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点点滴滴     
X射线是大家所熟知的,在医学上,人们用它来透视或治病;在工业上,人们用它来探测金属制件内部的缺陷。它和无线电波、光波,同属电磁波。在实验室中,X射线一般是利用高能电子束打在难熔的金属靶上而获得的。十几年前,当有了高空火箭,并利用它进行高空探测的时候,人们发现,在宇宙空间,有着若干X射线辐射源。以前所以没有被发现,是因为这些X射线,在穿过地球的大气层时,被大气分子吸收。太阳是一个X射线的辐射源。还有两个强大的辐射源,一个在天蝎座方向,另一个在蟹状星云方向。最近,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辐射源。天体的X射线是怎样产生的呢?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I0012-I0015
1914年,德国科学家Max von Laue因发现晶体如何衍射X射线而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桂冠,这一发现直接推动了X射线晶体学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8,(17):6-6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类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其对X射线具有非常高效的彩色辐射发光显示,在超灵敏X射线检测和高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可以获得应用,这一原创性成果已于日前在《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据介绍,X射线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国防工业、核技术和辐射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4.
孙学军 《百科知识》2011,(21):27-28
在诺贝尔奖100余年的历史上,好像没有哪个科学发现像X射线那样具有传奇色彩。伦琴因为发现这一射线成为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但这仅仅是百年传奇的开始。此后的100多年,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生理医学领域,X射线被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诺贝尔奖传奇。  相似文献   

5.
X射线被发现已100多年了,它对人类的生产、医疗及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用X射线透视、照像已成了现代医学的重要手段;用X射线探测战争遗下的哑弹、毒气弹、细菌弹更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方法;艺术品、古生物化石的鉴别,钢筋混泥土大桥承重  相似文献   

6.
1895年秋,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步其后尘的研究者蜂起,人们最感兴趣的是X射线的由来,即其产生的机理,而未曾想到的是其结果却是由此发现了放射现象。1896年初,伦琴把他关于X射线的第一篇论文及有关照片寄给了法国科学家彭加勒。彭加勒在法国  相似文献   

7.
《万国公报》与X射线知识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上海《万国公报》于1896年3月即向国人报道了这一科技新闻,之后刊登的《德昭日记》记载了李鸿章接受X射线诊视的情形;并且在《论百年医学之进步》一文中向国人介绍了X射线对人身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十年来,天体物理学家们不仅发现了越来越遥远的星系,观察到了星系剧烈活动的场景,而且还探测到了更多恒星之外的奇特天体,像白矮星、中子星、甚至包括黑洞等等,它们构成了奇异的新天体“动物园”,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所有这些发现不仅有赖于宇宙学理论的深层进展,还归功于X射线天文学的飞速发展。宇宙中的X射线 恒星(包括太阳)会辐射出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包括从波长极短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经可见光(青、蓝、绿、黄、橙、红)到长波的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的整个电磁辐射,X射线就是其中的一种。 X射…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0,(21):8-8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参加的一个任务小组于10月17日发现了一个此前未知的X射线天体。公报说,这一X射线天体出现在南天星座之一的半人马座区域。从17日起,它开始逐渐变亮,引起了日本X射线监视装置任务小组的注意,该小组利用设置在国际空间站“希望”号实验舱外部平台的X射线监视装置(MAXI)对这一天体进行了数日观测,并分析了观测数据,随后把这个天体的位置信息向外界通报。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100周年。 伦琴与X射线 伦琴,1845年3 月27日生于德国伦 内普。21岁时入苏黎 世工业学院深造,攻 读机械工程专业,四 年后获博士学位。 1874年起在霍恩海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设备使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具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现由射出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之后转为电信号再转为数字信息传入计算机中进行计算和处理,以数字化的形式成像。根据人体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还用利用具有高灵敏度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扫描协助,从而发现人体体内的细小病变。本文就针对螺旋CT故障的原因与维修对策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科学界的“皇帝新衣”——N射线闹剧继伦琴发现X射线后,1903年,法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布朗洛宣布他发现了N射线。法国科学院公布了这一“惊人发现”之后,兴起了一股研究N射线热潮,仅法国科学院院刊在1904年上半年就发表了54篇有关N射线的论文,这些论文煞有介事地介  相似文献   

13.
<正>救死扶伤是医学最崇高的追求。光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技术的水平,并成为了造福人类的"医之光"。X射线——隐秘病情的"侦察兵"X射线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穿透性射线",即能够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一些材料。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曾用该射线为他的夫人拍摄了一张手的照片,手的骨骼结构清晰可见。这张特殊的照片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也为伦琴带来了崇高的荣誉——19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频率比紫外线更高的电磁波。它不但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  相似文献   

14.
银河系中心有黑洞吗? 科学家通过日本的X射线天文卫星,在观测一个名为"MCG-6-30-15"的活跃星系时突然发现,来自这个星系中心的X射线发生了"引力红移",这令科学家们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5.
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医生只能从病人体表的迹象来看病。但即使是X射线检查,也只能通过它间接"捕风捉影"。自从上世纪30年代有了内镜检查后,医生能对整个内脏进行完全彻底的检查,让他们从此"眼见为实",一扫过去的检查"死角"。  相似文献   

16.
<正>走在晴朗的夜空下,我们会发现,天空中四面八方都点缀着星星。其实,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的恒星分布并非球形,而是扁平的盘状,大量的恒星组成了星系盘。25年前天文学家发现,从银河系恒星密集的星系盘方向,有神秘的X射线辐射到达地球,而且这种射线能量很高,又似乎弥散在银河系中,十分常见。可是,天文学家却一直难以确定这种X射线到底是什么天体发出的,因为看上去,射线的来源似乎有很多,可是追踪过去,又似乎没有明确的天体。  相似文献   

17.
钱德拉深场是河外X射线巡天中的佼佼者,在多波段观测的有效补充下,对于我们深刻认识0.5~8keV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源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这些源主要是遥远的活动星系核、星暴和正常星系。本综述(1)提供了钱德拉深场的背景信息;(2)概括了X射线巡天观测近20年来的一些重大研究进展;(3)重点介绍了来自钱德拉深场的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最新科学成果,包括发现首例双中子星并合形成的磁星所驱动的X射线暂现源、活动星系核光变、物理和统计、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协同演化、星系X射线双星辐射演化以及星系群普查等;(4)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开放性问题与未来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 《科教文汇》2012,(1):F0004-F0004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1845—1923),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X射线,1901年被授予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9.
癌症是目前世界上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 ,死亡率甚高。为此 ,人们开始寻求各种治癌的途径。用基本粒子治癌就是其中的一种。但用一般的射线 ,如 X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只能治疗早期癌症 ,对于晚期癌症仍然没有效果。在有关文献中提出了用π- 介子治疗晚期癌症的生物物理机理 ,由于射线的电离作用 ,摧毁癌病灶 ,实验证明 ,被杀死的癌细胞没有复活能力。据报道 ,这种方法已由少数国家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现有实验条件下 ,我们用 X射线代替π- 介子射线 ,用水来代替有机组织 (有机组织的各种性质基本与水的相同 ) ,…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科学家利用X光射线在桉树的叶子中发现了微量黄金.据信这是人类首次在生物体内发现自然存在的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