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冠中,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绘画中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在当代艺术界可谓是独树一帜,驰名海内外。他坚持不懈地奔走在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的道路上,在绘画中坚韧不拔地践行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他用独有中国特点的笔墨构成方式来阐释西方的形式美理论,从而创造出了既有东方美学风格又有国际艺术特点的现代水墨画,为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黄胄是一位富于独创精神的画家,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之一,同样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一座高峰。他的人物画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画笔墨相结合,作品中体现出的全新精神、意境、手法开辟了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弥补了写实绘画带来的不足。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造型准确,笔力狠辣,用优美  相似文献   

3.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高举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在美术领域,主张革新的美术家们纷纷响应号召,通过变革传统中国画来创造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美术.以林风眠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家积极引进西方美术的写实方法,倡导将西方美术的写实手法及创作观念与传统的中国画相融合,走出一条改革中国画的新路,使传统的中国画焕发了生机.本文以林风眠先生对传统与现代绘画思想与手法的融合角度来揭示他对现代中国画的几点创新.  相似文献   

4.
印度绘画大师南达拉尔·鲍斯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西方美术、中国-日本美术、波斯-阿拉伯美术和印度美术等多种艺术交叉混合的特色。鲍斯曾陪同诗人泰戈尔一起访问中国,徐悲鸿接见了他们。鲍斯会见了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深切感受齐白石的艺术思想,并开始学习中国水墨画技法和中国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鲍斯热爱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广泛吸纳,为探索印度绘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9,(1):172-175
在漫长的人类绘画艺术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两大影响深远的绘画种类: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地区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这些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不仅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视觉享受,更是人类文化发展最有力的见证。西方绘画在世界绘画史上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影响力,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掀起绘画海洋的层层巨浪,影响着世界诸多艺术家创作艺术的灵感与方向。我国的美术教科书中不乏有很多西方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学生能够透过这些西方绘画作品体验到不一样的异国绘画风情,学习西方艺术家的绘画技巧及其作品的内在涵养。希望通过浙江美术出版社1-5年级教科书(2012版)的探究与分析,了解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在处理西方艺术家绘画作品的数量、国家及时代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世界多元化的大家庭中,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村上隆     
<正>村上隆,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日本艺术家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不仅是一位广受喜爱的艺术家,也是日本年轻人的偶像。他的作品既融合了东方传统与西方文明,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对立元素,同时又保留了其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他结合了日本当代流行卡通艺术与传统日本绘画风格特点,其作品趣味性十分值得一提。村上隆将米老鼠的变形体植入自己的作品(Mr.DOB),将它视为自己的化身并成为独特的视觉符号。  相似文献   

7.
现代派美术受全球美术界关注。西方现代派美术追求平面化、二维性,这是西方美术史学家和创作者研究的课题。西方现代派美术自希腊开始了对东方美术的承接,本文重点探究西方现代派对东方美术吸收的路径与特征,指出西方美术自文艺复兴开始向东方艺术借鉴,他们丢弃了西方古典绘画的三维性创作手法,只追求东方艺术的视觉图像性与装饰效果,并没有对东方艺术境界与神韵进行深刻领悟,他们一方面坚持自我革新,一方面也在东方化的借鉴中推动全球现代美术的发展。了解西方现代派美术东方化的学习借鉴历史与经验,可以增进中国美术的自信与自觉。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国的美术知识迁移是在异质文化间通过不断碰撞、调试和融合实现的,其中知识迁移主导者的作用非常重要。1920年前后,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的陈师曾为了解决绘画如何在实业救国中发挥作用、国画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颇具创新性地从实用的角度着手,借舶来品“图案画”来重塑国画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通过演讲、撰文、教学和图案画实践等方式实现了图案画在北京美术界的重新阐释、传播和推广。陈氏将日本图案画新理念与中国美术传统相结合,使移植的图案画与本土现有的美术知识发生了有效融合,成为现代中国美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陈氏对图案画的重新解释体现了他对中国与西方美术兼收并蓄的态度,改变了民初北京“保守”的文化图景和京派画家作为“传统派”的刻板印象,也体现了民初传统文人画家向现代美术知识分子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对波洛克艺术作品中狂野和神秘的原始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克逊.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行动绘画"的代表。他运用极具野性的创作热情和反传统的绘画方式创作出大量惊世骇俗的作品,不仅开拓了"行动绘画"的先河,而且一度推动西方现代艺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庞德的《华夏集》是西方现代诗歌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庞德是一位中国文化传播者,作为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他的创作深受中国文化及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阿垅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诗人和文艺理论家,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学成就。他以自己的特立独行和天才创造,代表着40年代乃至中国现代新诗的艺术高度。他的报告文学是抗战初期的忠实记录,《南京血祭》具有填补文学空白的重要意义。他的诗论文论深透独到,形成了自成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文论有着积极的反思和建造作用。阿垅是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标本式人物,他的个性化创造及其与时代政治的复杂关系,他的精神痛苦和悲剧命运,引发我们深入地认识和反思一个时代的文学特质和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是近代伟大的钢琴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将钢琴艺术推向古典音乐的顶峰,他的早期奏鸣曲共有作品11首,音乐风格表现出贝多芬个性,具有气势恢弘的特点,技法上可看出受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人的影响.中期共有作品16首,情感和内容极为丰富,体现了贝多芬艺术上的大胆创新.晚期作品5首,具有深刻哲理性,表迭了复杂细腻感情,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炉火纯青的艺术创作境界.  相似文献   

