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应是孩子的童心表达,是创造个性的天地;作文,更应是孩子有兴趣、乐于做的事。然而,现在的很多孩子却谈作文而色变。为什么我们的习作教学连根本的问题——孩子的兴趣都没有激发起来呢?我觉得关键在于老师对作文的定位有问题。  相似文献   

2.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孩子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有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成人无法感受的,是五彩缤纷的.因此,尽管评价小学生作文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能忘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无忧无虑"不能平视,只能低头看"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作文一直都是大部分学生感到头痛的课程,而且很多入也有疑惑:为什么孩子看了那么多的作文书,写了那么多日记作文进行练笔,但还是写不出好的作文来呢?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把教师所教的方法化作一把把利剑,披荆斩棘,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来呢?笔者认为:要完成一篇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作文,教师在作文课堂的设计中就应注重与学生进行快乐的沟通与约定,在沟通中,挖掘孩子记忆里的细节,激活孩子的语言天赋,触动孩子内心最真挚纯真的情感;在约定中,让孩子形成好的语言习惯,并做到有原则地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与方法,积极投入地进行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当前,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不少,不是无话可说,就是照抄优秀作文。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有所创新?现结合教学实际,谈点自己的做法。一、丰富生活,强化作文的真实性小学生的生活本来就比较单调,加之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某些特长,因此常逼迫孩子学音乐、美术,或学习英语。这样本应是色彩斑斓的生活空间便被挤得一点缝隙也没有了,学生与大自然和社会的接触就更少了。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怎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呢?因此,要想让学生的作文具有真实性,家长和教师必须给孩子…  相似文献   

5.
刚参加工作,业余闲来无事,一做生意的朋友请我上门辅导他孩子的作文.小男孩悟性不错,几个月辅导下来,竟然有一两篇作文被我润笔后在报纸上发表了.朋友对此很高兴,常在他同行面前夸我.意想不到的是,有许多人带着孩子登门请我也给他们的孩子辅导作文.  相似文献   

6.
不少孩子觉得作文很难,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是因为他们不会观察.忽略观察,对孩子进行作文技巧的训练,就会像工厂一样,生产出相同模式的作文来. 如何指导学生观察?我认为应从一年级开始,给学生观察的时间和内容,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从最简单的观察要求开始,逐步地有坡度地带领孩子观察,使他们掌握观察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观察的能力,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孩子学语文必须碰着的一件大事,许多孩子都面临写不好作文和写不出好作文的问题,这很正常,又很不正常.  相似文献   

8.
近来,很多亲朋好友都向我询问孩子的作文怎么写这个问题,有说六年级的孩子每次作文只能像挤牙膏一样写上二百字就再也写不出一个字了,也有说孩子都上初一了,每次作文老师都下这样的批语:习作如流水账,白开水一样……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几年了,作文教学的确一直是困扰老师、学生、家长的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我对此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9.
大凡学生作文,畏惧心理总因无物无情而生.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作文指导与训练首先应解决"有物可写"、"有情想抒"的问题,情景作文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0.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孩子放开手脚,开放思维,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应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所要做的是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农村生活,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农村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写作潜能.  相似文献   

11.
习作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少有欢喜,多是忧.老师布置习作任务时,很多孩子咬着笔杆,一筹莫展,为了应付作业,他们勉强成文,所写内容空洞无物. 我班有个孩子在写《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时,这样写道:"当老师真幸福,只需布置作业,而不用写作业,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可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对于作文,动口不动手.读了这篇作文,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该如何改变这种强迫式的作文教学方式?我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有效地激发孩子作文的兴趣,提高习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何我不尝试和孩子一起动笔作文呢? 在"砸鸭子"的活动作文课上,我设计了几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作文,孩子们的作文热情高涨,习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现在最需要给孩子的就是自由的空间,多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说自己想说的话,多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为了让孩子能在自由的空间里说话、写话,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着.  相似文献   

13.
郑广杰 《生活教育》2008,(10):40-40
最近.笔者读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讲过的一个故事.感触颇深。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天.一位朋友领着孩子让于老师辅导作文。孩子把自己以前写的一本作文递到他手里说:"这是第二本,写得不好.没有一个星,第一本里有两个星。"孩子接着说:"得一颗五角星的作文是最好的,对吗?"朋友一旁插话:"孩子上一次作文得了一颗五角星激动了好几天。"于老师听后.意味深长地对孩子说这本他就不看了.让孩子下次把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乡土作文是立足于反映本地本土的民间故事、地方掌故、趣闻轶事、民俗风情以及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出现的新气象。生活在广袤土地上的农村孩子,生活基础有别于城镇的孩子,因此,作文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如何培养学生写乡土作文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作文批改是个老课题,有许多有益的理论探讨经验总结是值得借鉴的.从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对"批改"这一环节上的问题有必要再作些探讨和研究.作文能力的训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写作,二是修改.文成于思,文成于改.修改应是学生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6.
一命题作文指导前,应充分实施对话 1.教师与命题对话.命题设计后,不要马上让孩子习作,教师应多与命题对话.可以问问此题是否让孩子有话可写,怎么写才会与众不同,是否有些特殊材料能让作文脱颖而出.除心口对话外,教师还应写下水文,这种对话能让教师切身感受命题的难易程度,做好改进.  相似文献   

17.
只要一提到作文,十有八九的孩子都会感觉到“怕”,老师也认为作文教学是个难点,父母则最怕对孩子进行作文辅导,越是低年级越是这样。不少日记、周记或者作文变成了父母“口述”,孩子“笔录”的产品。可是结果呢,父母费力不讨好,孩子抱怨,老师不满。本期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的问题。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如同做人,本是人的情感的流露,人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本应敞开心扉,倾吐为快。作文课堂应是最美丽的地方,在那里,应该让人听到生命拔节的动人心响。可是,作文课堂上,你时常感到有一种万马齐喑的气息,时常感到我们的孩子有被某种氛围束缚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作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顺应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辟这条“绿色通道”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一、在开放型的活动中挑拣——解除“写什么”的心理障碍许多孩子一提起作文便发怵、害怕,孩子对作文的害怕并不在作文技巧上,而在于无内容可写。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觉得有东西可写呢?1.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组织《春》的习作课,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说春;也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春的古诗,通过…  相似文献   

20.
<正>材料作文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分析问题能力,调动孩子的作文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孩子能够学会怎样剪裁材料;有利于孩子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通过不同的材料作文的联系,能够提高作文水平。利用材料作文形式训练孩子写作文,能体现出作文训练的计划性。在教学中,我的基本做法如下:首先,应该指导孩子认真阅读和研究所提供的材料,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关键的一步。其次,在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应该把材料深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