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中集合思想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便形成一个集合。集合论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各个分支。各国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注意渗透集合思想的教学。   一、用平面部分表示集合,渗透集合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用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部分表示集合。如第一册第 6页,由小狗、松鼠、母鸡、蝌蚪分别组成 4个集合图。第一册第 10页,在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的外面各画一个小圈,然后再在两个小圈的外面加上一个大圈,让学生直观看到 2个集合合并成 1个集合。这样,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而且还渗透了并集思想。  …  相似文献   

2.
集合是现代数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现代数学的很多分支,如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等的基本概念,都建立在“集合”的基础之上,因此让学生早点接触集合的思想和方法,积累一些这方面的感性知识,对以后学习数学和现代科学技术都很有好处。小学数学教材,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集合思想的。一、在认数前,第一册一开始就在几个同类物体外边加一个圈,这些画着圈的图形就是集合的直观圈,它们形象地表示“具有一定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如一堆蔬菜、一群黑羊等(图1)。这样能给学生初步留下类和整体的观念,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来观察事物。  相似文献   

3.
“重叠问题”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单元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体验和运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课本上就常常把4个苹果、6朵花、10支铅笔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在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也常常把各种不同的长方形用一个大圆圈圈起来表示。学生进行的各种分类活动,也无不蕴涵着集合思想的原型。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此前对集合只是无意识地形成了某些零星感觉却从没有主动、充分地感知过它,集合图(集合间没有交集)也仅仅是以单个圈(或框)的方式来呈现的,而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交集),学生对此并没有接触过。  相似文献   

4.
幼儿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因此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 ,仅仅重视数数和加减运算是很不够的 ,还必须在智力训练方面下功夫 ,以培养幼儿准确、灵活、敏捷的思维 ,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如教幼儿认识“5” ,最基本地要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是“5”的各种各样的物体 ,即手指点一个物体 ,口就说出一个数词 ,而且还要强调让幼儿在被数过的物体外面画一个圈 (表示集合) ,并说出“一共是 5”。这时训练的是幼儿手和口之间的一一对应 ,培养幼儿对应感 ,同时 ,用恰当的行为方式促进幼儿对总数“5”所具有的包含…  相似文献   

5.
一、借助集合图渗透集合思想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除了用语言叙述外,还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用集合图来表示,这样既形象、具体,又能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渗透集合思想。如: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用集合图可以表示(图一)。又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2的倍数有:12、24、36、48……。用集合图  相似文献   

6.
<正>若集合中的元素是有限的,可用列举法表示;若集合中元素是无限的,一般用描述法表示。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是: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x|p(x)},其中p(x)表示元素具有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教会幼儿画圆圈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促进幼儿手部骨骼的发展。幼儿因手部骨骼尚未发展成熟,手部动作精确性、灵活性较差,尤其是纤巧动作更困难。教师和家长必须有意识教会大班幼儿执笔运笔(硬笔),锻炼手腕、手指动作。帮助幼儿画横线条、竖线条、斜线条等单向运笔,可以发展他们的手部骨骼,但更主要的必须帮助幼儿多向运笔——画圆圈。因为只有同时多向运笔,才能更全面、更完善地  相似文献   

8.
小音名找家     
目的:巩固幼儿对七个音名的认识,训练动作的敏捷性。准备: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坐在小椅子上围成圆圈。中间空地上画七个圆圈.标有C、D、E、F、G、A、B七个音名,请七位小朋友扮演小音名,戴上标有音名的头饰,站在中间。玩法:教师先点一名幼儿为提问者。前奏后,圈上的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小音名”边唱歌边做动作(见动作提示),提问者问到哪个音名时,就由那个音名回答。歌曲唱完后,教师将曲尾的音乐反复弹奏,音乐一停,“小音名”就去找自己的家,即找到标有相同音名的圆圈。如谁找错了,就与圈上的小朋友交换角色。如全找对了,则游戏重新开始,两遍后更换角色。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 :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 ,适当渗透集合、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 ,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下面就小学数学课本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课本 )中常见的集合思想及其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教学谈点浅见。1 集合概念的渗透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开始 ,教材就通过直观形象的韦恩图渗透了集合的概念。《数学》第一册第 4页上的“分类”一节课中 ,把两个球圈在一起 ,还把书包、鸡、气球放在一幅图里 ,让学生试一试能否把同类物体圈在一起。这部分内容渗透了如何把一些同类的物体组成一个集合的思想。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小组:能说出金鱼的明显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大组:能用连贯的语言确切地描述金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功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二、教学准备教具:活金鱼六盆。贴绒金鱼一条,金鱼食物若干(贴绒),美工作业教具每人一套(大组添画,小组捏小虫,将纸撕成水草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活动节开始了,五(1)班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李叔叔养了鸡和兔共100只,数一数共有250条腿,那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徐铭一同学很快举手发言道:“这道题可以用画图法来解答,画出100个圆圈表示100个头,每个头画上两条小线段,表示鸡的两条腿,共画200条腿,之后逐一再在每个头上添上两条线段表示兔的腿数……直到腿共有250条为止。”  相似文献   

