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库全书》是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七年间纂修的一部大型丛书。它基本囊概了我国清初以前中国古代典籍的全部精华。然而它卷帙浩繁,不易为后人所利用。民国年间杨家骆的《四库全书大辞典》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工具书,为《四库全书》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便捷。本文对这本工具书的成书经过及其对文献学的贡献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朱筠是清代著名考据学家,他的奏折不但直接导致了《四库全书》的纂修,还大体上规定了纂修的方法和步骤。在安徽学政任上,他大力搜书、献书,此后本人又直接参与了纂修《四库全书》。深受他学术影响的众多门生弟子,有许多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纂修。因此,朱筠对《四库全书》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在这部丛书中有不少宋代闽人的作品。整理考察《四库全书》中的宋代闽人著述 ,对于今天的人们了解宋代闽人的文化成就 ,以及进一步认识福建在宋代文化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均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4.
清朝中叶,乾隆皇帝下令纪昀等纂修《四库全书》,并将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所撰写的古籍提要汇编成《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这部《总目》共200卷,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3461种,73909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0卷。卷帙浩博,为亘古所无,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后而且最巨大的一部官修目录,对后世学术思想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它的目录体系,对继承与发展我国古典目录学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代图书,《四库全书》集其大成。这是清朝乾隆时期纂修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大丛书,在世界范围也属仅见的鸿篇巨制。它的内容之广,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影响之深,在当时是任何书籍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四库全书》的纂修,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大壮举,值得引以自豪。《四库全书》编成,对于当时和后世的文化发展以及学术研究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但是也应看到,由于清王朝敕编这部大丛书,有其一定的政治目的,主持工作者又有学术门户之见,同时编纂工作本身也有着一定的功和过;因此全书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谬误失当之处亦复不少,致使它在学术研究的价值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应有明确认识,不能盲目崇拜。现趁此书再次影印的机会,拟就一些有关问题,分从几个方面做一简要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庞大的丛书,这部巨作的完成,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体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智慧和毅力。本文主要分析《四库全书》的编撰体例及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永年是清代著名学者和藏书家,一生孜孜矻矻,数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文化事业。本文主要从倡导“儒藏说”推动《四库全书》的纂修;校勘《永乐大典》;分任《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三个方面论述他对《四库全书》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巩固满清统治,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娟 《现代语文》2007,(8):127-128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清朝政府乾隆二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在纂修期间,馆臣分别为每书撰写《提要》,并把这些《提要》放在各书前,把这些《提要》分类编排,编成《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相似文献   

10.
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巩固满情统治,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四库全书》的纂修过程中,复校是校勘工作的重要环节。乾隆皇帝多次颁发谕旨,制定了复校政策,严格监督复校工作,加强对办理人员的管理,从而保证了《四库全书》复校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一部丛书,是中国历史上丛书之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对我国乾隆以前古籍的一次大清理,既是一件学术史上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桩影响久远的大事,对清代乃至后人的目录、校勘、辑佚、丛书的编纂、刻书事业的兴盛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以及在成书以后,围绕全书产生了一系列著作。《全库全书总目》是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目录巨著,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提要书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纪昀等编纂。在编纂…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中国图书集成。它对清代乾隆以前的历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整理。在纂修过程中有三百六十人在四库馆中任职,其中包括一部分山东人,如刘统勋、刘墉父子,窦光鼐、窦如翼父子以及周永年等等,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为《四库全书》的纂修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籍散失惊人,从宋代起重视辑佚,然而以清代辑佚贡献最大,清乾隆时期,征求天下遗书和纂修《四库全书》为最主要的辑佚活动,对后代影响很大。其辑佚活动,主要包括四库馆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和对《四库全书》所收书籍进行大量考证及有关学术活动。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有:1.清代辑佚本《旧五代史》,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  相似文献   

15.
吴师道的师承,并非《四库全书总目》所记载的"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而是与许谦亦师亦友,却未师从金履祥,于金氏只是私淑而已。其所编纂的《敬乡录》,版本虽不多,仅有《四库全书》本、《适园丛书》本、《续金华丛书》本及几部清抄本,但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有助于诗文辑佚与史料补充。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荟要》的文献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选本,二书同时纂修。而它成书于《全书》之前,专供皇帝御览。该书选其精华,移录存真,分类自成体系,缮录校勘均采用善本,书写规范工整,校勘层层把关,极少讹误,校记简明准确,足资考证,书目提要言简意赅,颇多见解,具有重要的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提要》是中国古代较好的目录书,为四库馆总纂官纪昀所手定.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六说:"《四库全书提要》、《简明目录》皆出公手."《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也有"余作《四库全书总目》"的话,可见,纪昀本人也是把《四库全书提要》作为自己的著作的.《四库全书提要》的初稿,是由四库馆各纂修官分头执笔,前人有"戴东原(震)主经,邵南江(晋涵)主史,周书昌(永年)主子,纪文达(昀)主集"的说法.戴震、周永年的分纂稿已经看不到了,我们拿现存的邵晋涵《提要分纂稿》与纪纂的《四库全书提要》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有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三种提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乾隆年间撰修《四库全书》时,形成了三种有所区别但又紧密相联的提要:分纂提要、书前提要和《总目》提要。分纂提要乃各分纂官分头执笔所作,反映了各家之长、不同风格的学术观点以及各异的政见。书前提要是列在《四库全书》所收各书卷首的提要。本以分纂提要、书前提要与《总目》提要相比较,以见三关系,进而认知清廷纂修《四库全书》的本质以及清廷的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四库全书总目》,先后曾有许多学者专门为之补正,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集部总集类所涉的某些清诗总集,此前学者关注较少,有关问题更为集中。本文主要依据近年问世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对《四库全书总目》内六种清诗总集的条目做一些补正。  相似文献   

20.
正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读完刘树桢、张金龙、张燕娥三位教授的《四库全书目录新编》,欣喜异常,感慨良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总目》)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官修图书目录,堪称目录学史上的煌煌之作。《总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纂修,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武英殿付梓,其间用了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