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云国 《寻根》2008,(4):90-95
一 女子缠足究竟起于何时,可谓众说纷纭。据《南史》记载,齐废帝命“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一般认为,这是把纤足称为“金莲”的最早出处。不过,史料中并没有潘妃缠足的记载。有人还举出南朝乐府《双行缠》,附会当时的“双行缠”就是后来的缠足。其诗云:  相似文献   

2.
所谓的“阿兹特兰”,指的是墨西哥神话传说中阿兹特克人的发源地。阿兹特克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继奥尔梅克人和玛雅入之后,在墨西哥建立了璀璨的文明,其统治时间从13世纪一直延续到16世纪初墨西哥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关于阿兹特兰的记载,最早见于《新西班牙印第安史》、《新西班牙史》、《墨西哥纪事》等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3.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尹盛平《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国语》是记载炎帝事迹最早,也是最可靠的文献。从以上所引《国语》的记载中,可...  相似文献   

4.
莫艳梅 《寻根》2012,(3):88-92
西施其人,2500年来不绝于史。美人西施,最早见载于先秦古籍《管子·小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而管仲(?~前645年)早于西施二百年左右,何以知其身后之西施?考《管子》多杂后人伪作,《小称》为其一,尽管如此,它在记载时间上却是遥遥领先。《慎子·威德》记载:“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供,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甥,则行者皆止。”  相似文献   

5.
大小篆、古隶、秦隶都是硬笔书写,但与甲骨文一样,千余年来,却统统被无端误断为毛笔书写。这一误断,最早出自西汉宣帝时今文经学家戴德。在他传授的《大戴礼记》中记载了一首据说是周武王撰写的《笔铭》:“豪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戴德解释此铭的缘起,说是西周之初,尚父道丹书之言,武王闻之,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于起坐之次,以戒后世子孙,《笔铭》即其中的一首。从铭文所谓“豪毛茂茂”来看,所说的笔,显指毛笔,而且是周武王所用的书写工具,等于宣告西周已有毛笔。但此《笔铭》不见于先秦旧典,观其托言“尚父”(…  相似文献   

6.
满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发祥的白山黑水地域,纬度偏高,冬天严寒,森林茂密,禽兽繁多。满族的先人,早在新石器时代,便生息繁衍在这块辽阔土地上。满族的先世,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商周时的肃镇。《国语·鲁语》记载:周武王时,肃慎贡献“矢石”。《尚书·序》记载:周成王代东夷,肃镇派使来贺。(左传》载述周康玉说:肃慎为“吾北土”。可见,市镇是周朝北方封疆之国。在肃镇中,有的部落以农业为主,也饲养家畜;有的部落则从事渔猎。自有文字记载至今,肃慎已有3(:X)多年的历史。肃慎后裔的一支在汉魏时称为招娄。…  相似文献   

7.
在《圣经》中,“蛇”有关记载与种类较多。在中文版《圣经》中,较多以“蛇”“虺”(中国古书上,或称蝮蛇一类毒蛇,或泛称小蛇,或指蜥蜴类动物等)或“毒蛇”等记载,其种类不够明确。而在英文版《圣经》中,有Snake(为蛇、爬行动物)、Serpent(为大蛇、毒蛇)、Adder(为宽蛇)、Asp(为阿斯普蛇)、Viper(为蝰蛇)等。  相似文献   

8.
刘辉 《寻根》2008,(5):22-27
墓祭,即在墓地祭祀祖先的亡灵。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墓地和甘肃齐家文化墓地,都发现了墓祭的遗存。殷墟妇好墓与春秋战国墓也发现有建筑遗迹。《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是文献中对“祠堂”一词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谭宝刚 《寻根》2010,(3):38-41
<正>关于老子的籍贯最早明确指出老子为楚人的学者是司马迁,他在《史记·老子列传》中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其后记载老子出生地的学者更多,日本学者武内义雄在其所著《老子原始》中说:"太史公以  相似文献   

