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07年第48届IMO试题的第4题为:在△ABC中,△BCA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交于点尺,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与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Q,设K,L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求证:△RPK和△RQL的面积相等.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第4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第4题为: 在△ABC中,∠BCA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交于点R,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与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Q.设K,L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证明:△RPK和△RQL的面积相等.  相似文献   

3.
熊睿 《中等数学》2010,(4):23-23
题目在△ABC中,∠BCA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交于点R,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与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Q.设K、L分别是BC、AC的中点.证明:△RPK和△RQL的面积相等。  相似文献   

4.
题目,在ABC中,BCA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交于点R,图1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与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Q.设K、L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求证:RPK与RQL面积相等.  相似文献   

5.
正命题在ΔABC中,∠BCA的平分线与ΔABC的外接圆交于点R.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与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Q,设K、L分别是BC、AC的中点,证明:ΔRPK和ΔRQL的面积相等.(图1)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几何教材中,证明“△ABC 的三条高 AD,BE,CF 共点”时用了这样一个构图:过△ABC 的顶点A,B,C 分别引对边的平行线,它们两两相交得△A'B'C'(见图1).由该图易知 AD,BE,CF 又是△A'B'C'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这样,我们可根据△A'B'C'三边的中垂线交于一点推得△ABC 的三条高  相似文献   

7.
题如图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C的平分线与AB边交于点P,M为△ABC的内切圆⊙I工与BC边的切点,作MD//AC,交⊙I于点D.证明:PD是⊙I的切线.  相似文献   

8.
原题再现:(鄂州卷第16题)如图1,△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的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____.  相似文献   

9.
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第10题为:已知抛物线y2=6x上两个动点A(x1,y1),B(x2,y2),其中x1≠x2,x1+x2=4.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C,求△ABC面积的最大值.求△ABC面积时关键的一步是求得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定点C(5,0).那么在一般情形下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是否经过定点?如果是,那么椭圆、双曲线呢?  相似文献   

10.
熊斌 《中等数学》2014,(3):19-23
第一天 1.如图1,在锐角△ABC中,已知AB〉AC,∠BAC的角平分线与边BC交于点D,点E、F分别在边AB、AC上,使得B、C、F、E四点共圆.证明:△DEF的外心与△ABC的内心重合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E+CF=BC.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平面几何题为: 如图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C的平分线与AB边交于点P,M为△ABC的内切圆⊙I与BC边的切点,作MD//AC,交⊙I于点D,证明:PD是⊙I的切线.  相似文献   

12.
命题所有三角形都是等腰的. 显然,这是一个荒谬的命题.但有人“证明”它是成立的. 证明在△ABC中,如果AB=AC,则命题得证.如果AB≠ AC,作△ABc的∠A的平分线与B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E点(∵AB≠AC,∴DE与AE不平行).自E点作EF⊥AC于F点,EG⊥AB于G点.连结EC和EB.  相似文献   

13.
题目在△ABC中,设〈A、〈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1,且分别与CB、AB交于点A1、C1,与△ABC外接圆交于点A2、C2,K是A1C2与A2C1的交点KI与AC交于点M。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中阶段同学们对于圆的构建,往往是知道△ABC,然后作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E,点E就是△ABC的外心,也就是△ABC外接圆的圆心,然后连接三角形的外心与任意一个顶点就可以构建出隐形圆.实际做题时,除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还有其他的方法作隐形圆,下面我们分析几道例题,思考如何构建隐形圆来解答问题,并构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沈毅 《中等数学》2013,(3):20-21
题目 在△ABC中,设∠A、∠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I,且分别与CB、AB交于点A1、C1,与△ABC的外接圆交于点A2、C2,K是A1C2与A2C1的交点,KI与AC交于点M.证明:AM=MC.  相似文献   

16.
1.在锐角△ABC中,已知AD为中线,BE为角平分线,CF为高线.若△DEF为等边三角形,证明:△ABC也是等边三角形. 2.已知△ABC的各内角均大于30°,⊙T与边BD、CA、AB依次交于点P、Q、K、L、M、N,且此六点按顺时针方向位于⊙T上.若△TQL、△TLM、△TNP是等边三角形,证明:  相似文献   

17.
徐道 《中等数学》2012,(3):48-49
本期问题初317在△ABC中,记〈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D为么A的角平分线,与BC交于点D,且AD=BC.证明:  相似文献   

18.
李建泉 《中等数学》2014,(11):18-20
几何部分 1.本届IMO第4题. 2.已知△ABC的外接圆Г,边AB、AC的中点分别为M、N,圆Г不含点A的弧BC的中点为T,△AMT、△ANT的外接圆与边AC、AB的中垂线分别交于点X、Y,且X、Y在△ABC的内部,若直线MN与XY交于点K,证明:KA=KT.  相似文献   

19.
王一帆 《中等数学》2012,(11):16-16,29
题1 已知△ABC的三内角〈A、〈B、〈C分别为π/、等π/7、4π/7,且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与对边交于点A′、B′、C′.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相似文献   

20.
设l是经过点A且平行于△ABC的边 BC的直线,D、E分别是 AC、AB上的点,连BD并延长交l于B_1,连CE并延长交 l于 C_l,BD、CE交于点 P.若 B_1D=C_lE,那么(1)当点P在△ABC的边BC的高上时,△ABC为等腰三角形;(2)当点P在∠BAC平分线上时,△ABC为等腰三角形.(注 第一位给出该命项直接证法者得奖全50元.奖由供题人设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