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我们收到7月7日中国消费者报后,打开一看,一、四版是中国消费者报,二、三版是健康报,大家大为惊讶,议论纷纷。估计可能是印刷工人上错了版。一家印刷厂承印几家报纸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为数不少,为什么别的印刷厂没有发生这类问题,而唯独体育报印刷厂  相似文献   

2.
一点说明     
读了《新闻战线》去年第9期《读者论坛》上刊登的《新闻界的一大奇闻》一文后,作者批评中国消费者报的二、三版错印成健康报的版面,事实是对的,但分析却不够准确。因此,有必要加以说明。中国消费者报社没有印刷厂,报纸是委托体育报社印刷厂承印的。根据合同规定:每期报纸印刷前■由中国消费者报编辑部负责人签付  相似文献   

3.
一点说明     
读了《新闻战线》去年第9期《读者论坛》上刊登的《新闻界的一大奇闻》一文后,作者批评中国消费者报的二、三版错印成健康报的版面,事实是对的,但分析却不够准确。因此,有必要加以说明。中国消费者报社没有印刷厂,报纸是委托体育报社印刷厂承印的。根据合同规定:每期报纸印刷前,由中国消费者报编辑部负责人签付印大样,体育报社印刷厂根据签字的付印大样印刷。如果在签字的付印大样上有错误,责任由  相似文献   

4.
报纸"瘦身"是一个正为国内外报界密切关注的词汇。综观全球,包括一些严肃大报在内的许多报纸正争先恐后地加入"瘦报"行列。"瘦报"缘何而起?它是否代表了报纸变革的一种趋势?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性"大报瘦身潮"的起因与启示》一文对此作了较全面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盯版”一词,辞典上没有。但干过小报和企业报行当的人想必是都懂的。盯版是报纸校对前的一道工序,与排版工作相结合,是报社派员“盯”着排版工人依照编辑设计的报纸版样,把文字、线条、照片、图案等组合到铅版上去。对于规模较大的报纸来说,盯版不作为一道工序单独存在,可是在一般的小报特别是企业报,离开这道工序,报纸就几乎出不成。这是因为:一、多数小报和企业报不拥有专门的印刷厂,凡承接报纸印刷任务的社会小型印刷厂或企业内部印刷厂,也只是把印报纸作为很多项印刷任务中的一项,没有为印报纸准备足够的物质材料,如花边、线条及随时用来调节和填补版面的小图案等。二、这类印刷厂的排字工人一般  相似文献   

6.
记得三年前,有人邀请宜兴报加入农民报协会,我们至今没有同意加入。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敝报不是‘农民报’”!按理说,全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作为基层的一张县市报,编辑方针应该突出农村、农业、农民,把县市报办成“农民报”。那为什么宜兴报就要“例外”,公然宣称自己不是农民报呢?当时,我们是这样认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城乡差别来看,城乡互相溶合、互相渗透,城乡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于苏南地区乡镇企  相似文献   

7.
去年12月31日的《宜兴报》出版后,我们编辑部接到不少来信、来电、来访,赞扬这期《宜兴报》一版版面,有新意,惹人看。为什么这期《宜兴报》一版版面如此受欢迎呢?这是我们进行版面创新的结果。我们认为,新闻改革,不仅新闻内容要更新,而且新闻版面也要创新。版面有新意,惹人看,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相反,版面“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不“抓人”,再好的新闻内容也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因此,我们提出了“不拘一格选要闻,精雕细刻划版样”的要求,鼓励编辑拿出好版面来。  相似文献   

8.
现在,有些县报工作同志主张把县报的篇幅扩大到对开版,和省报一样,似乎愈大就愈体面。我认为县报的篇幅还是小些好。目前一般县报是四开四版,我看是合适的。为什么呢?县报的主要读者是农民和农村干部。现在农村工作很紧张。农民和农村干部的读报时间有限,目前报纸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提高质量,把文章写得短小精悍,而不是增加篇幅。其次,报  相似文献   

9.
讲究可读性——理论版的使命使然报纸要讲究可读性,这早已成为共识。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专版,是否也要强调可读性?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一张报纸如果没有几个人要看,这张报纸是否还要存在下去,就值得研究。同理,一个理论版如果没有几个人要看,或者没有几个人看得懂,这个理论版是否还要继续办下去,也令人怀疑了。党报的理论宣传目标,可以通过新闻、评论等多种  相似文献   

10.
刘立志 《青年记者》2016,(30):12-14
提起党报理论版,很多人的印象是:文章四平八稳、长篇大论;版面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这种印象不仅一般读者有,就连许多理论版编辑也有,甚至认为理论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应该说,这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理论版并没有硬性的文章模式要求,没有具体的文体要求,也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谁也没有说过党报理论版的文体和内容必须如何如何,但是时间长了,就无形中将以往的文体和内容、形式等固化、程式化起来,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成为一种束缚.记得十几年前我正准备入行做理论版编辑时,身边就有热心人问我;理论文章还有人看吗?委婉一点的就说:理论太“曲高和寡”了吧?老实说,当时我自己也感到含糊.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无差错地完成党报的印刷任务是党报印刷厂的工作重点,是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一旦发生质量事故。轻则影响党报的声誉,重则造成错误导向,后果严重。党报的印刷质量管理工作尤其重要,那么印刷质量管理工作该怎样搞呢?忻州日报印刷厂所承印的《忻州日报》质量逐年提高,九六、九七年连续二年在全省地市报印刷质量评比中取得好成绩。这样一个建厂五年的小厂,党报的印刷质量赶上和超过了省内众多大厂,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厂的做法也许能给您一点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扩版风乍起继上海文汇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地方报纸相继出版了各自的扩大版和周末增刊以后,首都的光明日报于9月14日出版了它的增版试刊。有消息说经济日报也将于10月初推出它的增版试样。明年两报一起正式加版。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华北五省市报纸总编会议又传出信息:华北省报将积极争取扩大自己的版面。而华东的福建日报已决定明年扩至八个版。扩版、扩版,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报业几乎是在“令人费解”的情形下开始了自己的新的实践。为什么说是“令人费解”的呢?其一,近些年,国家一度经济滑坡、银根收缩,新闻界并没有扩大业务的大环境、大气候;其二,虽然国家在东北与江南  相似文献   

