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折摩擦力     
一、摩擦力存在的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2.接触面是粗糙的;3.物体间要相互挤压;4.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说明:要发生相对运动是指物体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二、摩擦力的方向1.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2.
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后,大部分同学感觉较难,难在何处呢?其实主要是物体间运动的相对性未搞清楚.尽管大家都知道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物体的接触面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遇到物体在一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判断还比较清楚,但若遇到较为复杂的二维方向上的问题,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就不清楚了,为了让同学们突破这个难点,结合新的课程教材,设置下面几个题目,以此来强化、加深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是哪一种摩擦力,它有何特点.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这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而摩擦力表现为阻碍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两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
周子华  蒋超 《物理教师》2011,32(4):21-22
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科书中是这样描述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6.
对于摩擦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需要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则需要根据平衡状态及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一要素进行判断.而叠放物体摩擦力方向及大小的判断,由于存在的物体多并且复杂,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难度,要学会正确的解决办法,同时联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隔离法分析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7.
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后,大部分同学感觉较难,难在何处呢?其实主要是物体间运动的相对性未搞清楚.尽管大家都知道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物体的接触面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遇到物体在一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判断还比较清楚,但若遇到较为复杂的二维方向上的问题,物体间的相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 ,摩擦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因为确定某个教学内容是不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不能离开学习阶段是初中还是高中这个前提 ,而确定某个内容是不是难点 ,也不能离开学习对象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这个因素 .要搞清摩擦力的概念 ,首先要知道它的产生条件 ,其次还必须弄清它的方向、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 ;二是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至于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因情况较为复杂 ,对初…  相似文献   

9.
1.摩擦力的方向,有相对性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里的“相对”是指相对于提供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无论相互接触的物体如何运动和受力,都应该选择施力物体为参考系来讨论摩擦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其中,“物体”指摩擦力的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趋势).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中较难理解的概念,有些问题容易混淆,这里就其疑难之点作如下辨析:1、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这种错误认识是由于对摩擦力定义的理解不到位造成的。摩擦力方向指的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与物体运动方向没有必然联系。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对于摩擦力做功学生也有许多错误认识。本文对这些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静止式匀速运动中物体间的摩擦力此时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由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决定。静摩擦力的方向由二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决定,若趋势不明显则可假定二物体间无摩擦而其它条件不变视其加速度方向即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在这里关键不要把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混为一谈。学生常有的一种错误想法是“摩擦力永远与运动方…  相似文献   

13.
包文维 《甘肃教育》2009,(18):62-62
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 一般来说。只要满足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相对运动现象一般比较明显,而相对运动趋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确定静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便成了难点。  相似文献   

14.
<正>理解摩擦力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二是明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总与弹力垂直,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是明确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所受其他外力的合力大小决定)。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三个关键点,就会出  相似文献   

15.
一、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相互接触的粗糙物体间有挤压和相对运动时,就会存在滑动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谓相对运动的方向,即是把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该研究对象运动的方向.有些同学忽视对“相对运动”概念的理解,从而错认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  相似文献   

16.
浅谈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其接触面上会出现一种与相对运动方向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  相似文献   

17.
摩擦力是高中力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正确认识摩擦力 ,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摩擦力的学习历来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讲透它 ,从而使学生顺利逾越“摩擦力”这个横在学生面前的“鸿沟”.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它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高中阶段主要讨论和研究前两种 .一、静摩擦力1 .静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但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 ,接触面间便出…  相似文献   

18.
李克鲁 《物理教师》2006,27(4):5-36
高—物理“摩擦力”这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教材中的判断方法是利用“滑动摩擦力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一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基础一般的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方法.本刊2005年第11期《用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文(以下简称《判断》),它运用的方法是从摩擦力产生的效果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这是一种突破教学难点的好方法,《判断》一文所述的效果是指摩擦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但该文最后一段所指“摩擦力一般不产生形变”,就把另外一种更好的…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力,对于物体间是否有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怎样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不少同学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正确理解摩擦力的关键为:首先,应认识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区别.其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与运动相关的题型,一般都离不开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其大小、方向的求解和判断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 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相关平衡问题 1)动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就是静摩擦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静摩擦力的平衡其大小和方向受到运动趋势的影响,且存在最大静摩擦力的问题.当物体相对于某一物体有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