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主要包括地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等。痕迹不仅有利于查明交通事故的碰撞机理、反映车辆在事故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同时也为车速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痕迹检验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综合地面痕迹和车体痕迹,还能够确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行驶位置,为事故的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是根据肇事车辆的制动痕迹来推算事故车辆肇事时的行驶速度,但由于交通事故的特殊性,专业技术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前,原始现场已全部或部分地发生了变动,给事故责任的认定造成了困难。通过测试被鉴定车辆制动性能参数的方法来计算事故发生前的车速,可以避免原始事故现场被破坏而造成的计算误差较大或无法计算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9,(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数量也呈现出了增多的发展态势,由此车辆事故的发生也在逐渐增多,交通事故发生中需要对责任进行认定,其中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能够为司法鉴定提供有效物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事故中经常使用到的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并探索了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肇事逃逸车辆的追捕,需要车辆痕迹鉴定工作的开展,为办案部门作出科学有效的判定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分析了交通事故中车辆痕迹的种类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车辆接触位置的判断、肇事逃逸车辆的认定、车辆行驶速度的分析等方面,阐述了交通事故中车辆痕迹的鉴定应用,强化交通事故车辆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5)
车速鉴定是交通事故发生后,司法鉴定中的一项重要项目,事故车辆的行驶速度鉴定是认定为交通事故的重要依据。交通事故的车速鉴定利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收集信息和运用资料等多种方法,阐述了事故现场的勘察和车辆的损坏情况等。车速鉴定中所使用的证据主要是来自交通警察事故现场的搜证以及事后鉴定人员再次对发生事故的车辆进行的取证。他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附着系数的选择,制动痕迹的识别与测量,车辆损伤的测量以及道路相关参数的测量。本文将介绍交通事故的车速鉴定与参数研究,对交通事故的调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道路标线作为交通安全设施中的特殊语言,对发挥道路功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通过标线对交通的管制和引导,能够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导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合适车道,加强行驶纪律和秩序,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8)
交通事故中经常会使得车辆、路面和人体出现多种多样的痕迹,这些痕迹的鉴定可以帮助鉴定人员对交通事故的经过、结果和原因等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事故责任。本文就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交通事故痕迹检验鉴定现状,分类阐述了不同项目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车体痕迹、碰撞痕迹、路面痕迹、轮胎痕迹等,并对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现场分析中运用进行了说明,通过一起死亡交通事故的痕迹检验鉴定分析交通事故的关键点,再现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进一步阐述了交通事故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是运动中人、车、路关系不协调的产物,即车辆在特定的道路上发生了与“力”有关的暴力活动,“力”作用于物体和人体过程中产生的痕迹,必然存留有反映事故发生原因的信息。交通事故的力学属性,决定所有类型的交通事故以及车辆载体附属物的车体部(附)件、人员等都服从于力学规律的支配,事故现场路面、交通设施、建筑物及其他物体遗留的与事故有关的物件印迹,物体表面粘附的附着物质,损坏脱离的车辆零部件、人体抛落在地面上的物品和掉落在地面上的树枝、水泥及石头碎块等物证,都需要拥有专门知识的人,应用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对交通事故证物予以鉴定、个化、评估,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侦查方向、重现交通事故现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安徽省庐山区金寨路与芙蓉路的右转车道与行人的盲点问题进行分析。在金寨路与芙蓉路数据的收集中发现当车辆行驶达到高峰期的时候,当直行与左转车道显示红灯时,右转车道于人行道都显示绿灯。并且因为是行车的高峰期,右转车道行车的速度较快。行人从对面行驶过来时,由于直行车道对行人与右转车道驾驶员视线的遮挡,从而导致驾驶员与行人不能够判断是否安全。由此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20)
