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本节用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程,通过对整个过程的体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基本思想方法。本节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本节共两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  相似文献   

3.
《分散系及其分类》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我通过列表格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对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别,懂得如何鉴别它们。为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他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例子、胶体的例子来认识胶体,掌握胶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说课是近年来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笔者主要说及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在指导本节课的教学时,笔者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是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计划授课为两课时,笔者的说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参建议该内容5课时完成,本节课设计是第1课时,是一节概念课及其性质探究的教学。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经历观察、分析、猜想、论证,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其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核心内容。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作一展示,和各位老师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及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深圳牛津英语教材1A Module 4 Unit11。单元主题是In the zoo。本单元设计为两个课时,即分为两个话题,第一课时话题为Animals in the zoo,第二课时话题为Fun in the zoo。本节课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学生分析及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接触英语快一学期了,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可塑性强,有着极强  相似文献   

7.
吕龙 《黑河教育》2011,(2):57-57
设计思想: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和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2.通过实物演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快乐和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教材分析处理:本节课是PEP小学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但我认为应先学单词,再学相关的句子和课文,所以我将它改为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水果类单词,为下几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Excel公式与函数》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对Excel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的设计正是在学生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加深学生对电子表格数据处理的认识,强化学生对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像的类型和设计图像表达信息(Flash初步),安排为一课时。该部分内容从理论上对数字化图像的优势、类型进行了论述,内容实践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下雪了》为《信息技术》(冀教版)第三册第十课的内容,本课是综合使用Flash引导线和影片翦辑元件制作出有关下雪情境的简单动画片,在学习了制作单一的曲线运动的基础上学习的。全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制作多片雪花飘落的动画,第二课时调试动画并制作雪人眨眼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1.
1 说教材 1.1 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授课时间为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是继“世界第一大洲”后,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第二节课,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地形”这个要素时主要方法和使用学习工具的指导。本节内容可分三部分:“亚洲地形特点”、“亚洲地势特点”、“亚洲河流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本节课时为2课时。  相似文献   

13.
1说教材 1.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授课时间为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二章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与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进行的教学.随机变量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引入随机变量实现了实数空间和随机现象的连接,  相似文献   

15.
1 教材及学情分析 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第二课时. 这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氯气,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知道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秀琳 《课外阅读》2010,(11):107-108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牛津7B Unit 5 Abilities Grammar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主要讨论在日常生活我们能为他人所做的事情。本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通过学习can和could表示现在和过去能力和可能性,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张宏 《教育学报》2001,(4):37-37
学校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检查. 我们推开了初三(1)班教室的门,准备听一节语文课. 王老师讲的这一课是歌剧<白毛女>的选场,这一节是第二课时,从王老师的导言中得知,第一课时学习了知识短文<谈谈戏剧文学>,学生自读了课文.这节课上,王老师先提问了知识短文中的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准备分角色表演第一场.  相似文献   

18.
课题:列举法求概率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七八年级学习有关频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频率与概率初步的知识。本节课首先通过课堂实验活动,让学生体会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实验频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在操作实验与统计中探究知识。为了突破本节难点,采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树状图法和列表方法来组织学生掌握概率计算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内容之一 ,本内容拟用2课时进行教学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乘数中间和末尾都没有0的三位数乘法。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乘数是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题内容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笔算乘法的扩展 ,又是学习后继知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法、小数乘法等的重要基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笔…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这一节设计了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作小报,第二部分是对初步制作好的小报进行美化,共需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各种利用Word编排文字的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