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众科技》2009,(3):3-3
继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曙光5000A下线,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个人高性能计算机曙光(PHPC100)近期在天津高新区华苑软件园海泰绿色产业基地正式推出,目前已陆续接到近30张订单。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包括“银河”、“曙光”、“神威”、“深腾”等系列巨型机的开发研制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近日,在北京的媒体将镜头全部对准曙光公司,这是一家以国家“863”计划重大成果为基础的服务器厂商,他们最新研发的曙光5000高性能计算机于今年8月入住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曙光5000的推出,不但刷新了该公司此前创建的中国纪录,更使曙光公司在国内行业的王者地位不容置疑。从曙光1号到曙光5000的路,它承载了整个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超级计算机研发的现状,介绍了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历程,总结了我国超算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超算技术和产业的策略建议,并对我国超算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8,(12):1-2
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五百强排行榜近期发布最新榜单,中国曙光五000A以峰值速度230万亿次、Linpack测试值180万亿次的成绩再次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行列。据悉,曙光五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不但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可以研发生产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同时也使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跃升为世界上计算能力最强的通用高性能计算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05,(2):F002-F003
1.“曙光4000A”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2.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3.西气东输工程实现全线商业运营;4.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5.“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双星探测”计划实现。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计算技术和产业逐步发展,不断繁荣,从仅服务于国家战略部门对性能巅峰的需求到兼顾市场驱动、应用推广和产业化推进,中国高性能计算翻越了打破封锁、打破垄断和引领创新的"三座大山",逐步缩小了与国外先进研制水平的差距,并在整机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文章分析了超算发展的趋势和曙光机的发展之路,将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挑战总结为2点:摩尔定律失效前可持续地构建E级系统,以及后摩尔定律时代超算系统的革命性技术。针对这些挑战,文章进而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阐述了关于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高性能计算应用将建模、算法、软件研制和计算模拟融为一体,已成为高性能计算机实现在重大科学发现的前沿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应用的必要纽带。文章从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不同科学计算应用对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谈起,回顾和剖析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多个学科的科学家协同通关,发挥学科深度交叉的优势,在"曙光1000"并行计算机上完成了多个应用软件并在天然DNA的整体电子结构理论计算、激光晶体材料(LBO)电子态理论分析及广义本征值并行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水平成果的案例。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位列我国科学计算应用发展的前沿。在应用水平、计算规模及成果显示度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的背景下,文章选取了大气科学、生命科学、高能物理、计算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典型传统科学计算应用,从科学家的视角对它们的现状、领域发展促进及未来趋势作了介绍,以期能引发读者更深入的思考与关注。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科学计算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1秒钟内,它可以完成10000个5000万瓦以上的并网发电机组和22万伏变电站构成的全国电网的电力安全评估;30秒内,它可以完成上海证交所10年的1000多支股票交易信息的200种证券指数的计算;6分钟内,它可以同时完成20次对上海黄埔江过江隧道三维结构的地震数值分析的计算.这是刚刚问世的我国百万亿次超级高性能计算机--"曙光5000"给人们带来的惊喜.  相似文献   

10.
高性能计算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高性能计算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可以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进步、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等方面一系列的挑战性问题,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文章总结了国内外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我国目前发展高性能计算机面临的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08,(7):2-2
1秒钟内,它可以实时完成10000个5000万瓦以上的并网发电机组和22万伏变电站构成的全国电网的电力安全评估;30秒内,它可以完成上海证交所10年的1000多支股票交易信息的200种证券指数的计算;6分钟内,它可以同时完成20次对上海黄埔江过江隧道三维结构的地震数值分析的计算。这是刚刚问世的我国百万亿次超级高性能计算机——“曙光5000”给人们带来的超算惊喜。  相似文献   

12.
谐波电流对高性能计算机电源的稳定性影响非常大.本文以高性能计算机电源系统的谐波治理为主要内容,对电力系统谐波的产生和危害作了总结,对各种谐波抑制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信息集锦     
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评选揭晓由科技日报发起,首都15家新闻媒体参与评选的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近日揭晓。这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分别是:破解新材料世界级难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成功开发出恢复土壤生态核心技术的浙江慈溪市人大代表史汉祥;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的总设计师孙凝晖;国内首位获得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奖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建成最先进的下一代互联网的领军人吴建平;创造量子信息研究领域5个世界第一的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设计我国所有直升机机型的602所总设计师吴希明;用心打造“中国芯”的“龙芯一号…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伊始,我国以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二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告别了20世纪,迎来了21世纪新的曙光。在"十五"期间,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舟三号"、"神舟四号",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相继升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壮举,成为我国在空间高技术领域的新的里程碑。人类基因组"中国卷"和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率先绘制完成,超级杂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三峡水库蓄水成功,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从万亿次到十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推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制成功,还有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重大成果,都使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科技大学将迎来50华诞之际,命名为"KD-50-I"的我国首台国产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日前在该校研制成功,近期通过了以王守觉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KD-50-I"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自主研发,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革新》2010,(7):32-32
前不久,我国首台实测性能超过千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星云”在曙光公司天津产业基地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7.
简介     
李国杰(1943.5.29-)计算机专家.湖南邵阳市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12月伊利诺依大学CSL实验室作博士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在智能计算机有效搜索算法和VLSI阵列处理器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研制成功的全对称多处理机系统"曙光一号”,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已推向市场.主持研制的曙光1000系列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发展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方面取得较突出的成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40余篇刊登在国外重要学报和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中).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08,(2):37-37
花费不足80万元,占地只有一台家用冰箱,你能想象这是一台万亿次计算机吗?近日,我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在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它的理论运算峰值为10080亿次/秒,这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9.
科技信息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329-336
"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问鼎全球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是体现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的成功问世,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  相似文献   

20.
曙光公司天津产业基地近日透露,我国首款个人高性能计算机(PHPC100)近日在天津下线。这款只有普通台式机主机2倍大小的计算机,速度却是普通台式机的4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