泡的灯丝约2厘米长1段。把灯丝与两节干电池、2.5V小灯泡串联起来,闭合电键灯泡发光并且较亮。再用火柴给灯丝加热,可见小灯泡变暗。 2.玻璃由绝缘体变成导体。打碎玻璃泡,折去玻璃芯外边裸露的两段铜线,把它拧入灯头后,冉与"220V40W”以下小功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容易理解,但对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线这一概念却感到困难。现介绍一种导体、绝缘体转换演示器的制作方法。该教具的基本结构见示意图。A是一个配有灯座的白炽灯(25W或15W)。用一只废白炽灯泡将其玻璃壳打碎,再把灯芯玻璃柱上露出的两根金属丝和灯丝剪掉,把它安装在灯座B上。C为开关,D为电源插头,用绝缘导线联接全部电路。实验时,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220V),通过开关接通电路,此时灯泡A不亮。说明B处的灯泡玻  相似文献   

19.
教学人教版第六册《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一课时,我让学生用电池、导线、灯泡构成的电路检验金属具有导电性质的方法,检验一下其它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相似文献   

20.
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会得出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不会导电”、“碳棒及铜丝等金属会导电”,如何让学生由“不会导电”到“不容易导电”,从而得出“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这表面上看来是语言上的一种变化,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变化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