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914年《哈里森毒品法》是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禁毒立法,它是美国禁毒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法的制订和执行对后来美国社会的毒品问题和毒品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从历史的角度对《喻里森毒品法》的背景,起因,内容及后果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审视和评价,以期对当今美国的毒品问题和毒品政策有一个更好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毒品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实施全民禁毒教育是有效遏制毒品的蔓延,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前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是跨国贩毒问题严重、毒品朝精致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贩毒活动的有组织化和集团化、作案手段隐蔽化、毒品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大以及少数执法人员参与贩毒。因此,毒品犯罪的预防要针对毒品犯罪的特点,从毒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加强禁毒宣传,提高全民禁毒意识,依靠人民群众、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开展禁毒工作,才能取得禁毒战争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教材(2019版)对毒品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加深了对毒品成瘾机理的表述。本文从毒品类型、吸毒成瘾机理及戒毒手段方面进行概述,以期提供相应的禁毒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育背景1987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期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我国政府也提出将禁毒作为一项基本政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综合治理的禁毒战略,确定了"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并把预防青少年吸毒作为禁毒工作的基础工程,同时积极参与和开展国际禁毒合作,以期从根本上解决中  相似文献   

6.
增强青少年学生毒品防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 《生物学教学》2001,26(3):40-41
毒品问题是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其中尤以青少年吸毒呈迅速上升趋势,因而禁毒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全社会都在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利用“6.26”国际禁毒日和“10.26”禁毒日开展宣传活动,尤其强调教育青少年学生保护自己,增强防范毒品侵害的意识。毒品不除,世无宁日;消除毒害,任重道远。笔者特对增强青少年学生毒品防范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代全球毒品控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历史的必然,又与美国禁毒外交活动休戚相关。以禁止为主旨的毒品控制体系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确立,既是国际强权政治实力交替的趋势所在,也是国际禁毒舞台上始终存在的大国主导权之争的必然结果。探析全球毒品控制体系演变过程中的美国因素及其影响,不但可以了解体系发展的历史足迹,还将对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国际政治本质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地方     
《教育》2014,(7):13-14
河北:中小学开展禁毒教育 日前,河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河北省教育厅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每学期将安排不少于1小时的禁毒教育课,以提高我省学生的防毒、拒毒意识,增强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 《意见》规定,小学阶段主要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毒品有害,远离毒品”的常识教育;初中阶段重点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懂得拒绝毒品的基本技能;高中阶段应当注重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懂得选择毒品就是自我毁灭;大学阶段可以全面传授禁毒知识,使大学生不但能自觉抵御,而且成为反毒、禁毒的宣传者与志愿者。意见提出,力争在3年内实现每所中小学[微博]校(含中等职业学校)有懂毒品预防教育的1至2名法制副校长、每所高校有一批懂毒品预防教育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国的禁毒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毒品犯罪的日益复杂和严重,现行的法律法规已难以全面适应深入开展禁毒斗争的需要,毒品犯罪立法需因应形势,对互联网毒品犯罪、吸毒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毒品的定量分析、毒品原植物(种子)的监控、伤病残及外来吸贩毒人员的收管、追究涉毒公共娱乐服务场所责任等方面的立法不断地加以细化和完善,为打击和防范毒品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王雯 《教师博览》2005,(8):51-51
每年的6月26日国际禁毒目前后,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都会掀起一股禁毒的高潮。然而,在严厉的打击下,世界毒品交易依然猖獗,吸食毒品的人群更呈青少年化.他们一旦吸食就难以自拔。毒品——威胁人类健康的恶魔.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控制力?它是如何欺骗人的大脑甚至改变大脑的功能的?  相似文献   

11.
《上海教育》2009,(3):37
上海市禁毒教育馆由全球毒情、无尽毒害、拒绝毒品、禁绝毒品四个部分组成的展馆内容,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及调研材料,运用实物陈列、影视播映、图片展示、漫画表现等方法,辅以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寓严肃的禁毒主题于生动的展览之中。让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充分认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民族、国家的危害,了解毒品使人成瘾的原理。提示每一位公民: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疆毒品犯罪的现状、特点及严重危害性,指出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经济等原因,使毒品犯罪在全疆扩散,已快泛滥成灾,并呈国际化态势。当今新疆成为仅次于云南的国际国内贩毒转运站和毒源地,成为继云南之后第二个打击毒品犯罪的前沿阵地。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毒品犯罪斗争要坚持“三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初步对策,指出尤其要加强边境查控,禁毒品在“区门”之外,并加强国际合作,主张不论是什么“制度”和“主义”的国家都要根据国际刑法的原则打击毒品犯罪,做到全球联手、共铲毒祸,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和文明。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概念合成理论,以分析施喻者的认知聚焦方式为手段来解读汉语禁毒宣传语中的隐喻。这些隐喻主要体现了施喻者的三种认知聚焦方式:零聚焦、单聚焦和双聚焦。在解读过程中,正确把握两域之间能够构成映射的焦点是理解的关键。施喻者在对毒品及禁毒进行多面聚焦之后,把毒品视为魔鬼,把禁毒视为战争,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邪恶与反邪恶的两股对立力量。解读汉语禁毒宣传语,旨在使人们对毒品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远离毒品。  相似文献   

14.
禁毒专门化人才培训,有利于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和开展禁种铲毒和禁吸戒毒工作,能有效减缓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发展蔓延势头.禁毒专门化人才培训不仅是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需要,也是禁毒队伍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财政紧张问题,蒋介石利用毒品敛财。南京政府表面禁毒,实际上却是纵毒,其目就是征收巨额的鸦片税。更令人震惊的是,蒋介石还通过他的下属和农民银行暗中参与贩毒、制毒。  相似文献   

16.
今天,全国总工会和国家禁毒办在这里召开全国职工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月暨全国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推进会,这对于进一步推动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工作,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深入参与禁毒斗争,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禁毒人民战争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工会应有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毒品乃万恶之源,是当今世界一大公害。一人吸毒,全家遭殃,毒品带给人类的灾难罄竹难书。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树立全民防毒、拒毒意识,铸就禁毒钢铁长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至关重要而非常迫切的任务。受国内毒潮泛滥的影响,娄底电业局也曾出现过一些毒品问  相似文献   

18.
今天,全国总工会和国家禁毒办联合举办全国职工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月暨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推进会,这对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遏制毒品危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贵阳南车辆段曾经是毒品危害重灾户,特别是在企业改制的重要关头,毒品给我们改革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段党委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帮教吸毒职工,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1998年至今,全段无新增吸毒职工,复吸率控制在10%以内,有效遏制了毒品的蔓延。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日记》2007,(7):4-4
编辑前言: 今年是全国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第三年,也是最后一年,关键的一年,更重要的,今年是胜利的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全民携手禁毒,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我们激动地感到“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行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两次实证调查分析,发现总体上中职生对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性的认知是比较清晰的,对禁毒的历史和相关法律是知晓的,对学校开展禁毒教育给予了积极评价。表明学校教育依然是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最好形式,如何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禁毒教育深入人心,将禁毒、防毒教育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重视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营造禁毒防毒的宣传教育氛围,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毒品预防教育中的治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