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过程,是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成功的教学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成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应设计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4.
习惯时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基础.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但要认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更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去摸索如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数学过程的机会,课堂教学才显得生机勃勃,学生才会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过程呢?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抓好四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消除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改变不良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开发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才能.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知识层次,心理年龄以及学习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犯一些错误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应容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而开放的学习氛围.错误是正确的向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犯错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允许学生犯错,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鼓励.  相似文献   

8.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养成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本领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的学习情况.本文旨在通过以下几点做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外感到内化的交互作用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操作活动就是联系两者重要桥梁.加强操作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养成操作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操作指导,培养创新能力,一要明确操作目的,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二要加强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三要操作与思维相结合;四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质疑.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目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偏重记忆、被动接受性学习方式的理论教学学习模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的诉求方法.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课程的精心设计,保证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具备学习动力的源泉;课堂学习过程中,保持探究活动的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为学生和教师互动保留教学探究空间,让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实的发挥和延伸,为探究型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实验教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堂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思雏能力,磨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渗透新课标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标、学习行为策略、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主动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内在心向;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13.
李社荣 《教育导刊》2002,(11):15-1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特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和行为方式转变.首先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良师益友;其次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阵地,是一个民主、和谐、开放、互动的教学渠道;再者评价的策略上重视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延伸会出现不同的困境.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诱导、激发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习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强化数学意识.展示数学美感,诱导兴趣;体验活动过程,激发兴趣;分层递进教学,提高兴趣.  相似文献   

15.
走向自主创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自我评价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行为.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陈旧的评价观念,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参照标准;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必须上好入门课,激发学习热情;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诱发学习动机;注重学生操作,强化学习兴趣;让学生当"教师",体验学习乐趣;采用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习,提升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培养、激发、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智能主要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和内化的能力,即对接受的信息进行感知,识记、保持、应用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学的主动,学的快乐,并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等.它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而不单是结果;重视收集证据,证实或证伪解释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高效英语课堂,是促进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以良好的心情更高效地学习,使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营造和谐教学气氛,发掘学生创造潜能;激活和谐课堂动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打造和谐高效课堂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日记在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它有助于学生倾吐数学学习的心声,阐释数学学习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反思数学学习的过程,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展示数学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