13.
贺友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连环画作家,在其60多年的漫长创作历生涯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他通过“从传统中寻找语言”,在积极吸收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连环画艺术规律,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为当代中国连环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连环画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类型中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论李健吾成熟期话剧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 ,是李健吾话剧创作的鼎盛时期。数量众多 ,创作风格稳定 ,艺术特色鲜明 ,标志着作家创作的成熟。健吾剧作以开掘人物灵魂而别具价值 ,塑造众多的性格迥异、文化内含丰富的群体形象 ,填补我国现代文学为人生艺术领域的一个空白。变革中国戏剧情节结构的传统方法 ,发挥性格推动戏剧情节的西方艺术优点 ,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使剧情大开大阖、想落天外 ,大大强化艺术感染力量。与曹禺一样 ,李健吾是推动我国话剧成熟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应予以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话剧巨匠历史寂寞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相似文献   

15.
浅析陈洪绶绘画艺术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绶是我国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卓越画家,他的绘画在继承了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艺术构思极具想像力,绘画风格古拙而生动。陈洪绶以其独到的绘画见解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他的象征主义人物画,开启了中国人物画由中古向近代转型的新境界;此外,在版画史上更有着杰出的贡献,他把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微妙的装饰情趣,自然运用到版画创作中,在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张大千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的命运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紧密相连,他一生的经历体现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关张大千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通常结合张大千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创作展开,研究者主要着眼于张大千抗战的经历、敦煌之行、去国怀乡、国画作品和诗词美学几个角度。与张大千对祖国的贡献和张大千的历史地位相比,现有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其家乡湘西以及湘西的民俗成为他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作者从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提炼出饱含深刻寓意的意象母题,将民俗文化摄入作品并使之具体化,艺术化,形象化,从而使他的湘西乡土小说具有了丰厚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8.
宗白华的艺术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理论的土壤之中,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重生命、崇意境的特点,而且结合他自己精深独到的见解,使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焕发新的光彩。同时,他将这种艺术理想融于艺术创作之中,写下了风格清新、意境深远的诗集《流云》。理论与创作的互证互释,使宗白华的艺术世界成为他审美人生的一种最好的印证和诠释。  相似文献   

19.
赵无极是一位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的当代抽象主义绘画大家。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源自于他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彻悟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赵无极的艺术历程给我们剖析了东西方文化结构在相悖的情景下而得以戏剧性结合的秘密。他的成就为当代志在探索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汉高祖对西汉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位特殊读者,他的艺术娱乐需求,推动了娱乐性强的楚声艺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使楚声、《巴渝舞》等俗乐走进宫廷,登上大雅之堂.他的政教艺术需求,推动了汉代宗庙乐的制作和汉初反思文学的涌现.作为一位特殊作者,他的楚歌创作也对西汉文学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性影响.由此可见,在古代等级制度下,帝王凭藉国家权力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