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招考信箱     
正问:现在高考时要进行入场安检,请问如何配合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检查?答:为消除考试中各种不安定因素、确保高考安全平稳进行,考生入场时监考员将使用金属探测器,对进入考场的考生进行安全检查,严禁易燃、易爆、管制刀具、枪支、无线电收发装置、照像、摄像、扫描等设备及其他考试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为此,考生参加考试时,尽量不要穿戴带有金属的饰品和衣物,入场时须主动将违禁物品(如手机、手表等)放到考场"物品放置处"。接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研究》2004,(6):52-52
安徽省招生办公室自即日起正式推出合同形式的《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凡不签署承诺书的考生,不得参加今年安徽省的高考。这份考试诚信合同,分考生守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节录、考生承诺三部分。考生守则对考生明确提出了考试要求,如进入考场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涂改液等物品,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准入场,考试开始60分钟后方可交卷出场,以期最大限度减少作弊的可能性。该承诺书将教育部刚刚出台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关于考试违纪、考试作弊、干扰考场秩序等违纪行为的处理办法以“合同”形…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2001年将在全国普通高考外语科英语语种增加听力部分考试。为确保这项改革措施的顺利进行,前不久,教育部考试中心针对听力考试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了如下规定:一、关于考生入场和提前出场的时间规定今年7月9日上午8:30考生开始进入考场,8:45,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9:00正式开始考试。9:30后才能提前交卷出场。无论听力成绩是否计入总分或以何种方式计入总分均必须在该科目考试起始时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辽宁省高考考试规则新鲜出炉,考试规则针对考生在考场中的行为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说明和解释,是考生必须严格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一、考生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应主动接受监考员按规定对其进行的身份验证和对随身物品等进行的必要检查。二、考生入场,除2B铅笔、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外,其他任何非考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严禁携带  相似文献   

5.
近期,河北省音乐美术联考将要举行,在此提醒考生应注意以下事项:一、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试时间,提前30分钟整队入场。迟到30分钟以上者不得入场。二、进入考场时,除考试所需的文具外,不得带入其他物品。  相似文献   

6.
6月8日下午,上海一名考生在母亲的陪伴下匆匆赶到高考考场,却被告知因迟到了2分钟不能进入考场.考生的母亲当即向工作人员求情并下跪,考生还做出翻墙入场的举动.但最终,考生还是未能参加考试.(6月9日《新闻晨报》) 按规定,当天的外语考试必须在下午2点30分进入考场,2点45分后考生禁止进入考场.而该名考生2点47分才赶到考场,所以实际上是迟到了17分钟.而该考生如果在这个时候被允许进入考场,难免会对当时正在进行听力测试的其他考生考试产生影响.正如有市民所表示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迟到2分钟可以进,那么迟到3分钟、5分钟就都可以进,这就可能会影响正常考试秩序.一名考生迟到可以进入考场,那么其他考生迟到也就没有理由不让其进入,如果这样的口子一开,势必会导致相关考试规则形同虚设,不利于考场秩序与考试公信力的维护.所以,考场工作人员不允许该名迟到的考生进入考场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7.
【典子的话】典子在做编辑前,在学校做语文老师,监考过无数次,其中有中考,也有高考,也遇到过考生因违反考试纪律被要求退出考试的事情。作为考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考场工作纪律。陈晓原这样的情况,普通的考场工作人员除了同情,只能还是同情,根本帮不了她。我们在同情陈晓原的同时,也应该理解考场工作人员,不是他们心太硬,是他们没有权力放违规的考生入场。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笔者在近年来的音乐类专业高考的考场上,时常会发现一些考生由于缺乏应试技巧而导致考试成绩不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考生因事先缺乏准备找不到考场;精神紧张;音准差、无法控制气息等。如何提高音乐类专业考生的应试技巧,使他们坦然地面对专业课考试,是每一位音乐辅导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一、乐理考试,重在谨慎,贵在有效  相似文献   

9.
黄堂怀 《高中生》2014,(8):60-60
考生要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建议从考前、考中、考后入手调整心态。 所谓考前,指的是从提前半小时进入考场到拿到试卷的这段时间。考试的时候,考生一般会提前到达考点。等待进入考场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会让人忐忑。  相似文献   

