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传奎 《中国教师》2013,(Z1):16-16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在"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和培训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该理论用数字形象地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留率)有着巨大的差异。"学习金字塔"理论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发现并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将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种形式。被动学习包括四种形式:"听讲",即教师在上面说,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金字塔"就是用不同学习方式,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多少内容,即学习效果的差异,各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形象地用金字塔形表示。位于金字塔最上部的学习方式是听讲,记住的内容最少,学习效果最差;位于金字塔中部的学习方式是:阅读、图片、示范方式,学习效果强;位于金字塔下部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小组讨论、做中学或实际演练记住的内容大大增加;最后,效果最好的学习方式,位于金字塔的最下部的是教别人或者立即应用,记住绝大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学习金字塔理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这一理论的发现者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爱德加·戴尔在研究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时发现,在两周以后,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所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是不一样的,并且呈现金字塔的形状。在金字塔的顶尖,就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听讲"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两周以后,学生仅仅能记下约5%的内容;塔尖往下,通过  相似文献   

5.
<正>一、模式的建构1.理论支撑。学习金字塔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发现并提出的,后来成为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如"学习金字塔"模式所示,从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的保存率都无法超过30%。而学习效果在50%以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以"一次函数的图象(2)"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对于让"教"于"学",构建生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一、构建初中数学生本课堂的实践"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仅听老师用讲述的方式学习的知识,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如果学习者能将学得的内容辅导他人,则所学知识能记住  相似文献   

7.
<正>学习金字塔理论作为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并提出的。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如图1,从塔尖到基座,依次为"听讲""阅读""声音/图片…‘示范/演示""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做中学""马上应用/教别人"七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分别对应5%、10%、20%、30%、  相似文献   

8.
王燕萍 《教师》2012,(36):115-115
最近在教学理论学习的书中看到这样的一组分类统计数据,叫"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1946年率先提出的。后来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在这个学习金字塔中,第一种学习方式是"讲授",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  相似文献   

9.
<正>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显然,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由此,笔者尝试在化学课  相似文献   

10.
臧青 《数学教学》2011,(5):8-11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以两周为单位测试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从10%-90%不等.具体而言,从金字塔塔尖到塔基依次是: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学习金字塔”理论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理论,如图1,在学习金字塔的上端,利用听讲的形式学习,一段时间后只能获得学习内容的5%,越往下同学们学习内容的保留率越高,如通过阅读法一段时间后可以获得学习内容的10%;观看视频与倾听声音的方法可以达到20%;采用教师演示同学们学习的方法可以记住30%;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的学习法可以在一段时间后记住50%的内容;通过实践学习的方式同学们在一段时间后可以记住75%的内容;而将自己掌握的知识马上运用或者是传授给他人的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记住90%的内容.由此可知,要想长时间的记忆知识,需要同学们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2.
古有埃及金字塔,今有学习金字塔.本期科普园为大家带来学习金字塔大餐.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它用数字形式形象地展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多少内容,即平均学习保持率.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现在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时感到很明白,但课后做习题或日后考试时却忘了知识点和做法,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比较弱."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认为,"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用数据形象地说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在量上有差异。研究显示,“听讲”,学习效率最低,两周后仅记住5%。“阅读”“声音/图片”“示范/演示”记住的分别为10%、20%和30%。这几种学习效率较低,都属于个人或被动学习。“小组讨论”可让人记住50%,“实际演练/做中学”让人记住的内容达75名,而“马上应用/教别人”让人记住的内容高达90%。后面三种学习效率较高,都是合作或参与式学习。  相似文献   

15.
学习金字塔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多少内容,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理论。美国教育机构普遍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实现了教育的飞跃式发展。而今,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因此,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有必要从中得到启发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初中《世界历史》上册第7页建筑金字塔插图简介如下: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坟墓.一座座坟墓形状就像中国字里的"金"字,故中国译为"金字塔".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多半修在尼罗河下游西岸孟斐斯附近,离现在阿联的首都开罗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总计起来,现在埃及境内共有七十多座金字塔.金字塔是用巨大的石块堆砌成的,其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法老齐阿普斯(有译为胡福)的.这座金字塔高达146公尺,每边230多公尺,如果围绕金字塔走一圈需要走一公里路的时间.整个金字塔用了大小不等的230万块平均两吨半重的石块砌成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是指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的确,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建立在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之上,要让学生站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上,跳一跳摘到"苹果"。学生跳起来的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而"苹果"就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通过教学不断地将  相似文献   

18.
<正>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在学习新知识后,学生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在学习新知识后半个小时左右,能记住的知识不到50%;在学习一天后,能记住的知识只有33%;一周后所记住的仅仅只有25%。这说明在学习新知识后要及时巩固和复习,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专家通过研究发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笔记法[1-3]。笔记不仅需要课堂记录,还要包含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总结,能够让学生再现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的笔记才是有效的笔记,因此我们要寻找科学有效的笔记记录方法[4-5]。  相似文献   

19.
<正>可别小瞧这座由塑料板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它和它内部的物体是无法被声波探测到的哟!这个"金字塔"上有若干凹点,能有效减缓声波的传播速度、改变声波的轨迹,使之像在"平面"上传播一般,从而使声波探测器误以为前方什么都没有。由此看来,"隐声"的结果就是"隐身"啦!酷比看点这座"隐身金字塔"蕴含的相关技术,除  相似文献   

20.
刘瑢 《考试周刊》2014,(57):60-60
"金字塔"理论是普遍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评价中应用"学习金字塔"理论,组织学生边学习、边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