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课是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处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高一学生通过第一章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图像的一些常识,如像素、黑白图像大小的计算等。本课以认识一张"位图"为例,围绕三个问题(此图属哪类图片、用什么软件处理、图片质量由什么决定)认识这张图片,从而把各知识点串连起来,  相似文献   

2.
本课是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处理》第一课时内容,主要知识点为图像的基本概念(像素、分辨率、颜色)和基本知识(文件格式、位图与矢量图、图形与图像)。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图像处理有很强的兴趣,但对于图像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其教学内容建立在“图片的获取”基础之上。从教材整体来看,初中教材涉及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的内容有三大块——图片、音频、视频。掌握图片获取以及处理的基本方法将为后两种媒体加工处理方法(第7章)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其教学内容建立在图片的获取基础之上。从教材整体来看,初中教材涉及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的内容有三大块——图片、音频、视频。掌握图片获取以及处理的基本方法将为后两种媒体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课选自2009年宁波初中新编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PhotoShoP专题》第四课。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知识,认识了PhotoShop软件,并学会用PhotoShop调整图像大小,纠正图像倾斜、变换扭曲,调整颜色(色彩、色相、饱和度)等操作,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构图知识,运用构图知识合理裁剪图片。  相似文献   

6.
李海军 《孩子天地》2016,(4):182-183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系列教材,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3章《画图常用工具的使用》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完第二章《认识画图软件》后的课程,学生已经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已经窗口构成,为本次课打好了基础;学习本课为后续使用画图软件画画做好铺垫,使图画做到图文并茂,图片内容更趋丰富多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分析】《图像的复制、翻转、变形》是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6章的内容,主要内容是使用Windows中自带的画图程序来实现对图像的复制、翻转、变形。《图像的复制、翻转、变形》的主要内容有:一、对象的选取与复制,二、图形的翻转,三、图像的拉伸和扭曲这三大部分内容。本课是在第5章《有趣的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同时又为第6章的在图形中添加文字、把多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组合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端午节》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6章第2节《图片的处理》中的内容。要求学生熟悉典型的图像处理软件,掌握一些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并学会利用图片来表达主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课题】图像的使用(《高一信息技术》中第五章第三节)l课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网页设计中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1、掌握图片插入的方法、图片工具栏上按钮的使用,学会在一张图片上分割多个热区。2、能在网页中对插入的图片进行简单处理,学会创建热区,为页面增加导航地图。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在VB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其中,第三章第四节《算法及其实现》整合到选修内容《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本节共两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的第二节,按教学大纲要求,本节共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教材选用了绘制函数图像作为范例,考虑到绘制图像的代码书写复杂,并且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支  相似文献   

13.
刘政 《中小学电教》2010,(2):148-149
<正>一、案例背景本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多媒体技术应用》(信息技术·选修2)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对一个实例对图像的加工过程合成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三节《图片素材》,主要知识点为图像的基本概念(像素、分辨率、图层)和静态图像的基本处理。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欣赏过用Photoshop处理过的图像,对Photoshop有较高的兴趣,但只有极个别学生接触过相关的Phot0Sh0P软件。考虑到“图层”概念的重要性,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将“组合水果娃娃”实例中对于图层的操作设计为一个小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认识教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选修1—1,高二年级第一章《电与磁》第三节。本课以电磁学的核心内容“电场”为载体,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衣服会飞吗     
第五单元第四部分的教学内容是《我们穿什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认识四种常见的纺织材料,第二个环节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再对这些材料做进一步的探索,了解它们的区别,第三个环节通过一张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并展开讨论,从各种要求和角度去想象将来的衣服,培养他们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上册)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一节。本节主要介绍Excel的功能和基本操作,通过Word表格的处理引入Excel,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本课为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前四章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信息的获取和常见加工方法为主,第六、七章为信息的集成与交流.第五章为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在本教材中是一大亮点.本节以其实用性和高利用率成为学生最欢迎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龙东安 《中小学电教》2009,(10):134-134
<正>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以校本教材第一册第三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第一节课的内容为基础,将之扩展应用,是教材的扩展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师提供的帮助演示软件和小组协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三册(上)第四课。本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对Power Point2003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PowerPoint2003的图片处理功能。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使用图片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