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灯式家教     
红灯式家教王晓春镜头一:一个小女孩在家门口玩沙子,很快乐。她妈妈看见了,说:“不许玩沙子,脏兮兮的!”妈妈把孩子拉回去了。镜头二:孩子在鼓捣小制作,他妈妈评论道:“就知道弄这些破玩艺,有什么用。”“不许出去玩”、“不许看电视”…·二·透视诊断:这种家...  相似文献   

2.
邓卫 《家教指南》2003,(7):49-51
编辑部的工作例会,大家把话题放到了“家规”这个传统文化上。几千年的中国社会,管理一个家庭是需要规则的,沿袭下来,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丰富的文化遗产。“家规”的制定是对家庭成员行为的管束,我们今天也谈“家规”,仍然没有超出这一范围。今天的家庭成员在减少,但传统的“家规”精神仍值得参考。现代的家庭如何看待“家规”?为此,我们采访了几位人士。蒲金山(中学副校长):要与初衷相符从古至今,国,少不了国法;家,少不了“家规”。虽然如今的“家规”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但是每一个家庭都少不了它。一家之主可以用它…  相似文献   

3.
我家有家规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老的谚语吧。国家是我们的大家,用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学校、班级也是我们的大家,用校规、班规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我们可爱、温馨的家里可有什么家规吗?这些成文的不成文的规定你觉得合适吗?大家都能遵守这些“家规”吗?“家规”让你欢喜还是让你愁呢?在这里,我们请大成实验学校五年级三班的同学来谈谈吧。  相似文献   

4.
隐私话题     
去年,《现代快报》曾登载了一封女儿给母亲的挑战书,内容是这样的:“我感激你生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奴隶,我是一个自由的人。从今天开始,如果你还想要我这个女儿,必须做到如下十条:1.不许动我的书包抽屉;2.不许看我的聊天记录和日记;3.不许拦截我的电话……”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六个方面对邓小平“不搞争论”的政策思想进行探析:一、“不搞争论”是坚信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二、“不搞争论”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三、“不搞争论”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四、“不搞争论”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五、“不搞争论”但允许并提倡讨论;六、“不搞争论”但对各种有害思想必,须进行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既重视让学生了解道德概念、道德标准,又重视把这些概念、标准“物化”出来,即从“物品、事物、关系”中实际体现出来。与“物化”思想相对立的一种做法,就是进行空洞的说教。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在学校里,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旧铜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通过语言讲清道理,说明是非,让学生了解社会提出的道德标准是什么,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应当的、必须的,什么是不准许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单靠语言是不够的。“只  相似文献   

7.
许多家庭管教孩子以“堵”的方式为主,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有的家庭还制定严厉的家法家规和惩罚措施,避免孩子受到不良  相似文献   

8.
形式主义的痼疾在德育工作中随处可见,什么“告别陋习万人签名活动”、“珍惜资源宣誓活动”、“我是环保小卫士授牌仪式”等等。仪式之隆重,场面之浩大,可以说是一个胜过一个。你搞“干人一声”,我就来个“万人签名”;你成立“志愿者”,我就来个“别动队”……搞这些活动不排除其德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许预报     
在法庭上,一位气象员正准备接受审讯。法官问他:“你的职业是什么?”“气象预报,尊敬的先生。”法官不满意地摇摇头,说:“那么我郑重警告你,在法庭上你只许说已经发生的情况,除此以外,什么也别说。”不许预报  相似文献   

10.
否定词孩子们在家每天所听到的、父母常讲的词语中,由“不”组成的否定词为最多:“不许”、“不能”、“不要”、“不可以”…有个孩子在一篇名叫《不许父母》的作文中,写了父母讲的很多很多“不许”的内容:“不许淘气”、“不许玩沙子”、“不许晚回来”、“不许去同学家  相似文献   

11.
绑架风波     
菜场税务员吴志德的儿子吴小宝被人绑架了。绑架分子一不索要钱财,二不搞其他交易,只要求吴志德做出保证以后不再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便放人。位于菜场旁边的税务所门口围满了人,吴志德正在里面通过电话与绑架分子谈判:“我没搞不正之风,你误会了。”绑架分子说:“什么,你没搞不正之风?还不承认。给我揍!”电话里就传来吴小宝挨揍的啪啪声和哎哟哎哟的叫声。吴志德只好说:“我搞不正之风!我搞不正之风!”绑架分子问:“怎么搞?”吴志德说:“主要是接受  相似文献   