12.
“猪八戒”吃西瓜目的:练习沿着圆圈追逐跑,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以及反应的敏捷性。玩法:请一名幼儿扮猪八戒,其余幼儿扮西瓜,围站成一个大圆圈。游戏开始,扮西瓜的幼儿拍手念儿歌:“猪八戒,嘴巴馋,偷偷溜到西瓜田。东瞧瞧,西望望,摘个西瓜尝一尝。”“猪八戒”沿着圆圈走,并根据儿歌做相应的动作。念儿歌结束,“猪八戒”边拍西瓜(即拍小朋友的肩膀)边作听状。“猪八戒”如说“生的”,“西瓜”可不动,“猪八戒”继续拍瓜;如说“熟的”,则“西瓜”立刻按逆时针方向沿着圆圈跑,“猪八戒”在后面追。若“西瓜”跑回原处,“猪八戒”未追到,就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若“西瓜”未跑回原处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结合基础知识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用集合图圈的办法,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直观地表示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之间的关系,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等.通过相关联的式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正比例等渗透一些函数思想.通过求平均数、百分数和统计表等,使学生接触一些初步的统计思想和方法.”这说明适当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有利于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为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一)集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练习数的组成。材料:①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内画一条直径线。②1~10的数字专若干。玩法:按组成的总数确定参与游戏的幼儿人数,让他们围着圆圈站立,其余幼儿各手持10以内的数字卡片一张。如:组成的总数是“7”,就请7名幼儿围着圆圈站立,听鼓声沿逆时针方向小跑,鼓声停止,这7名幼儿就跑进圈内,分站在直径线的两侧(如图)。圈内幼儿观察直径线两侧的人  相似文献   

15.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中学教材引入集合概念成为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中学数学渗透的重要标志。高中数学第一课就是集合,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集合的意义,正确地表示集合,并能运用集合的语言叙述与论证数学命题。 集合的语言贯穿着整个高中数学教材,它使数学的叙述更为简单明了且准确。因此,学好集合对学习高中数学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要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集合概念并且能正确地表示集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将起着重要作  相似文献   

16.
边讲边画     
我在常识教学中,采用了边讲边画的教法,即我一边讲一边作画,或幼儿讲我画,或幼儿边讲边画。实践证明,这一教法是可行的。边讲边画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常识教学应让幼儿观察认识事物的特征。但有时受条件限制,不能用实物或因实物过小不易观察。有一次我带小班幼儿观察金鱼,由于金鱼太小,小朋友的注意力不稳定,我就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条很大的红金鱼,大家高兴得拍起手来。我请大家说  相似文献   

17.
足球游戏6则     
一、运球目的:训练幼儿脚内侧运球的技能,培养幼儿对小足球的兴趣。准备:在场地上画若干个圆圈(若场地宽敞,圆圈以大些为好),足球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参加游戏的幼儿按圆圈数分成若干组,面向圆心站立,一只脚踩在足球顶部。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念儿歌:“小足球,圆又圆,小朋友,都喜欢。你运球,我运球,看谁的球儿运得快。”念完后幼儿按逆时针方向用脚内侧运球,绕圆一周后,可重新念儿歌开始。规则:运球时必须沿圆周进行。提示:运球也可按顺时针方向进  相似文献   

18.
看图找答案     
两只鱼缸中共有几条金鱼?各有几条?有没有死金鱼? (说明:要引导幼儿判断鱼缸交界处的金鱼属哪只鱼缸,死金鱼应该是肚子朝上,浮在水面,眼睛闭着的)  相似文献   

19.
小小饲养员     
目的:练习钻、爬、跑的动作,学习分类。准备:草蓆(或垫子)3~4张,直径为60厘米的竹圈3~4只,各类动物卡片若干(每类动物卡片数目比每组幼儿数多一些)。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跑线,在线前方2米处放上草蓆代表草地,再往前2米处竖放竹圈代表山洞,在各组山洞前5~6米处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圈代表饲养场,圆内放上所有动物卡片。玩法:幼儿当饲养员,分成人数相等的3~4组,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规定好各组所饲养的动物类别(如家禽,家畜,鱼类;或会飞的不会飞的;或两条腿的,四条腿的:或有角的,无角的……)。游  相似文献   

20.
一、画圆圈目的:帮助幼儿学新字词。准备:剪成铅笔形状的生字卡若干(不同颜色)师生围成一个圆圈坐好。玩法:老师拿出铅笔形的生字卡一张,集体教读一次,然后以老师为起点,一个一个地传读,要求幼儿读正确,大声,指读,最后又传同老师。如幼儿都按要求读出此字,这个圆圈就画得圆,否则不圆要重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