10.
茶疗拾零     
茶疗拾零任彩元我国产茶历史悠久,茶作为一种饮料,在我国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对于茶叶的发现与药用价值,历代学者都推神农。《神农本草》是我国有关茶叶记载的最早书籍,书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的药用经神农发现解毒作用后,历代医家...  相似文献   

11.
兰亭访古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公里的兰渚山下,史书记载绍兴是我国植兰最早的地方,汉代又曾在此设立驿亭,故称兰亭。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成书于此,该地遂为历代书家朝圣之所。  相似文献   

12.
<正>《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简称《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诸国故事的历史文献。今传本为十卷四十四篇,曹魏王肃注。这部书长期以来被学界视为典型的伪书,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孔子家语》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史料价值。《汉书·艺文志》载"孔子家语二十七卷",这是关于《孔子家语》的最早记载。直到王肃为《孔子家语》作注,《孔子家语》才逐渐广泛流传。与王肃同时的马昭已经开始对王肃的注本展开激  相似文献   

13.
兰亭     
潘忠泉 《寻根》2004,(2):67-69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公里的兰渚山下。史书记载绍兴是我国最早植兰的地方,汉代又曾在此设立驿亭,故称兰亭。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成书于此,该地遂为历代书家朝圣之所。  相似文献   

14.
一、巴族渊源系统地记载巴族历史的最早的古代文献当数在公元350年左右完成的《华阳国志·巴志》。著者常璩是蜀人。他年轻时,大概由于四川省的政情不稳而避难于南方的交败一带,在政局安定之后又返回东晋。关于常璩著写《华阳国志》的动机,任乃强是这样记述的:其主旨在于夸诩巴蜀文化悠远,记述其历史人物,以颌顽中原,压倒扬越,以反抗江左士流之诮藐。(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页2)常璩虽然本来就具有这样的情感,但是他本人还是受到过良好的中原汉族教育。他的思想实质在《华阳国志·巴志》本文中有所流露:《洛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周礼》《吕氏春秋》等著作中都有对捕捉野生动物实行季节性限制的条文,但缺乏官府当时操作实施的具体史料。两千年前的汉代,有宋均和法雄两名地方官员分别在他们的行政辖区内发布并实施保护老虎的法令,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官方保护老虎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之一,放在文化人类学大背景上去审视,也是独一无二的。因而,牛年解读《周易》中的“牛话语”,我们将从一扇独特的窗口,再一次领略其由历史深处飘来的文化风采。  相似文献   

17.
木版水印是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中的一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隋代。至今发现的最早雕版印刷实物是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这种历史1000多年的古老技艺,而今北京的荣宝斋仍在使用。至上世纪中期,以木版水印技艺复制古今名人书画原作,便成为以出售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的百年老字号荣宝斋独树一帜的产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计量解剖学(日)张藜珍中国最早的人体解剖记载,也是见于正史中的唯一一例,是《汉书·王莽传》中的一个著名的记事。公元8年,翟义反抗野心勃勃的统治者王莽。虽然王莽镇压了这次暴动,并在同年称帝,但是翟义的谋士王孙庆设法逃脱了。在王莽新朝的天凤三年...  相似文献   

19.
《寻根》2017,(6)
<正>义渠最早见于《逸周书》:"昔者义渠氏有两子,异母皆重,君疾,大臣分党而争,义渠以亡。"其时间在西周之前。据《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年(公元前1118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商末周文王时,姜尚曾派南宫适与义渠戎联系,"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逸周书·王会解》记载,西周初年,举行成周之会,各国贡献礼品,"义渠以兹白。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义渠的贡品是兹白。义渠戎在西  相似文献   

20.
怎样看待关于黄帝的文字记载?刘宝才记有黄帝史迹的古代文献有上百种.遍布于经、史、子集各类著作。其中以《逸周书·尝麦》篇为最早这篇文献作于两周中期,以前许多人说黄帝史迹见于文字不早于战国,那是不对的。其中最重要的文献当推《国语》中的《鲁语》、《晋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