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  相似文献   

2.
《教师博览》2003,(5):4-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几年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顿觉惭愧和震撼。惭愧的是,原来那些几乎个个都可以成材的学生到了我手里,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发展符合包括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与教师的相处时,时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的感叹:“现在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怎么教也教不好……”听后颇有同感,但反过来想一想,却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学生为什么难教?学生为什么教不好?”思考再三,原因就是,学生单靠“教”是教不好的。  相似文献   

5.
有人称洋思教育是一个奇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中学独创的极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并由此衍生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一口号和昭示。乍一看,很不容易理解。在赴洋思考察学习时,我们着重就其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作了一些探究,先是在主教学楼大门左侧的标语牌上发现了这句话,之后又查阅了一篇《洋思人也要学洋思》的报道,才得以明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与信念以及教师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放弃“教好”每一个学生,更要通过“洋思人学洋思”,不断地提高和增强能够“教好”的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朱先明 《教师》2010,(5):1-1
人是要有一定精神支柱的! 教师需要有对教育的乐观主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一 次参观一所名校,一进门我就被一则“没有教不 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标语给震住了。 近年来,虽然事实已证明该校教育成果辉煌,但这则标语至今仍让我心里犯嘀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就学生的学习而言,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只是促使学生变化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若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理念之下,学生的进步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教,则学生的学习势必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教师也只会是一味地去教。这种失去了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发挥的教…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着千差万别,成绩有好有差是难免的。可现在,上至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到学校校长都振振有辞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教师。”言下之意就是,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教差了,就是你教师的无能。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句话是有道理的。但这里的“好”,不单指学习方面。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要他品行端正,学习刻苦,有上进心,我们的教育就算是成功了。况且,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多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正如你不能说罗斯福、齐白石、贾平凹、乔丹、泰森谁更聪明,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伟大的天才。我们所看重的课业学习智力只是多种智力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王峰 《中学教育》2006,(1):13-14
本来只是适合一对一地的经验之谈,被某些专家无限夸大,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其理,但凡教育出点什么问题,就挥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根大棒.把大帽子一股脑往教师头上扣,指责教师没教好……[编按]  相似文献   

10.
对洋思人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响亮口号,曾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在薄弱学校里认为洋思这种提法“过于绝对”、“夸大了教育的功能”的声音尤多。然而我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应当成为每位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的自励、自强之歌,并理直气壮地唱响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教育行为、教育现象的评价有一种绝对化倾向,需要重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就是典型一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一句中“好”的标准是什么?是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还是身体素质?是审美能力、创新思维或者是技能技巧?一位知名校长著文说,他的3个孩子在小学读书时成绩均不理想,上中学以后,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引导他们,结果他们的成绩上得非常快,从而“开始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显然他是以升学考试成绩为坐标来定位这个“好”的。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必然有一部分学生被淘汰…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专递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通俗一点说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一次大讨论,本期摘要编发,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能帮助我们对这句名言有更深刻的理解,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校长的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人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同样,没有管不好的学校,只有缺乏管理思想的校长。校长要用自己的深层思考,谛造学校的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为什么非要逼着学生都成绩好?我想斗胆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非要逼着每一个学生都成绩好呢?这现实吗?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着千差万别,成绩有好有差是一个客观事实。可现在,上至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到学校校长都有—个个振振有辞的观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教师。”言下之意就是,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教差了,就是你教师的无能。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句话是有道理的。但这里的“好”,不单指学习方面。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要他的品行端正,学习刻苦,有上进心,我们的教育就算是成功了。况且,按…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越来越难教!”家长也不时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教!”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教育需要爱与关注。教师所给予的是否就是学生所需要的呢?  相似文献   

16.
龚燕 《辽宁教育》2004,(1):35-35
越来越多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越来越难教!”家长也不时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教!”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教育需要爱与关注。教师所给予的是否就是学生所需要的呢?  相似文献   

17.
时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成了一句很动听的口号。它的下句便是:“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言下之意是,学生要是学不好或出了什么问题,责任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和教师。此话确实很煽情,不仅能让家长们非常乐意地把孩子送进学校来,而且能有力地鞭策教师去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口号再煽情,它也只能是口号。现实情况是,学校无论怎么去抓,教师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保证一定就能把所有学生都教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根本就做不到。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好学生”的标准难定,不可能人人都成绩好。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呢?德、智、体全面…  相似文献   

18.
人是要有一定精神支柱的!教师需要有对教育的乐观主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刘波 《成才之路》2014,(3):27-27
正两年前曾看到过一句教育名言:教育,就是保护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个性。时间随风过,这句话是谁说的,早已遗忘。不过,在从教的两年生活中,它却成了我工作的方向标,深刻在我的脑海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至真的朋友,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对立点。教师教、学生学,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教书育人,更是教师的天职。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的教育界流传过一句很奇怪的话: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  相似文献   

20.
本来只是适合一时一地的经验之谈,被某些专家无限夸大,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量凡教育出点什么问题,就挥舞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根大棒,把屎盆子一股脑往教师头上扣,指责教师没教好,而真正的始作俑者则往往躲在一边窃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