12.
博览     
家规与惩罚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家有各家的家规。但现在的许多父母也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如果对孩子行使家规,会削弱孩子对他们的爱戴。美国儿童教育家基瑞·卡布尔门指出:成功地处理好子女与父母间关系的关键,在于使他们对家规有一个清楚的理解。做为一个家庭,倘若不建立必要的秩序和制度,不制订执行这些秩序和制度的要求,那么孩子就不能正确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自然更谈不上建立父母在家庭中的权威和力量。没有经验的父母与子女间冲突的焦点,往往表现在行使家规和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说到这里,有些家长…  相似文献   

13.
这几天,六(3)中队拼搏小队的队员们个个神采飞扬,当同学们问他们有何高兴事时,他们竟然是一个口径:“军事秘密,不予泄露。”那神秘劲儿,甭提了。 星期天上午,拼搏小队的辅导员—一小队长人羽的当教师的妈妈李老师接到儿子的电话。“报告辅导员,今天我们小队搞郊游,看张家港新貌。现在我与队员们已抵达东郊果品批发市场。”“什么?你们离家那么远?怎么不跟我说一声?请原地休息,我马上赶来。”李老师顾不上骑自行车,叫了出租车直奔独生子所说的地点。一下车;李老师指着队员们说:“你们居然……”她本想说:“你们居然目无…  相似文献   

14.
猪.com     
接完儿子猪弄潮的电话.猪妈妈开始担心起来。她不明白为什么儿子放着好好的大学不念,非要停学创业,搞什么“稻糠亩”,而且还嚷嚷着上市。  相似文献   

15.
承泽 《家教指南》2003,(7):21-22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就是一个具体家庭中生活的规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家庭教育中,家规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或手段。中国古代家规究竟起于何时,因史料有限,已无从查考。现存较早的,当数唐代房玄龄的《家法》。现存中国现代家规中,内容较为完备的,当数“清初三大儒”之一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规》。该家规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规18条,二是历代的训子言6则,三是家规后言,最后还有为附录的家祭注。其中,家规18条是:家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  相似文献   

16.
比喻趣话     
比喻,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修辞方法,俗称打比方。关于它的作用,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战国时有一个哲学家叫惠施。他说话很喜欢用比喻。有人便对当时的梁王说:“惠施说话喜欢打比方,如果不许他打比方,他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第二天,梁王就召见惠施,对他说:“你以后说话只许直来直去,不要打比方了,如何?”惠施听了,很巧妙地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7.
克雷库“社会主义”越搞越穷最终走向失败,启示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之后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生产力,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发展为够格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打“电话”     
今天是小班吴老师的半日观摩活动。区域活动时,小王正在娃娃家里专心致志地切“菜”,旁边另一个娃娃家里的墨墨给小玉打“电话”。不管“电话铃”怎么响,小玉也不理睬,墨墨气得大哭起来。吴老师连忙问起原因,墨墨抽抽搭塔边哭边说:“她不接电话。”小玉头也不抬:“我们家电话早坏了。”墨墨一听又大哭起来:“她骗人,电话没坏。”观摩课的老师们都看着吴老师,吴老师说:“让我看看电话。唤,电话线松了,现在接好了,小玉接电话吧。”小玉极不情愿地放下手里的“菜”,拿起电话您认为应怎样看待这件事?有什么建wb?来稿在8册字以…  相似文献   

19.
当不良情绪出现后,不要过于恐慌,你可以试试以下“战术”:暗示法:可以用正面的鼓励语言,积极地暗示安慰自己,例如“别生气,这不值得发火”;“我是优秀的,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度过眼前的难关”等,用理智控制情绪,不搞痛苦扩大化。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进步率?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一些现象令人忧虑:许多学校口头讲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我行我素,用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组织学校工作;有些学校也开展了一些所谓“素质教育”的课外活动,但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仍占主导地位;有的学校仍用考分给教师和学生排队;一些学校用“重点班”将“优生”和“后进生”区分开来,过分重视“优生”,忽视甚至排斥“后进生”。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许多学校明知用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惟一尺度是不妥的,但目前也找不出合适的评价方法,只好将就用之。如何在确保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