10.
高考就要来临了,考生就要进入考场,进入最后的决战.调查研究显示,在所有影响考试结果的众多因素中,考试中的心理状态是占第一的.因此,考生在考场中学会并善于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考试中,一些心理现象往往会影响到人的心态,如果考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现象,可有助于解决疑难,增强自信,力争最佳发挥,从而提高应试效果,考出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1.
关于"考试违规",每一位考生在进入考场之前都应有所了解。诚信应考、主动杜绝违规行为是必须的;对许多考生来说,还要避免因无知导致的"不经意地"违规。目前,高考适用的、每一位高考考生务须了解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教育部在2004年制定、并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的。因此,该《办法》又被称为18号令。《办法》旨在规范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直击高考     
6月7日上午,冒着细雨,上海111950名考生步入全市4669个考场,参加一年一度的秋季高考。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在常态之中体现出了三个变化。一是规则更严格。今年出台了两条新规定:一条为手机、寻呼机等各种通讯工具,MP3 之类的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严禁携带入场。另一条是在考试时,凡有违反考场规则的,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将违规事实和处理意见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一并予以投档。  相似文献   

13.
6月6日《珠海特区报》报道,黄杨大道封闭考场旁路段,确保高考顺利进行。珠海市考试中心还特别提醒,临考注意四大细节:千万不要记错考试时间、错过规定时间禁止入场、手机等物品不要带入考场、忘带证件先向监考老师说明等。联想到家长提供的"高考保姆"、商家推出的高考套房、高考直通车等。我突然发现,上述高考新闻毫无例外都是社会、家长和商家在忙乎,而作为高考主体的考生,却显得很悠闲。高考成了社会、家长在考试,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笔者因此提出:考生应多一些赶考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考落幕10天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高考场上的神秘"考生"》一栏目报道直逼人们关于高考公平、公正的心理底线。近年来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越来越隐蔽化、作弊手段越来越高超。如何为考生打造公平、公正的考试平台,成为教育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教育行业领先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联想成功助力西安市教育局标准化考场建设,通过建立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借助联想ThinkServer服务器、NAS存储等高品质硬件平台,实现多级网上巡查,对考试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6月8日下午,上海一名考生在母亲的陪伴下匆匆赶到高考考场,却被告知因迟到了2分钟不能进入考场。考生的母亲当即向工作人员求情并下跪,考生还做出翻墙入场的举动。但最终,考生还是未能参加考试。(6月9日《新闻晨报》)  相似文献   

16.
颖欣闭着眼睛,体验了"唤醒愉快—保持稳定—激发兴奋"三部曲后,大脑好像注入了新的能量,但是一想到以前考试时体验的紧张和害怕,心中还是有隐隐的担心。于是,颖欣问:"如果进入高考考场,我还是感到非常紧张,那该怎么办呢?"颖欣的担心也是很多考生的担心。万一出现进入高考考场,突然感到非常紧张的情况,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步:庆祝自己还会紧张对自己说:真应该庆幸,我还会紧张,这表明我至少还活着,只有活着的人才会紧张。  相似文献   

17.
《河北自学考试》2009,(5):12-12
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18号令)对高考中考生的违规行为认定和处理有如下规定: 第五条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相似文献   

18.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考试是他们经常要面对的事情,课堂小测,单元考试,月考,各级统测,如此小考,大考成了高三学生的“必修课”,每一个高考考生都要先历经高考前无数次考试洗礼,才步入高考考场,完成最后的冲刺。  相似文献   

19.
黄建成  冯丽华  黎卫文 《广西教育》2012,(39):184+192-184,192
阐述了如何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加强B/S结构人机对话考试系统本身的安全、考前安全、考后安全,以及包括试室管理、考生管理、监考员管理、入场管理、开考管理、考中管理等的考场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招考信箱     
问:2020年高考报名刚结束,据说后期还有许多需要考生注意的环节,那高考主要环节有哪些呢?答:普通高考(含对口招生)有七个主要环节,包括报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身体状况检查(简称体检)、考试、填报志愿、录取、入学复查等。报名:报名是高考的第一个环节,是基础工作。考生只有通过报名才能取得考试资格或录取备案资格。考生的基本信息用于编排考场、建立考生电子档案和录取备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