随着我国法制化的加快推进,司法鉴定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中发挥的技术鉴定作用,越来越来广泛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中应用;其对事故车辆的安全装置及性能、车辆碰撞刮擦痕迹进行技术鉴定的检验鉴定的方法和鉴定委托程序规范化操作提出本人的一点浅议——陆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实施,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勘验质量,一方面要提高现场勘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理论研究也要更加深入。依据形势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安安全行业标准GA/T1087-201在2013年10月正式实施,标准中对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中的内容、方法、综合评判和结论表述等问题作出具体规范。行业标准的出台为道路交通事故痕迹检验鉴定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运用好现场的痕迹物证来判断事故中重要案件事实是摆在所有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工作实际,注重探讨交通事故中现场路面刮擦痕迹的勘验和具体分析利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快速增长,因而道路交通事故的痕迹鉴定成为了当前交通事故处理中的难点和重点。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不仅需要依赖于交通事故的相关鉴定手段,还需要结合手、足、纤维等传统刑事侦查的基本原理与方式,通过与力学、道路工程学、车辆工程学等学科知识的紧密结合,进而才能够更为有效并准确的进行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以便于更好地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而在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发展的十几年内,仍然存在着许多等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正是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忌超高速行车。高速公路路面好,许多司机往往一上高速公路就爱开快车,车速越高,制动距离越大,汽车转向时的离心力就增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则变差。车速越快,驾驶员视线距离越短,视野变得越窄,由此而产生的判断失误也就增加。二忌压速行车。我国高速公路对最低时速有规定,在正常行驶时,最低时速不得低于50km/h。压速行驶,一方面容易造成同车道尾随车辆受压,使其车速提不上来,不能发挥高速公路应有的快速、高效优势;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或后续车辆连续超车行车秩  相似文献   

15.
研究常见车辆碰撞痕迹的类型、形态及特点,总结车辆碰撞痕迹检验的具体步骤及方法,以利对车辆碰撞痕迹的分析,再现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为事故真实性认定及防止骗保提供确凿、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正每到节假日,高速公路上多车连环追尾事故时有发生。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出现突发状况时,若能及时将信息传达到前、后方的车辆,使车辆及时减速避让,就能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一、设计目的高速公路上的车辆突然停止行驶时,报警系统立即启动,将报警信息传达给前、后方1 000米至2 000米远的车辆,避免追尾事故发生。二、设计思路1.激光网监测系统以三车道为例,每车道3.75m,内、外侧栏杆距离约为12m。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交通事故的高态发展,给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造成了隐患。我国高速公路上的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大于普通公路,并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车行驶速度快,运行动量大,因而冲击力强,一旦发生事故则危害性大,后果严重。本次设计主要目的只针对这种现象设计了车辆交通事故智能报警系统。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车主受伤情况严重,无法进行求救,而四周又无车辆或行人经过时,车上人员的情况往往变得很危险。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车辆交通事故智能报警系统,本系统由单片机、GPS、GSM和安全气囊的振动传感器这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的GPS主要用于定出交通事故地点;单片机除了控制系统工作以外,还有整合报警信息的功能; GSM则用于发送报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21)
现阶段,沥青混合料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由于公路路面长期遭到车辆碾压,将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及早地处理好相关问题,保持公路路面结构的完整性,强化公路路面强度,以便抵御车辆行驶造成的冲击,减少车辆轮胎打滑或者车辆运行不平稳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车辆行驶安全能够得到一定保障。本文将探讨和研究公路沥青路面采用预防性养护方式的主要优势和有效措施,并指出几种常用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要点,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大幅提高预防性养护工作质量,延长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维护过往车辆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山区道路由于其地形限制,长大连续纵坡路段难以避免。长大纵坡路段对载重车辆行驶很不利,上坡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会使前行车速减慢、妨碍后续车辆,强超硬会的可能性增大;而下坡过程中,同样由于重力的作用,车速加快,频繁的制动会使制动器过热、制动效能减弱,造成车辆调挡失控的状况发生。根据对历年交通事故资料分析,下坡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及频率均明显大于上坡路段,各条公路的事故多发点均为长大下坡路段。因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车辆在长大下坡路段的行驶安全,本文着重对长大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设计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彦 《百科知识》2015,(2):19-21
<正>2012年6月3日清晨5时20分至5时40分,沈海高速公路盐城开发区段的双向车道相继发生7起共约60辆机动车追尾的恶性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30多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2013年6月4日6时许,在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833~841千米路段,东西两侧车道突发16起交通事故,共造成56车相撞,致14人死亡。有关人员在分析上述事故的发生原因时发现,造成这些严重交通事故的杀手就是团雾。在秋冬季的高速公路上,团雾宛如白色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