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阅读教学,人们普遍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而忽视与之相关的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语言训练,长于模仿,而短于创新。为了改变这种失调现象,必须在语言训练的同时,加强对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非逻辑思维,主要是指联想、类比、猜想、模拟等思维活动。只有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语言创新的思维辐射力。  相似文献   

2.
智慧离不开思维,主要指人的创新思维。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有很多,但其内在要素就是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这三个。获取知识、训练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比较容易的,而训练和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则是很困难的,因而也就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成了培养智慧的难点和关键。非逻辑思维其实就是没有充足理由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出一种没有充足理由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出来,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实践证明,数学课上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通过让学生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其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学过分重视逻辑思维的训练,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特殊思维如发散思维、类比思维、非势思维的训练,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过程要靠语言来表达。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展现缜密的逻辑思维的前提和保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密不可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强的学科。许多教师十分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而轻视非逻辑思维的训练,对非逻辑思维中的直觉思维更是关注很少。实际上,直觉思维对儿童思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学时应关注儿童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能力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猜想、联想、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训练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质疑解疑 ,通过引入开放性问题等一系列做法 ,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甚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为重要。”6~11岁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基于儿童的视角,从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思考习惯、知识经验等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程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9.
注重对学生进行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克服学生思维的单向性,发展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在重视逻辑思维训练的同时,加强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开拓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也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教学中,尤其职高的数学教学中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我们的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却忽视了非逻辑思维的训练.以致造成学生的创新思维缺乏、创造能力薄弱的现象.事实上非逻辑思维集中地反映了创造力,而逻辑思维仅属于一般的智能结构.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是以逻辑思维作为基础,通过非逻辑思维实现跳跃,再运用逻辑思维加以完成的.因此从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2.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处理各种问题的前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好比让他们多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是紧密联系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涵",两者相  相似文献   

13.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从求异思维、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途径入手,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是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什么要注重逻辑思维构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语文教育是逻辑思维型的教育1.逻辑思维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内在要求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教育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语文知识学习,还要重视学生思维培养。首先,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训练学生思维。叶圣陶先生早在40年代就对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问题作了阐述,他指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其次,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思维的提升。人们运用听说读写进行思想交流  相似文献   

15.
思维一般可分为 :形象思维 (或直感思维 )、抽象思维 (或逻辑思维 )、灵感思维。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不可或缺 ,中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表现丰富 ,如对问题的猜想或应急性回答 ,提出怪问题 ,产生新奇的想象 ,对难题的顿悟等。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 ,长期以来 ,逻辑思维一直被视为科学思维的唯一类型 ,而非逻辑思维仍未被重视。笔者认为 ,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生物学知识 ,有时非逻辑思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 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儿童语言的发展,将促进其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一年级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引导说好,培养会说、鼓励学生敢说。  相似文献   

17.
创造是人类发展、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创造过程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协作的过程。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只有提出了新思想或新问题,才有逻辑思维求证或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动力。大学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和关键,非逻辑思维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应采取以生为本、创设情境、鼓励想象、采用变式教学等途径,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采取对创新思维及其过程进行研究、以创新思维为参照对象展开论述非逻辑思维的方法,可以看到创新思维的关键是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有许多人或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是神赐的、天赋的,是不能培养的;或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虽能培养,但却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非逻辑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其实就是要养成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正所谓:习惯形成人的第二天性。非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9.
网络游戏时代,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似有缺失的趋势。为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其逻辑思维品质,在进入高二以后,应以说理文的写作指导与训练为突破口,有意识地加强其逻辑思维训练,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而让学生学习、掌握"一点三分"分解观点的构思法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使他们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逻辑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方法: 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结合数学语言、口头表述进行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