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文章要善于抓“文眼”,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理解和把握全文的“钥匙”;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因此,抓“眼”阅读法,实在是阅读分析文章的“行之有效”的“省俭”之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文,皆有“文眼”。如柳宗元的散文《捕蛇者说》的文眼是“赋  相似文献   

2.
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是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是把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是文章的感情基调,能显示文章的中心。阅读教学应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实际上就是要抓住课文中的“文眼”。我们语文教师如能潜心钻研,抓准文眼;紧扣文眼,梳理脉络;挖掘文眼,升华情感,必能透过这双美丽的眼睛.找寻语文课堂教学的通幽曲径。一、潜心钻研。抓准文眼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力主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现代教学思想已进一步提示:“教师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习。我们要把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古往今来,善于学习的人,不要求教师奉献“黄金”,而是教给他们“点金术”。因此,我们历史教师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拿着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一、巧设疑是掌握“钥匙”的前提1.疑要设在”文眼上”。所谓“文眼”,就是章节重点的关键点,在这个关键点上设疑,解决重点就会势如破竹…  相似文献   

4.
陶俊 《语文天地》2012,(12):64-65
“文眼”掌管文章的开合变化,起着左顾右盼、总揽全局的作用。触摸它,能隐约感觉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握住它,能理出作品的文路;透视它,能清晰地看到文章的内涵。总之,“文眼”在文章阅读中有着一动万随之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抓住“文眼”进行设问,引导学生顺着“文眼”阅读全文,使其能迅捷理出文章的脉络,悟出文章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泉眼找准了,凿下去便会有清泉喷涌;文眼抓准了,掘下去自然会有激情勃发。所谓文眼,就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是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或一句话,有制约全文的作用。抓住了这样的词句,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感悟、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与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融合起来。因此,文眼也是阅读教学之眼,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全文的钥匙。文眼的  相似文献   

6.
陶俊 《语文天地》2012,(23):64-65
"文眼"掌管文章的开合变化,起着左顾右盼、总揽全局的作用。触摸它,能隐约感觉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握住它,能理出作品的文路;透视它,能清晰地看到文章的内涵。总之,"文眼"在文章阅读中有着一动万随之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抓住"文眼"进行设问,引导学生顺着"文眼"阅读全文,使其能迅捷理出文章的脉络,悟出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7.
“文眼”是文章的精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准“文眼”,学生就找到开启课文之“门”的钥匙。那么文章的“文眼”又在何处呢 ?  一是体现在课文的标题上。这种情况一般在议论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类课文的标题往往就是作者的主张,也是全文的论点和中心所在。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唐的《作家要锻炼自己的语言》等,其文眼就体现在课文的标题上。   二是体现在文章的起始句或起始段中。这种情况往往表现在抒情散文、议论文等文体当中。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第一句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文章定…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抓住关键点予以点拨,运用"微训练"强化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文题、抓住文眼、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由浅入深地展开逐层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高效的文本对话不能“一把抓”,而应该基于关键点切入。有很多课文的“题眼”精确地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这些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题眼”切入,进行高效的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0.
文泽芝 《湖南教育》2003,(11):37-37
抓住“题眼”,引导学生粗读课文。教学时,抓住题目的中心词———题眼。例如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甲”字就是“居首位的,第一”的意思。由“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出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让学生具体感受它们的美,最后可获得清晰的感受:桂林的山水确实天下第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抓住“文眼”,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文眼”是作者感情升华的表现,在文章中常常能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熟读“文眼”所藏的段落,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地扩展开来,这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研读文本,对文章的文眼、重点段落了如指 掌,因为文眼是感情的喷发口、思想的凝聚地、是一篇文章的支 点、立足点和突破口,找准了文眼,教学才会突出重点,学生的 解读才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12.
“文眼”,即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传神之笔和中心所在。无论是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这个中心在一篇文章中往往可以凝聚为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这个句子或词语,我们语文教学中习惯地把它称为中心句或中心词。而这个中心句或中心词就是“文眼”。准确地把握一篇文章的“文眼”,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判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每篇课文的“文眼”,让学生依据“文眼”去悉心品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的个中奥秘,使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文眼”呢? 一、对于记叙文,要从情入手抓“感”点。 记叙文是以情感人的。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写景抒情,都是偏重于具体地记叙描述人或事物的情状及变化过程,使人如耳闻目见,而有所“感”。因此,记叙文的“文眼”,就要通过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去把握。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说”尤为关键。那么怎样能使学生活动起来,并能“说”呢? 一、开启“说”的钥匙 首先,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要在课堂上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以此给学生一种暗示,表示自己相信他能“说”,而且能“说”得很好。教师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轻松地而不是战战兢兢、无可奈何地“说”,学生就可以勇敢地拿起“说”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设置好的“文眼”,不仅能统领全文,还能引领读者的理解思路,使文章脉络清晰。设置好“文眼”,还能造成悬念,引领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应试作文要有意识设置、突出“文眼”来突出文章中心,以便阅卷老师能尽快明了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抓住"文眼"即能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文眼"的巧配妙置,是实现作者、读者双向交流作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众多例子说明紧扣文眼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多指导学生从找准"文眼"入手,整体上把握文本。这对于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各个方面的关系,更深层次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眼是揭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散文教学中,以“文眼”为突破口,并将此作为理解文中主旨的钥匙,不失为散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部分。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课文的文眼,并带领学生解读这些文眼,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中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眼”侧重体现在“生长点”上,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课眼”的引领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进行思维.物理教学中的“课眼”可以是一个概念,可以是一条规律,也可能是一种方法.教师提炼出“课眼”进行教学是给学生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并能最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在课眼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师交给他们的任务,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课眼”富于统摄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以“课眼”引领为重要品读方式的阅读教学,具有信息集约、高度整合、自E6生成的特点。教师应当引领学生深读文本,以慧眼发掘“课眼”,先求“合理”后求“精彩”。当然,“课眼”设置并不限于阅读教学,作文课可以能力训练点为“课眼”,高三复习课也可以掌握某项解题技巧为“课眼”。  相似文献   

2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人的内心。人有"人眼",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同理,课自然也有"课眼"。"课眼"是一堂课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点,是协纲统领的关键点。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用"课眼"来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脉络,抓住作者的情感,分析作品的内涵,更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作品,获得感悟。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就"课眼"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