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4年,郭大力与王亚南开始翻译《资本论》,很快得到党领导的读书生活出版杜的支持。该社负责人艾思奇、黄洛峰、郑易里等,早就想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文全译本,得知郭大力与王亚南以翻译《资本论》为毕生志愿,喜出望外,即由艾思奇出面,同郭大力签订了出版合同。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上海陷入一片混乱,郭大力返回江西老家,王亚南也避居异地,两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艾思奇《大众哲学》为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基本范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同志离开我们已十二年了,现在又重印他早期的有名著作《大众哲学》,使我们心情激动,对他无限怀念。艾思奇同志在中学时代就很爱好哲学。一九二六年冬他中学毕业后来到南京,和他哥哥同住。他哥哥是个革命青年,有一天反动军警忽来搜捕,其兄不在,将他抓去。后在亲朋营救下,他恢复了自由,就到了日本东京,和我同住一屋。学完日语初级课程后,他买了一本日文本黑格尔哲学,作为进修日语的主要读物。我当时对哲学一无所知,认为在备考时期不该如此浪费时间。他说他爱哲学,借此容易搞通日语,一举两得。不  相似文献   

4.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云南省腾冲县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1]8,被誉为"大众哲人".艾思奇1932年初到上海,1937年8月离开上海奔赴延安,在上海生活战斗了近六年的时间.这是艾思奇革命思想从自发到自觉、从激情到理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六年,是其从一名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进步青年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战士重要转折的六年,代表作《大众哲学》正是在上海时期完成的.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同走进艾思奇在上海的战斗生活.  相似文献   

5.
彦修同志: 今日看到《艾思奇文集》第一卷,很高兴。毕竟我们能用最好的方法来纪念当代的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认为,我们出版工作者如果能够花点功夫,整理六十年来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或非马克思主义者但又真正做学问的人士的作品,出版他们的集子,将对文化的积累和对后代的成长会有很大意义的。当然,在这同时,假如我们能花加倍的力气去为年青的作家(翻译家)做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沙平 《云南档案》2002,(2):34-35,41
1937年10月,艾思奇、周扬等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上海来到延安.延安土墙上贴着一幅幅欢迎的标语,其中有这样一幅:欢迎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到延安来!这使他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心底奔涌.在交际处刚吃完饭,工作人员又进窑洞来通报: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艾思奇和大家一样,都为党的领袖能礼贤下士而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7.
《现代出版》2015,(2):2
黄洛峰(1909~1980),云南鹤庆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在昆明设立云南书报社,以此为据点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李公朴、艾思奇、郑易里等人在上海创办读书生活出版社(后改称读书出版社)。不久,应艾思奇邀请,黄洛峰加盟该社,出任经理。黄洛峰注重哲学著作和通俗读物的编辑出版,如《大众哲学》(艾思奇著)等,多次再版加印。1938年,在黄洛峰推动下,首版中文全译本《资本论》(郭大力、王亚南译)由读书出版社出版,一时传为佳话。此外,黄洛峰组织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8.
本刊1996年第8期刊载的《杨献珍错对艾思奇》一文,是从《炎黄春秋》杂志1996年第3期温济泽同志所写的《我所认识的艾思奇》文章中摘编的.  相似文献   

9.
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其哲学著作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其中,对毛泽东的哲学叙述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艾思奇哲学著作对当代出版工作的启示主要体现为:出版工作者要高度重视通俗著作的出版;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有潜力的青年作者;要敢于进行编辑体例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上,艾思奇既是学者和哲学家,也是一名革命家和战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大众化、中国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艾思奇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把哲学学术生涯和革命生涯联系在一起,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反动哲学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刘洋 《图书馆》2024,(4):81-87
红色特藏资源具有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等四重价值,图书馆对红色特藏的收集、保护、发掘、利用,具有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为代表的图书馆红色特藏资源建设典型实践案例,运用版本对勘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红色特藏进行版本梳理、内容提炼和对比归纳。以历史人物、版本流变、地域变化这三重叙事维度为视角,开展红色经典文献的价值发掘及红色阅读推广工作,阐释了红色特藏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3.
艾思奇作为我国首位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大众哲学家",其一生都在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努力、而奔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亚美尼亚共和国《文化基本法》于2002年12月19日生效,该法从公民在文化领域的基本权利、中央政府以及地方自治机构在文化领域的职权、国家文化财产、国家与创作者关系、对外文化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对文化活动给予保障,对亚美尼亚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家园》     
<正>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村落。古村落,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一种独特而又脆弱的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6.
<正>安义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自古有“安祥启泰,义德衍长”的美誉。本书包括“安义风骨”“安义风流”“安义风物”“安义风景”“安义风华”“安义风情”“安义风雅”七个篇章,全书以散文、报告文学为主的文学形式,全面展现了安义历史人文、地域特色,记载了安义的发展印记、时代魅力。本书充分挖掘安义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连贯历史文化碎片,多维度、多层面、多形式地记录、解读和讴歌安义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盛,彰显了安义的独特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2012,(11):73
盛世修典,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决定编辑出版大型文献丛书《新疆文库》。编辑出版《新疆文库》是新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文化基础工程,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文化德政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文化自信工程,是目前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体现。《新疆文库》收录、编纂工作将坚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尊重历史、新疆特色;古今中外兼收并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六项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务实创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对新疆自古以来文化经典力作大规模、系统化挖掘、收集、整理,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新疆文化发展的面貌,以科学翔实的史料使世人和后人全面了解新疆独特的地域文化,反映新疆作为现代文化蓬勃发展的新兴地区所具有的丰富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出版了。第187条注释是“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这个条目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收编了毛泽东批注的《哲学选辑》(艾思奇编)一书的有关部分。《哲学选辑》第四章有这样一段话:“旧唯物论把感觉当作认识的出发点,是不错的。唯心论就‘忘却了’这个端初,所以对于‘终结’的概念虽然发表了贵重的思想(尤其是黑格尔的唯心论),但它的整个方向,却根本不正确,根本包含着错误,它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僧侣主义的泥沼里。”毛泽东在这段话旁边作了批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组整理稿上是这样印的:“作始其间,将毕也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出版界先后出了一大批好书,对促进广大干部群众的知识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也有些出版物错谬甚多,误人子弟.比如,现在关于名人轶事之类的书,比比皆是.其中多数言之有据,然而也有一些是互相传抄,无案可稽.有的对同一事实,众说纷纭,甚或相互打架,让读者莫衷一是.笔者案头就有两本介绍已故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艾思奇生平事迹的书,对艾思奇同志笔名来历的解释竟截然相反.天津出版社出版的《现代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华诞,也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演50周年。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将珍藏了半个世纪的《东方红》艺术档案史料完整地呈现出来,真实再现了《东方红》诞生的全过程,并首次披露了台前幕后制作方案及演出细节,折射出一代艺术耕耘者们同心协力、共创佳作的文化责任心和发扬传承中华灿烂文化的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