13.
一版是要闻版。人们一拿到报纸,首先看到的就是一版,它是一张报纸的门面,同其他几个版比较,具有最大的强势。因此,办好一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大多数企业报的一版,长期以来办得不够令人满意,不够吸引人。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版总是刊登着这样一些稿件:时间性不强的新闻,问题不新鲜的会议消息、空泛的言论,大篇的没有多少新意的讲话。报道面狭窄,内容单调,形式呆板,大块东西多,缺乏可读性。不少同志认为,概括起来说是这么五个字:长、大、空、窄、闷。另外,企业报还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就是企业的领导要利用报纸特别是一版,宣传他们的意图,强调指导性;而职工群众则要求新闻性、可读性。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那么怎样办好企业报的一版,做到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都满意呢?根据我们的体会,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一本"作家版"的《中国农民调查》曾引起关注.我始终认为,比起中国作家,中国记者对国情应该有更深厚的积淀、更敏锐的思索和更准确的把握.那么,为什么不能写本"记者版"的《中国农民调查》呢?  相似文献   

15.
张文 《传媒》2000,(11):12
在北京各大报摊上都能看到一张四开16版的小报,这张小报在报摊众多报刊中非常抢眼,若问这张报纸叫什么名字,曰《男报周刊》。 新闻出版署是否批准过这么一个奇怪的报纸?答曰:没有。那么,它是哪里出的报纸?  相似文献   

16.
’93乌洽会的新闻报道,是对新疆新闻界的又一次检阅和考验,证明新疆的新闻界是一支有较高素质和较强战斗力的队伍。9月1日,’93乌洽会开幕的当天,《新疆经济报》汉文版推出28个版(其中正报24版,乌洽会特刊4版),创造了新疆报业史上的出版新纪录,显示了年轻的《新疆经济报》的实力。《新疆经济报》9月1日那天,为什么要出28个版的报纸呢? 首先,为了配合’93乌洽会的召开,让国内外客商在开幕第一天就强烈地感受到新疆的开放氛围,展示新疆经济建设软环境的改善,以促成更大范围的成交。其次,《新疆经济报》作为政府机关报,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在重大经济活动中塑造自己的形象,第三个原因是为了满足广  相似文献   

17.
记得三年前,有人邀请宜兴报加人农民报协会,我们至今没有同意加入。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敝报不是‘农民报”! 按理说,全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作为基层的一张县市报,编辑方针应该突出农村、农业、农民,把县市报办成“农民报”。那为什么宜兴报就要“例外”,公然宣称自己不是农民报呢? 当时,我们是这样认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城多差别来看,城乡互相溶合、互相渗透,城乡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于苏南地区多镇企业异军突起(故有“苏南模式”之称),乡镇企业成为城市工业重要的补充,这不仅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更新,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大大加速了农村城多一体化的进程。城乡差别越来越小,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也逐步“城市化”。以1987年为例,宜兴市职工年平均收人为1490元,而农民每人年均为715元。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印刷厂的经营方式弊病很多。特别是承印各类文件一律实行国颁定价标准,不但使出版社、印刷厂之间的矛盾长期不得解决,而且影响了工厂生产的发展。由于长版活与短版活在价格上没有区别,一般讲,印刷厂都愿做长版活,不愿做短版活,因为做短版活确实赔钱。我们厂今年一至九月承印126种书,50%以上赔钱。因此,这种计价的方法不改变,势必影响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动态简报     
《北京档案》2023,(7):63-64
<正>昌平区档案馆与区委宣传部联合编印发行《〈十三陵水库报〉集萃》为庆祝十三陵水库建库65周年,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档案馆编印发行了《〈十三陵水库报〉集萃》。一是深挖馆藏资源。馆编研人员通过对156期报刊逐期、逐版、逐条翻阅、记录和筛选,并结合区委宣传部筛选内容,完成初步筛选。二是确定设计方案。主动与区委宣传部、印刷厂等单位沟通,完成二轮筛选、小样设计8版,并交印刷厂出初稿,编印完成《集萃》。《集萃》选取典型事件、事迹及诗歌、小品、  相似文献   

20.
魏艳平 《新闻世界》2011,(1):117-118
美国的便士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辉煌之后,走向了分化,发展出了一批严肃报纸。而我国的都市报与西方的便士报无论是在诞生背景,还是内容倾向等几个方面都十分类似。为此,考察我国的都市报是否会像便士报一样走向分化,以及严肃报纸在我国是否还有生存空间,就显得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